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JAVAOO初識

JAVAOO初識

不同類 產生 屬性 改變 電腦編程 實現 以及 對象 開始

OOP: Object Oriented Programming,面向對象的程序設計。所謂“對象”就是一個或一組數據以及處理這些數據的方法和過程的集合。面向對象的程序設計完全不同於傳統的面向過程程序設計,它大大地降低了軟件開發的難度,使編程就像搭積木一樣簡單,是當今電腦編程的一股勢不可擋的潮流。
面向對象編程(Object Oriented Programming,OOP,面向對象程序設計)是一種計算機編程架構。OOP 的一條基本原則是計算機程序是由單個能夠起到子程序作用的單元或對象組合而成。OOP 達到了軟件工程的三個主要目標:重用性、靈活性和擴展性。為了實現整體運算,每個對象都能夠接收信息、處理數據和向其它對象發送信息。OOP 主要有以下的概念和組件:
組件 - 數據和功能一起在運行著的計算機程序中形成的單元,組件在 OOP 計算機程序中是模塊和結構化的基礎。
抽象性 - 程序有能力忽略正在處理中信息的某些方面,即對信息主要方面關註的能力。
封裝 - 也叫做信息封裝:確保組件不會以不可預期的方式改變其它組件的內部狀態;只有在那些提供了內部狀態改變方法的組件中,才可以訪問其內部狀態。每類組件都提供了一個與其它組件聯系的接口,並規定了其它組件進行調用的方法。
多態性 - 組件的引用和類集會涉及到其它許多不同類型的組件,而且引用組件所產生的結果得依據實際調用的類型。
繼承性 - 允許在現存的組件基礎上創建子類組件,這統一並增強了多態性和封裝性。典型地來說就是用類來對組件進行分組,而且還可以定義新類為現存的類的擴展,這樣就可以將類組織成樹形或網狀結構,這體現了動作的通用性。
由於抽象性、封裝性、重用性以及便於使用等方面的原因,以組件為基礎的編程在腳本語言中已經變得特別流行。Python 和 Ruby 是最近才出現的語言,在開發時完全采用了 OOP 的思想,而流行的 Perl 腳本語言從版本5開始也慢慢地加入了新的面向對象的功能組件。用組件代替“現實”上的實體成為 JavaScript(ECMAScript)得以流行的原因,有論證表明對組件進行適當的組合就可以在英特網上代替 HTML 和 XML 的文檔對象模型(DOM)。

面向對象程序中的三大特診如下:

1-類:具體相同特征或者行為的一種抽象。類是具有相同屬性和和行為的一組對象的集合。把相同的或相似的對象歸為一類的這個過程就是抽象。
還可以在定義類時為類添加訪問修飾符,對類進行訪問權限控制;
對類使用的訪問修飾符只有public和缺省兩種;
被public修飾的類可以從任何地方訪問,不受限制;
不加訪問修飾符,缺省修飾的類只能從本包中訪問,不同包則無法訪問到;
但要註意的是:在一個源文件中只能有一個被public修飾的類,並且文件名必須與public的類同名;
如果要定義多個public的類,則必須分別寫在不同的源文件中,一個源文件只寫一個類是良好的編程習慣。
2-構造函數:當此類型被new的時候會自動執行的一個方法。構造方法沒有返回值類型,也不能有返回值。
父類中的構造方法不能被子類繼承,即便它是public的;
父類的構造方法負責初始化屬於它的成員變量,而子類的構造方法則只需考慮屬於自己的成員變量,不必去關註父類的情況。
3-重載的三個原則:
1.方法名相同
2.參數不同(可以有三方面的不同)
數量不同
類型不同
順序不同
3.同一作用域
適當地重載構造方法,可以使初始化對象的方式更為靈活。

JAVAOO初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