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Jinja2 簡明使用手冊

Jinja2 簡明使用手冊

jinja2 簡明使用手冊

介紹
Jinja是基於Python的模板引擎,功能比較類似於於PHP的smarty,J2ee的Freemarker和velocity。

運行需求
Jinja2需要Python2.4以上的版本。

安裝
按照Jinja有多種方式,你可以根據需要選擇不同的按照方式。

使用easy_install安裝
使用easy_install 或pip:
#sudo easy_install Jinja2
#sudo pip install Jinja2

這兩個工具可以自動從網站上下載Jinja,並安裝到python目錄的site-packages目錄中。

從tar包安裝

# 下載Jinja的安裝包
# 解壓縮
# sudo python setup.py install


基本API用法
用Jinja創建模板最簡單的方式是通過 Template. 但在實際應用中並不推薦此用法:
<pre>
>>> from Jinja2 import Template
>>> template = Template(‘Hello {{ name }}!‘)
>>> template.render(name=‘World‘)
u‘Hello World!‘
</pre>
這個例子使用字符串作為模板內容創建了一個Template實例,然後用"name=‘World‘"作為參數調用"render方法,將內容中 的‘name‘替換為"World",最終返回渲染過的字符串--"u‘Hello World!‘"。

API
Environment

Environment是Jinja2中的一個核心類,它的實例用來保存配置、全局對象,以及從本地文件系統或其它位置加載模板。
多數應用會在初始化時創建Environment實例,然後用它來加載模板。當然,如果系統有必要使用不同的配置,也可以創建多個 Environment實例一起使用。
配置Jinja2為你的應用加載模板的最簡單的方式可以像下面這樣:
from Jinja2 import Environment, PackageLoader
env = Environment(loader=<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 src="http://www.javaeye.com/javascripts/tinymce/themes/advanced/langs/zh.js"></script><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 src="http://www.javaeye.com/javascripts/tinymce/plugins/javaeye/langs/zh.js"></script>PackageLoader(‘yourapplication‘, ‘templates‘))
上述代碼使用缺省配置創建了一個Environment實例,並指定PackageLoader作為模板加載器。PackageLoader可以 從你的python應用程序的包中讀取並加載模板。在之後的文檔中會逐一介紹Jinja2的加載器。

創建了Environment實例,我們就可以加載模板了:
template = env.get_template(‘mytemplate.html‘)
之後就可以跟上文中的例子一樣用render方法來渲染模板了。
print template.render(the=‘variables‘, Go=‘here‘)
高級API
Environment類:

class Environment(block_start_string=‘{%‘, block_end_string=‘%}‘, variable_start_string=‘{{‘, vari-
able_end_string=‘}}‘, comment_start_string=‘{#‘, comment_end_string=‘#}‘,
line_statement_preix=None, trim_blocks=False, extensions=(), optimized=True,
undefined=<class ‘Jinja2.runtime.Undefined‘>, finalize=None, autoescape=False,
loader=None)
Environment是Jinja2的核心組件,它包含了重要的共享變量,例如:配置,過濾器,測試器,全局變量等等。Environment 的實例如果沒有被共享或者沒有加載過模板則可以進行修改,如果在加載過模板之後修改Environment實例會遇到不可知的結果。
參數介紹:
loader 模板加載器.
block_start_string 塊開始標記符,缺省是 ‘{%‘.
block_end_string 塊結束標記符,缺省是 ‘%}‘.
variable_start_string 變量開始標記符,缺省是 ‘{{‘.
variable_start_string 變量結束標記符,缺省是 ‘{{‘.
comment_start_string 註釋開始標記符,缺省是 ‘{#‘.
comment_end_string 註釋結束標記符,缺省是 ‘#}‘.
通過修改上面幾個標記符參數,可以讓我們的模板變成另外一種風格,比如
env = Environment(
block_start_string="<#", block_end_string="#>,
variable_start_string="${", variable_start_string="}",
comment_start_string="<#--", comment_end_string="--#>", ...)
這樣,我們的模板可以設計為下面的樣子:
<# block title #> Index <# endblock #>
${name}
<#-- this is comment --#>
怎麽樣,是不是有點像freemarker的風格?但是我們不推薦這樣做,否則就無法使用Jinja的編輯器來編輯模板了。
auto_reload
如果設為True,Jinja會在使用Template時檢查模板文件的狀態,如果模板有修改, 則重新加載模板。如果對性能要求較高,可以將此值設為False。
autoescape XML/HTML自動轉義,缺省為false. 就是在渲染模板時自動把變量中的<>&等字符轉換為&lt;&gt;&amp;。
cache_size
緩存大小,缺省為50,即如果加載超過50個模板,那麽則保留最近使用過多50個模板,其它會被刪除。如果換成大小設為0,那麽所有模板都會在使用時被重 編譯。如果不希望清除緩存,可以將此值設為-1.
undefined Undefined或者其子類,用來表現模板中未定義的值
使用過freemarker的朋友應該知道,在freemarker中模板中使用值為null的變量時會看到一個“很黃很暴力”的一堆錯誤棧信息。有些人 對freemarker的這種處理方式不以為然,因為這樣還需要對變量值加入判斷,處理起來比較繁瑣。而另一個比較有名氣的模板引擎Velocity則會 忽略空值,例如在Velocity中打印值為null的變量將會得到一個空字符。
Jinja通過設置不同的undefined參數來得到類似Freemarker或者Velocity的處理方式。

line_statement_prefix 指定行級語句的前綴.
extensions Jinja的擴展的列表,可以為導入到路徑字符串或者表達式類

Template類
Template類是Jinja的另一個重要的組件,它可以被看作是一個編譯過的模板文件,被用來產生目標文本.

