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所謂的成就感,想想我們測過的那些功能

所謂的成就感,想想我們測過的那些功能

個人 img 標準 軟件研發 人性 電話 內容 工作 fcm

晚上電話和同事討論一個工作上的事情,結束的時候聊起這種一個話題,全然是有感而發,也認為心有戚戚焉。



不是什麽非常特別的事情,就是我們每天在做的工作,測功能。測版本號,然後公布。每一個月在做。每周也在做。正是由於這種尋常。非常多時候我們就僅僅看到這個工作本身。
想想這種兩種狀態吧:
1. 我們非常理解為什麽要做這種功能,有什麽意義(實際意義,戰略意義也好),認可或者部分認可它的價值。


做完了,上線了,有人告訴我們這個功能有多少人在用,帶來了什麽效益(新用戶,PV/UV,訂單,交易額)?
作為實際的參與者。我們被尊重和感謝。
有哪些成功的地方,哪些值得優化的地方,下一步的計劃是什麽?對公布時間有什麽要求?


2. 被告知要做這種一個功能,然後要求在什麽時間點公布。盡量壓縮開發和測試的時間,請大家盡力支持。實在不行就安排加班吧。


上線後,繼續做下一期。或者下一個功能。

事實上不僅僅是測試。對於開發也是一樣。
以上兩種狀態會不斷的反復。對照下這兩種狀態吧。第一個更像是一個參與者,一個創造者。而另外一種,即便不是外包。事實上也非常像是外包。我對做外包的人沒有偏見。可是始終認為外包這樣的模式做不出優秀的東西,基於體制和人性。

近期有一個觀念,全部依賴於人的服務行業,比方餐飲,中介,軟件研發,事實上都是重度的依賴於人來創造價值的服務行業。

要想做好,一定是要想辦法激發人的投入度。



刀塔傳奇的公司莉莉絲的創始人王信文有篇blog(那些和錢有關的事 http://www.verypig.com/?

p=576)讀起來非常有感受,比方這一段。“我細致想了想。發現了一條規律:假設是標準化商品,能省則省;假設是購買服務,那麽想省錢經常不會取得好效果。

” 確實如此,看看美國,非常多標準化的商品價格確實夠廉價。和收入比。可是雇一個人就非常貴。我認為中國也是這個趨勢。

這種樣例還有非常多,比方海底撈,服務員被照應好了,客人就被照應好了,並且不程式化和冷冰冰。


再舉一個中介的樣例。能夠拿北京的鏈家和上海的德佑比較下其它比較雜的一些。

激發人的也不僅僅是錢,至少大部分公司一年最多也就調兩次薪,光這個激勵能持續多久?又有多少人投入的去做一件事情之前會算一下我的薪資水平值不值得這麽做?



非常多人都說自己僅僅是個打工的。事實上大家內心裏都非常在意。我們做出來的這個東西有人用嗎,cool嗎,牛x嗎?這本身就是工作的一種回報。

非常多人或許想說,我們一樣能夠制定各種各樣的KPI,更細化的指標來考核,來衡量和要求服務和產出的質量。
這確實是一條應該走的路,可是是一條適可而止的路。不論什麽一個經歷過實際的項目或者帶過一個稍大一點團隊的人都會理解,假設那樣真的可行。成功的項目和失敗的項目就不會區別那麽明顯。



假設設定一個指標是要求內容裝載到杯壁。那麽就有可能得到一個豐滿或者幹癟的結果,而這,取決於人。

技術分享


技術分享


所謂的成就感,想想我們測過的那些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