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ua中強大的元方法__index詳解
今天要來介紹比較好玩的內容——__index元方法
1.我是備胎,記得回頭看看
咳咳,相信每一位女生都擁有或者不知不覺中擁有了一些備胎,啊,當然,又或許是成為過別人的備胎。
沒有備胎的人,就不是完整的人生。(小若:停!)
我們來想象一下,如果對一個table進行取值操作,但是table根本就沒有這個值呢?
比如:
local t = {
name = "hehe",
}
print(t.money);
輸出結果當然是:nil
t只用於name這個字段,而我們卻訪問了它的money字段,自然是返回nil了。
但是,如果我們不希望這樣呢?我們希望在訪問不存在的字段時,進行一些自定義的操作呢?
沒問題,Lua滿足了我們,那就是,__index元方法。
在使用加法操作時,會查找__add元方法,那麽,在調用table不存在的字段時,會調用__index元方法,這是一樣的規則。
我們來看看代碼:
local t = {
name = "hehe",
}
local mt = {
__index = function(table, key)
print("雖然你調用了我不存在的字段,不過沒關系,我能探測出來:" .. key);
end
}
setmetatable(t,mt);
print(t.money);
我們給table設置了一個自定義的元表,元表的__index元方法使用了我們的函數。
運行結果如下:
[LUA-print] 雖然你調用了我不存在的字段,不過沒關系,我能探測出來:money
[LUA-print] nil
當調用了不存在的money字段時,就會調用table元表裏的__index元方法,並且會傳遞table和字段名兩個參數。
於是,我們就可以在這個函數裏做很多自定義的操作了。
(小若:等等,這和備胎有半毛錢關系嗎?)
關於,備胎,等會再說~
2.繼承的實現方法
雖然現在還沒到講解繼承的時候,不過,我們可以先來稍微品嘗一下。
當調用table中不存在的字段時,會調用table元表的__index元方法,這個剛剛我們已經說過了。
但是,如果這個__index元方法是一個table的話,那麽,就會在這個table裏查找字段,並調用。
說起來,有點混亂,看代碼就清楚了:
復制代碼代碼如下:local t = {
name = "hehe",
}
local mt = {
__index = {
money = "900,0000",
}
}
setmetatable(t,mt);
print(t.money);
留意__index,我們給它賦值了一個table,這個table中有一個money對象。
那麽,當調用t的某個不存在的字段時,就會去查找__index裏的table,如果找到這個字段,就調用它。
這很微妙,完全就是備胎的潛質,只有在t中找不到的時候,才會想起這個“備胎”。
輸出結果如下:
[LUA-print] 900,0000
(小若:那個,你缺不缺朋友?要不我勉強和你做個朋友吧)
這個順便吐槽一下,我真不知道為什麽大家給數字的分割是3個零分一次,900萬非得寫成9,000,000,這完全沒法一下子就看出是900萬啊~!
像我這麽分割:900,0000,四個零分割一次,每四個零就是一個階級,一下子就看出是900萬了~
不信你們試試,90,000,000是多少?0.5秒內回答!9000萬沒錯。
那,9000,0000是多少?5秒內回答!是不是輕松很多?一看就知道是9000萬了!(小若:分明就是偏心啊!一個0.5秒,一個5秒!)
3.試試繼承
咳咳,不小心跑題了。(小若:我想說很久了,一般跑題的人都是故意的)
剛剛的例子還沒法體會到“繼承”的概念,我們再來看一個例子:
local smartMan = {
name = "none",
age = 25,
money = 9000000,
sayHello = function()
print("大家好,我是聰明的豪。");
end
}
local t1 = {};
local t2 = {}
local mt = {__index = smartMan}
setmetatable(t1, mt);
setmetatable(t2, mt);
print(t1.money);
t2.sayHello();
我們定義了一個table,叫做smartMan,作為“基類”。
然後新建兩個table,t1和t2,將smartMan作為元表的__index元方法。
於是,當調用t1、t2的money或者sayHello字段時,實際上就會找到smartMan的字段。
是不是很像繼承的樣子?
Lua中強大的元方法__index詳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