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 靜態變量生命周期(類生命周期)
轉載自:http://www.cnblogs.com/hf-cherish/p/4970267.html 侵刪
Static:
類初始化順序:
結論:想要用static存一個變量,使得下次程序運行時還能使用上次的值是不可行的。因為靜態變量生命周期雖然長(就是類的生命周期),但是當程序執行完,也就是該類的所有對象都已經被回收,或者加載類的ClassLoader已經被回收,那麽該類就會從jvm的方法區卸載,即生命期終止。 更進一步來說,static變量終究是存在jvm的內存中的,jvm下次重新運行時,肯定會清空裏邊上次運行的內容,包括方法區、常量區的內容。 要實現某些變量在程序多次運行時都可以讀取,那麽必須要將變量存下來,即存到本地文件中。常用的數據存取格式:XML、JSON、Propertities類(類似map的鍵值對)等
|
下文轉自:http://blog.csdn.net/zhengzhb/article/details/7517213
引言最近有位細心的朋友在閱讀筆者的文章時,對java類的生命周期問題有一些疑惑,筆者打開百度搜了一下相關的問題,看到網上的資料很少有把這個問題講明白的,主要是因為目前國內java方面的教材大多只是告訴你“怎樣做”,但至於“為什麽這樣做”卻不多說,所以造成大家在基礎和原理方面的知識比較匱乏,所以筆者今天就鬥膽來講一下這個問題,權當拋磚引玉,希望對在這個問題上有疑惑的朋友有所幫助,文中有說的不對的地方,也希望各路高手前來指正。 首先來了解一下jvm(java虛擬機)中的幾個比較重要的內存區域,這幾個區域在java類的生命周期中扮演著比較重要的角色:
除了以上四個內存區域之外,jvm中的運行時內存區域還包括本地方法棧和程序計數器,這兩個區域與java類的生命周期關系不是很大,在這裏就不說了,感興趣的朋友可以自己百度一下。
類的生命周期當我們編寫一個java的源文件後,經過編譯會生成一個後綴名為class的文件,這種文件叫做字節碼文件,只有這種字節碼文件才能夠在java虛擬機中運行,java類的生命周期就是指一個class文件從加載到卸載的全過程。 一個java類的完整的生命周期會經歷加載、連接、初始化、使用、和卸載五個階段,當然也有在加載或者連接之後沒有被初始化就直接被使用的情況,如圖所示:
下面我們就依次來說一說這五個階段。
加載在java中,我們經常會接觸到一個詞——類加載,它和這裏的加載並不是一回事,通常我們說類加載指的是類的生命周期中加載、連接、初始化三個階段。在加載階段,java虛擬機會做什麽工作呢?其實很簡單,就是找到需要加載的類並把類的信息加載到jvm的方法區中,然後在堆區中實例化一個java.lang.Class對象,作為方法區中這個類的信息的入口。 類的加載方式比較靈活,我們最常用的加載方式有兩種,一種是根據類的全路徑名找到相應的class文件,然後從class文件中讀取文件內容;另一種是從jar文件中讀取。另外,還有下面幾種方式也比較常用:
對於加載的時機,各個虛擬機的做法並不一樣,但是有一個原則,就是當jvm“預期”到一個類將要被使用時,就會在使用它之前對這個類進行加載。比如說,在一段代碼中出現了一個類的名字,jvm在執行這段代碼之前並不能確定這個類是否會被使用到,於是,有些jvm會在執行前就加載這個類,而有些則在真正需要用的時候才會去加載它,這取決於具體的jvm實現。我們常用的hotspot虛擬機是采用的後者,就是說當真正用到一個類的時候才對它進行加載。 加載階段是類的生命周期中的第一個階段,加載階段之後,是連接階段。有一點需要註意,就是有時連接階段並不會等加載階段完全完成之後才開始,而是交叉進行,可能一個類只加載了一部分之後,連接階段就已經開始了。但是這兩個階段總的開始時間和完成時間總是固定的:加載階段總是在連接階段之前開始,連接階段總是在加載階段完成之後完成。
連接連接階段比較復雜,一般會跟加載階段和初始化階段交叉進行,這個階段的主要任務就是做一些加載後的驗證工作以及一些初始化前的準備工作,可以細分為三個步驟:驗證、準備和解析。
連接階段完成之後會根據使用的情況(直接引用還是被動引用)來選擇是否對類進行初始化。
初始化如果一個類被直接引用,就會觸發類的初始化。在java中,直接引用的情況有:
除了以上四種情況,其他使用類的方式叫做被動引用,而被動引用不會觸發類的初始化。請看主動引用的示例代碼:
上面的程序演示了主動引用觸發類的初始化的四種情況。
類的初始化過程是這樣的:按照順序自上而下運行類中的變量賦值語句和靜態語句,如果有父類,則首先按照順序運行父類中的變量賦值語句和靜態語句。先看一個例子,首先建兩個類用來顯示賦值操作:
下面是演示初始化順序的代碼:
上面的代碼中,初始化的順序是:第03行,第05行,第11行,第13行。第04行是聲明操作,沒有賦值,所以不會被運行。而下面的代碼:
初始化順序為:第02行、第05行、第10行、第12行,各位可以運行程序查看結果。 在類的初始化階段,只會初始化與類相關的靜態賦值語句和靜態語句,也就是有static關鍵字修飾的信息,而沒有static修飾的賦值語句和執行語句在實例化對象的時候才會運行。
使用類的使用包括主動引用和被動引用,主動引用在初始化的章節中已經說過了,下面我們主要來說一下被動引用:
被動引用的示例代碼:
當使用階段完成之後,java類就進入了卸載階段。
卸載關於類的卸載,筆者在單例模式討論篇:單例模式與垃圾回收一文中有過描述,在類使用完之後,如果滿足下面的情況,類就會被卸載:
如果以上三個條件全部滿足,jvm就會在方法區垃圾回收的時候對類進行卸載,類的卸載過程其實就是在方法區中清空類信息,java類的整個生命周期就結束了。
總結做java的朋友對於對象的生命周期可能都比較熟悉,對象基本上都是在jvm的堆區中創建,在創建對象之前,會觸發類加載(加載、連接、初始化),當類初始化完成後,根據類信息在堆區中實例化類對象,初始化非靜態變量、非靜態代碼以及默認構造方法,當對象使用完之後會在合適的時候被jvm垃圾收集器回收。讀完本文後我們知道,對象的生命周期只是類的生命周期中使用階段的主動引用的一種情況(即實例化類對象)。而類的整個生命周期則要比對象的生命周期長的多。
|
java 靜態變量生命周期(類生命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