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李文星事件”再次警示我們,網絡虛假信息整治刻不容緩

“李文星事件”再次警示我們,網絡虛假信息整治刻不容緩

李文星

8月3日,原本是一個尋常的日子,卻因李文星事件刷爆了各大頭條。根據天津市靜海區公安分局提供的“關於李文星非正常死亡警情的說明”,李文星的屍體於7月14日被發現,身上攜帶的物證被分析顯示極有可能是誤入傳銷組織。

技術分享

整個事件的經過並不復雜,李文星是一個23歲剛剛從985大學畢業的少年,因為在Boss直聘網上投遞了一份簡歷,被天津某公司錄用,而該公司則冒用了“北京科藍”的名字。本來找到工作應當是一件可喜可賀的事情,可是誰也沒有想到,等著李文星的竟然是一家傳銷公司和意料之外的死亡。

這是又一個被互聯網服務虛假信息所欺騙,最終失去生命事件。

怎麽樣才不會讓下一個“李文星事件”重演?

相信不管是誰看到這樣的新聞都會感到驚悚和後怕,我們為李文星之死感到遺憾,感到憤怒,與此同時我們是不是還應當反思到底是誰害死了李文星?

在這裏面牽涉到很多的人和事,有李文星個人的主觀因素,有地域環境和家庭文化等客觀因素,有父母和朋友的無知與不作為。但是更多的應該是將李文星置於死地的傳銷公司以及傳遞那份簡歷的招聘平臺,它們一個是直接的,另一個則是間接的。無疑,傳銷公司是最為罪惡的,但是招聘平臺也逃脫不了關系。

有人質疑,為什麽李文星應聘的明明是一家李鬼公司,卻能夠冒充知名公司,不僅通過了審核,還可以明目張膽地在Boss直聘上招聘呢?我們來看看Boss直聘的招聘審核機制你或許就能明白一二。

技術分享

Boss直聘成立於2013年,據稱其優勢在“直聘”。沒有傳統招聘筆試面試等道道程序,求職者與用人單位“Boss”已直接對話的形式進行招聘。

在Boss直聘平臺,公司如果要招聘大量人才的話,平臺會對其資質進行審核,比如企業郵箱、營業執照等認證。

但如果有“企業註冊賬號”如果在Boss直聘只發一個職位的話,如果沒人舉報,企業就無需進行資質審核,發布什麽公司什麽職位,都會直接顯示出來。在Boss直聘註冊賬號不收錢,即使仿冒者被舉報了也沒有關系,再註冊一個賬號來發布職位就好。

李文星是不是死在李鬼公司手裏我們目前尚不不可知,但很顯然,Boss直聘這樣的審核機制是有漏洞的,很容易被有心人所利用。

Boss直聘的CEO曾經表示Boss直聘采取的是事後擔責的形式,可這樣做又能彌補什麽呢?特別是面對的是生命。

死者已逝,我們沒有辦法讓李文星再活一次,但是我們也絕對不能讓下一個“李文星事件”重演,除了個人要提高警惕,政府要打擊傳銷團夥,更重要的還是要讓招聘網站負起監管責任,治理平臺亂象。

雖然現在Boss直聘已經調整了審核機制,加強了對虛假信息予的管理。可網絡這麽大,這樣的事件絕不是個例,即使Boss直聘在這次反思中有了改進,可還有那麽多不正規的平臺存在著,這是不是意味著還有更多的人會中圈套、掉陷阱?

網絡信息平臺亂象叢生

“李文星事件”的確不是個例,網絡用戶被坑騙的現象層出不窮。7月19日,一篇《“我被58同城坑了”——農民工老張奇遇記》,引起了社會的關註。文章中的老張以7000元高價購買了58同城的“搶單神器”,卻發現訂單信息對自己毫無用處,想要退錢的時候受到百般阻撓,錢款也只能打了水漂。

老張的事件絕對不是58同城口中所說的個案,類似的事件時有發生,只不過沒有曝光在公眾面前罷了。

除此之外,招聘平臺上的亂象還有很多。例如招聘公司以報名費、保證金等理由作為應聘兼職的押金,最後不僅根本找不到所謂的公司,也要不回一分錢;那些被騙進傳銷的就更讓人心痛了。詐騙和傳銷是不法分子最常用的兩個手段,利用招聘平臺,做著騙人的勾當,卻未曾受到平臺的監管和法律的制裁,這顯然是極不正常的。

技術分享

就像58同城一樣,大多數招聘平臺都表示對任何不合規業務操作保持零容忍的態度,可是請問什麽時候能夠將這份“態度”轉換為“行動”呢?難道就不能夠對平臺上的招聘信息和公司信息進行認真全面的審核,對他們的招聘行為進行嚴厲的監管,盡最大努力杜絕亂象出現,促進平臺良性發展。但很少有平臺真正的去認真了履行自己應盡的義務,為了利益,一切皆可讓他得過且過,只要不出問題就行。當誰又能保證不出問題呢?李文星就是平臺不作為制下的犧牲品。

互聯網平臺網絡虛假信息整治刻不容緩

互聯網的迅猛發展改變了原有的生活和工作方式,購物方式從線下轉移到線上,支付方式從現金演變為移動支付,招聘方式也從線下為主變成線上平臺為主。網絡很在便利我們的生活和工作的同時,虛假信息也讓騙子有機可乘。

網絡是一個虛擬世界,我們不知道網絡那一段的是一個人還是一條狗,,即使我們擁有慧眼有不見得能看穿虛妄。這時候,作為“中介”的互聯網平臺就要承擔起應盡的責任。

無可厚非,互聯網企業進行的主要是商業活動,根本目的是為了獲取利潤,它們也承擔經濟責任和法律責任,可是除了這些強制性的義務,是不是還應該主動承擔起社會責任和道德責任呢?

就像這一次的“李文星事件”,按照現有的法律來評判,Boss直聘並不會承擔太多的責任,行騙的不是它,而是所謂的李鬼公司。但事實上,事件的源頭卻是Boss直聘,是因為它沒有做好企業的本分,沒有完善的審核和平臺監管體系。如果我們惡意去猜測的話,或許平臺對類似這樣的李鬼公司本就不把它當回事,為了利益,放之任之進入平臺。

技術分享

從去年百度的“魏則西事件”、“血友病吧被賣事件”到現在的“李文星事件”,互聯網企業一次又一次地被推上風口浪尖,成為人們口誅筆伐的焦點。就其原因,虛假信息都是罪魁禍首!李文星之死所折射的網絡信息平臺亂象只是冰山一角,虛假信息整治刻不容緩。如何治理打擊這些“網絡牛皮癬”,盡可能的維護人們的人生財產安全,是相關部門和企業需要共同探討的問題。

對於平臺和企業來說,它們也許可以獲得自己的商業利益,可是這種短期的利益又能持續多久呢?沒有社會道德的企業永遠也得不到大眾的支持和信賴,這樣的企業註定是走不遠的。只有恪守應有的道德和秩序,用心去服務社會的企業才能“基業長青”。

“李文星事件”再次警示我們,網絡虛假信息流毒極大,整治刻不容緩!希望政府相關部門及時出手,加強監管,盡可能還網絡空間一片凈土。

“李文星事件”再次警示我們,網絡虛假信息整治刻不容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