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Ofo加投單車數量 計劃年底投放規模達2000萬量

Ofo加投單車數量 計劃年底投放規模達2000萬量

盈利狀況 猜想 idt .com 超過 這也 足夠 new www

技術分享

Ofo加投單車數量 計劃年底投放規模達2000萬量

  6月27日,ofo公司CEO戴威對外宣稱,“計劃年底前公司單車投放規模達到2000萬輛,較目前的600萬輛增逾兩倍。”戴威稱2000萬輛車將覆蓋20個國家的200座城市。不過,和仍未具備規模的海外市場相比,恐怕國內一二三線城市將是消化這批單車的主要陣地。2000萬這一數字並非是戴威的突發奇想。6月27日,小米科技投資部MIUI生態負責人孫誌超告訴記者,按照去年年底的規劃,ofo將在2017年新投放千萬級別的車輛。小米是ofo的股東之一。因此,ofo此次宣布的新一輪投放,是在執行年初的計劃。

  與此同時,戴威透露ofo的新一輪融資即將完成,目前這家公司的過往融資金額已接近10億美元,而它的競爭對手摩拜的歷史融資金額數量則已經超過10億美元。今年4月,戴威在一次采訪中稱,ofo的估值達到了20億美元。ofo重視規模化擴張,摩拜更加重視產品和精細化運營,這也是長期以來外界對於兩家公司的標簽化印象。為了吸引用戶,打壓競爭對手,ofo、摩拜兩家公司均推出了不同程度的免費方案,通過周末免費騎行、贈送紅包等優惠形式,鼓勵消費者更多使用自家單車。

  “ofo目前的促銷力度是摩拜的數倍。”摩拜的B+輪投資方、祥峰投資總監趙楠直言,在面向用戶進行優惠促銷方面,“不能將摩拜和ofo歸為一類。”換言之,目前ofo對於免費模式的依賴程度更大,落實促銷的力度更為徹底。

  無論運營模式有何異同,但ofo和摩拜兩家公司各自的市場占有率,才是投資者最為看重的表現。記者獲悉,以ofo為例,目前其盈利狀況大致取決於三個指標,即交易流水、運維成本攤銷、單車成本攤銷,前一個要素減去後兩個,得出的即是利潤。由於目前ofo基本全部都是免費送用戶騎車,即交易流水約等於零,ofo不可能在目前的環境下盈利。那為何ofo CEO戴威敢在眼下喊出年底實現財務盈虧平衡?“這句話意味著在年內結束戰爭。”孫誌超告訴記者,換言之,和摩拜的戰爭不打完、ofo別想盈利。但這類“勝利預言”最終往往難以兌現,在O2O大戰期間,曾有一家外賣公司CEO告訴記者,將在當年內不再進行補貼,但最終的結果是,沒人願意主動放棄補貼,因為這等於放棄市場份額。

  “我們正在重復一遍滴滴、快的的故事。”孫誌超向記者感嘆,目前在北上廣等一線城市以外,“(ofo)不做活動的時候都是盈利的”,因此“等不燒錢的時候隨時盈虧平衡。”但和滴滴、快的不同的地方是,打車市場需要向市場進行投入,即向司機、乘客進行補貼。而共享單車市場僅僅是免費,並非要企業燒錢補貼。恰如戴威當天所說,“ofo並非是在燒錢而是購置資產。”

  “目前共享單車融資並非因為缺錢,而是為了打敗對方。”孫誌超告訴記者,ofo目前的資金儲備可以繼續燒一年,若非出於繼續擴張的目的,公司也沒有繼續融資的需求。“可惜兩邊都有隊伍了。”所謂“隊伍”,指的是兩家共享單車領頭羊背後的投資人。目前摩拜背後的投資者包括騰訊、紅杉資本、富士康、高瓴資本等,ofo的投資者同樣是一長串的名單:螞蟻金服、滴滴、經緯創投、小米等。摩拜、ofo均爭取到了足夠的支持方,來為自己繼續這場戰爭提供足夠的資金。

  籠統來看,阿裏和騰訊兩大巨頭各自分別投資了ofo和摩拜。但關系又不簡單,例如滴滴是ofo的股東,而滴滴的主要股東之一騰訊,又在為所投資的摩拜而站臺。因此,外界一直存在摩拜與ofo合並的猜想,而巨頭的態度仍在這類合並案中扮演著不確定因素。

http://gzxb.hynews.net/xcbjb/3611.html

Ofo加投單車數量 計劃年底投放規模達2000萬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