1. 程式人生 > >伯顏自留後路,項羽破釜沈舟。誰又是對的呢

伯顏自留後路,項羽破釜沈舟。誰又是對的呢

經典 商品 又是 span 早已 rac 恰恰 時間 訓練

弗洛姆在《逃避自由》中說,困擾人們的不是缺乏機會,而是機會太多。

我們如此來回奔命,卻似乎沒有什麽結果。為什麽我們就是不肯放棄一些沒有價值的機會呢?


三 這種心態源於人類“損失規避”的心理缺陷

人類天生是厭惡損失的,這種“損失規避”的心理缺陷最初是由希伯來大學的兩位心理學家(卡尼曼和特維爾斯基)發現的。

他們曾給自己的學生做了一個簡單的實驗,問他們是否願意進行一系列賭註。最終發現,如果扔硬幣賭輸了要輸20美元的話,那麽賭贏了起碼要贏40美元,學生們才會願意打賭。

在人類的決定中,損失重於收益,損失帶來的痛苦感大於等量收益造成的快樂感。

因此,我們討厭放棄任何一個機會,因為那意味著我們放棄了那個機會所帶來的潛在收益。

我們在選擇放棄的那一刻產生了損失。所以,我們死抓著那些機會不放,放棄就是吃虧。

但是,難道說,我們不值得多花一些時間來做決定嗎?

四 然而這種推遲決定的狀態會讓我們損失更多、痛苦更甚

有天,一頭餓得發昏的驢子來到放著兩堆谷子的倉庫。這兩堆谷子無論從數量還是新鮮度來看,都差不多。於是,驢子站在兩堆谷子之間,比較了很久,不知該吃哪一堆。最終,在不停地往返徘徊中,驢子餓死在兩堆谷子之間。這頭驢就是哲學上著名的“布裏丹之驢”。

當然這只是個故事,我們的智商肯定不止於此。但是,這個故事卻揭示了生活中的很多困境。

我們大多數選擇,其實就是在兩個牽強的選擇中為難,而我們不得不說服自己接受其中一種。

並且,當我們在這條路上走得太久而沒有看到希望的時候,我們又會懷疑當初的選擇。

但是,任何道路都是這樣的,我們不僅牽強地做了那個決定,而且可能需要一輩子牽強地走下去。

我們面臨的大多數選擇,都不是一下子就很清楚答案的,而是類似於那兩堆谷子,實際上都差不多。

在這種情況下,推遲決定是最差的決定。如果事關金錢,你先不作決定,沒問題,錢還是你的,但如果事關時間,不做決定,那麽錯過了這段時間,這部分時間就不是你的了。

因為放棄一個選擇的損失跟采納另一個選擇得到的收益是差不多的,而由於前面提到的“損失帶來的痛苦感大於等量收益造成的快樂感”這樣的心理缺陷,我們在做選擇的時候,不論糾結在哪個答案上,都是痛苦大於快樂的。



五 如何快速做出有效決定,取決於你知道應該何時感性、何時理性

回到今天的主題,我們到底應該如何做出快速而高效的決定呢?

《Friends》裏面有個經典情節,Ross猶豫要不要跟Rachel在一起的時候,列了一個單子,一邊是不跟Rachel在一起的一大堆理由,比如她只是一個服務生、學歷低之類。一邊是在一起的理由,只有一條:I love her。

在進行選擇的時候,我們的大腦與此一樣,常常面臨理性與感性的碰撞,無關對錯。

事實上,大腦的默認狀態就是猶豫不決、存有爭議

原因在於,我們的大腦有不同的功能區,我們有情緒腦和理性腦,導致我們都有兩個不同的思考系統,一個是有意識的理性思考系統,另一個則是無意識的快速的感性思考系統。

在做決定的時候,大腦的各個功能區都在發揮著作用,並且會得出不同的結論,同時它們都認為,其它腦區錯了。

幸好,如果我們不是精神分裂患者的話,我們的大腦是傾向於達成一致的。最終,理性腦會負責權衡各個腦區的決定,來做出最後的選擇。

那麽,在做決定的時候,應該讓我們的理性腦聽從哪個腦區的呢?Jonah Lehrer在《How We Decide》中指出,良好決定的關鍵,在於知道什麽時候依靠哪個系統。

