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基礎(十一章)
一、理解什麽是類和對象
萬事萬物皆對象
1、屬性——對象具有的特征(特點)
2、方法——對象可執行的操作(能幹什麽事)
3、對象的定義:
是一個客觀存在的,看的見或摸得著的實體,由屬性和方法構成
4、類是由對象抽象出來的,看不見也摸不著
5、類和對象的關系?
類(是籠統)是模子是對象的抽象化,對象(具體的)是類的具體化
二、封裝——包裝(把一個事物包裝起來,並盡可能隱藏內部細節)
1、2種表現形式:屬性和方法
2、封裝的作用:
隱藏內部實現的細節,使之操作簡單方便
3、java中體現的封裝:
類——所有的java代碼在類中(方法)編寫
MyEclipse工具以項目的形式,封裝
三、會創建和使用對象
1、創建類的語法
訪問修飾符 class 類名{
屬性;
public void 方法名(){
//循環結構、條件判斷(if、switch)
//輸出語句
}
}
2、創建對象
類名 對象名=new 類名();
Scanner input=new Scanner(System.in);
如何調用屬性和方法?
成員變量(屬性名),通過:對象名.屬性名;
方法,通過:對象名.方法名();
四、面向對象
類——名詞
屬性——形容詞
方法——動詞
1、類之間的通信(訪問):在一個類中new出另外一個類的對象,通過對象名.類的成員名
類的成員:屬性(成員變量)、方法(成員方法)
2、優點:
信息封裝和隱藏,
提高程序的安全性、可重用性、可維護性
五、調試
1、設置斷點
2、啟動調試
3、按F6逐行執行程序
遇到【方法】,調試方法中的代碼,按F5
步驟1:編寫類(屬性、方法)
屬性不在該類中賦值
方法,輸出該屬性的值
步驟2:新建有main的類(測試類)
步驟3:
創建步驟1的類的對象
對象名.屬性=值;(從控制臺賦值)
對象名.方法名();//將屬性的值輸出
java基礎(十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