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英語回文

英語回文

過程 一段時間 美的 轉載 翻譯 英文 tro ans 譯文

作者:滌墨
鏈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4947176/answer/60781809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系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據說(未考證),當拿破侖戰敗,被流放到厄爾巴島時,他對自己的醫生說了這樣一句回文(palindrome):

Able was I ere I saw Elba.
(直譯:在我看到厄爾巴島之前,我曾所向披靡)

這句話在翻譯史上的各版本也是頗有趣味。最初錢歌川先生對此句的翻譯是:「我在看到厄爾巴之前曾是強有力的」。但若是參考翻譯標準「信達雅」,或許這種譯法至多符合「信」與「達」。

不久,許淵沖先生提出了兩種譯法:「不見棺材不掉淚」「不到俄島我不倒」

。前一句是在對原句理解的基礎上對整句進行了意譯,而後句譯文可謂出色,因為譯者參考了原句的回文格式。雖然嚴格來講,後句不屬於回文,但已經很不錯了。

後來,馬紅軍先生也提出了兩種譯法,或許是迄今為止此句翻譯的巔峰:

「落敗孤島孤敗落」

「若非孤島孤非若」

在遵守原意的同時,馬紅軍先生成功地使用了回文的結構,真正達成了「信」「達」「雅」。

-

最後,感謝我的大學英語老師,孔瑋老師,讓我真切地感受到了語言與翻譯的魅力。

-

2015.08.26
國外對此句話進行了考證。結論為,該回文是由巴爾的摩一位姓名縮寫為J.T.R.的人所創造,在逐漸引用的過程中被誤認為是由拿破侖所創。

英文就不貼了,大意為:有“water poet”之稱的John Taylor寫過這樣一段回文:Lewd did I live & evil I did dwell”。這句話引起了J.T.R.的深思,並使他產生了「試圖寫出更完美的回文」的想法(由於lewd與dwell的不對稱)。一段時間的思考過後,他寫出了這樣一句話:“Snug & raw was I ere I saw war & guns.”從表面上看,這句回文的結構幾乎很完美了,但J.T.R.仍不滿意,決定寫出真正完美的回文,而非使用符號(&)來完善結構。幾經斟酌,J.T.R.終於寫出了這句完美的回文:

Able was I ere I saw Elba.”

這句話幾近是拿破侖被放逐時的內心寫照。由此,該回文在被引用的過程中,逐漸被誤認為是由拿破侖·波拿巴本人親口所說。

鏈接(FQ可看):

英語回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