我們的理性腦,能夠進行冷靜的分析,避免情緒沖動導致的錯誤選擇,這是柏拉圖之所以推崇理性優於感性的原因。

但是,理性腦的缺陷在於,能夠處理的信息是有限的。所以,當我們做一些需要大量數據的決定時,往往做出很糟糕的選擇。

比如,在100種蓋澆飯中進行選擇,如果你依靠理性腦,一個個列出優劣勢來進行打分的話,最後選出來的肯定不是你需要的。

而我們的情緒腦,實際上是經過長期的經驗、試錯和訓練,把我們的預測能力內化成為了一種情緒,有可能是不安和焦慮。它能夠快速地幫助我們決策。

以下是情緒腦在關鍵時刻發揮作用的一個例子:

海灣戰爭中,負責監控英國艦格羅斯特號的英國中校邁克爾賴利,發現雷達屏幕有閃爍的綠點,而這個綠點的目標是美國軍艦密蘇裏號。此時,這個綠點有兩種可能:第一,它是蠶式導彈,足以摧毀一艘軍艦。第二,它是美國的A-6戰鬥機。

從雷達上看,速度和光點大小都無法區分這兩者。而且,由於A-6飛行員常常會關掉電子標誌,因此更難區分。另外,A-6的高度是3000英尺,導彈的高度是1000英尺。但是那臺能區分高度的雷達此時恰恰失去了追蹤。

短短40秒內,賴利就做出了選擇,那就是開火。結果是幸運的,那個光點不是友軍的A-6,恰恰是蠶式導彈。在後續的調查中,軍方認為在當時的條件下,賴利絕對無法做出辨別,所以將此歸於幸運。

直到後來,認知心理學家加裏克萊因發現了這個案例,他仔細的詢問賴利,而賴利的答復也很簡單:“我覺得那是導彈。”

他又仔細的調出當時雷達屏幕的每一個細節,終於發現了一些蛛絲馬跡:導彈和A-6飛機在雷達顯示屏上是有那麽一點微妙的區別:導彈在雷達上出現會比A-6的出現晚幾秒鐘。也許正是這種細微的感覺作用在了賴利身上,促使他做出了正確的選擇。

心理學家的分析是,賴利在參戰前,已經在皇家海軍的模擬環境中練習了多年,即便他從未見過蠶式導彈,但是上千次的模擬練習已經讓他的情緒腦“學習”了這個場景。再加上他在戰爭中已經數十次觀察到A-6在雷達屏幕的軌跡,這樣的軌跡早已經印在他的大腦裏。

當有些微差別的亮點出現在屏幕的時候,他的情緒腦告訴他,好像有哪兒不對,於是讓他迅速做出攔截的決定,從而挽救了一艘軍艦。

這就是為什麽,經過某方面的多次試錯和訓練,我們的直覺會很準確,這是情緒腦的作用所在。

而情緒腦的這一特征,能夠彌補理性腦的不足。因為,我們在做一些復雜決定的時候,需要處理的信息量太大了,超過了理性腦可以處理的量,而情緒腦內化了這些能力,所以使決策變得容易。

當然,情緒腦很強大,但也有致命的缺點。比如,“損失規避”就是情緒腦缺陷的一個例子。我們需要用理性腦把自己拉回來,避免在那麽多無價值的選擇中浪費時間。

因為以上的大腦特征,做決定的有效和快速,關鍵依賴於理性系統和感性系統的平衡。

我們在做選擇的時候,以下方式或許是最優的:

簡單的問題需要理性,因為這在我們大腦的信息承受範圍以內。

日常生活中,如果我們有意識的稍微多加思考一下,結果會更好。比如,多想幾分鐘,放棄那些不需要的打折商品。

創新問題也需要理性。因為大腦從未碰到過這樣的問題,情緒腦尚未內化這方面的知識,需要我們思考出創新的解決方案。

復雜問題依靠情緒腦,因為超出了大腦的信息處理量。

比如,如何確定你的另一半。像我開頭提到的那位朋友,她之前有過一些戀愛經歷,其實不知不覺中,情緒腦會知道,她跟怎樣的男生在一起會更加幸福,所以,不妨用情緒腦來做選擇,而不要試圖通過理性分析。

更多幹貨請移步我的個人原創微信公眾號“圈外”(ID: iquanwai),我就是那個反雞湯反雞血、堅持原創、不要贊賞、還請你吃飯的孫圈圈啦。圈外只發幹貨,幹到不喝水會噎著,所以來請自備水杯(只想喝雞湯打雞血的就別來啦,我們在一起不會幸福的~)。

伯顏自留後路,項羽破釜沈舟。誰又是對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