Template類的構建器參數和Environment類基本相同, 區別是,創建Template實例需要一個模板文本參數,另外它不需要loader參數。
Template實例是一個不可變對象,即你不能修改Template實例的屬性。

一般情況下,我們會使用Environment實例來創建Template,但也可以直接使用Template構建器來創建。如果要用構建器來創 建Template實例,那麽Jinja會根據構建器參數自動為此Template創建/指派一個內部Environment實例,凡是使用相同構建器參 數(不包括模板文本串參數)創建的Template實例都會共享同一個內部Environment實例。
方法:
<pre>render(*args, **kwargs)</pre>
此方法接受與“dict”相同的構建器參數:一個dict,dict的子類,或者一些關鍵字參數。下面兩種調用方式是等價的:
template.render(knights=‘that say nih‘)
template.render({‘knights‘: ‘that say nih‘})

<pre>generate(*args, **kwargs)</pre>
此方法會一段一段的渲染模板,而不是一次性的將整個模板渲染成目標文本。這對產生非常大的模板時非常有用。調用此方法會返回一個產生器 (generator),它可以....
<pre>stream(*args, **kwargs)</pre>
與generate功能類似,只不過此方法返回一個TemplateStream module
此方法用來在模板運行時導入, 也可以用來在python代碼中訪問導出的模板變量.
>>> t = Template(‘{% macro foo() %}42{% endmacro %}23‘)
>>> unicode(t.module)
u‘23‘
>>> t.module.foo()
u‘42‘.
Undened Types 未定義類型
Undened及其子類類被用來作為未定義類型。Environment的構建器可以指定undefined參數,它可以是undefined types中的任意一個,或者是Undefined的子類。當模板引擎無法找到一個名稱或者一個屬性時,使用的Undefined會決定哪些操作可以正常 進行,哪些不可以。
‘‘‘class Undefined(hint=None, obj=None, name=None)‘‘‘
缺省undefined類型。此未定義類型可以打印或者作為sequence叠代。但是不能做其它操作,否則會拋出UndefinedError
<pre>
foo = Undefined(name=‘foo‘)
>>> str(foo)
‘‘
>>> not foo
True
>>> foo + 42
Traceback (most recent call last):
...
Jinja2.exceptions.UndefinedError: ‘foo‘ is undefined
</pre>

‘‘‘class DebugUndefined(hint=None, obj=None, name=None)‘‘‘
<pre>
>>> foo = DebugUndefined(name=‘foo‘)
>>> str(foo)
‘{{ foo }}‘
>>> not foo
True
>>> foo + 42
Traceback (most recent call last):
...
Jinja2.exceptions.UndefinedError: ‘foo‘ is undefined
</pre>

‘‘‘class StrictUndefined(hint=None, obj=None, name=None)‘‘‘
<pre>
>>> foo = StrictUndefined(name=‘foo‘)
>>> str(foo)
Traceback (most recent call last):
...
Jinja2.exceptions.UndefinedError: ‘foo‘ is undefined
>>> not foo
Traceback (most recent call last):
...
Jinja2.exceptions.UndefinedError: ‘foo‘ is undefined
>>> foo + 42
Traceback (most recent call last):
...
Jinja2.exceptions.UndefinedError: ‘foo‘ is undefined
</pre>

Loaders 加載器
加載器負責從某些位置(比如本地文件系統)中加載模板,並維護在內存中的被編譯過的模塊。

文件系統加載器,它可以從本地文件系統中查找並加載模板:
class FileSystemLoader(searchpath, encoding=‘utf-8‘, cache_size=50, auto_reload=True)
第一個參數searchpath是查找路徑,它可以是一個路徑字符串,也可以是保護多個路徑的sequence。

>>> loader = FileSystemLoader(‘/path/to/templates‘)
>>> loader = FileSystemLoader([‘/path/to/templates‘, ‘/other/path‘])

包加載器。它可以從python包中加載模板:
class PackageLoader(package_name, package_path=‘templates‘, encoding=‘utf-8‘, cache_size=50, auto_reload=True)
>>> loader = PackageLoader(‘mypackage‘, ‘views‘)

字典加載器。在mapping參數中明確指定模板文件名的路徑。它用來做單元測試比較有用:
class DictLoader(mapping, cache_size=50, auto_reload=False)
>>> loader = DictLoader({‘index.html‘: ‘source here‘})

函數加載器。讓指定的函數來返回模板文件的路徑。
class FunctionLoader(load_func, cache_size=50, auto_reload=True)
>>> def load_template(name):
... if name == ‘index.html‘
... return ‘...‘
...
>>> loader = FunctionLoader(load_template)


前綴加載。如果你的工程中包含很多應用,那麽多應用之間模板名稱就可能存在命名沖突的問題。使用前綴加載器可以有效的解決不同應用之間模板命名沖 突問題。
class PrefixLoader(mapping, delimiter=‘/‘, cache_size=50, auto_reload=True)


>>> loader = PrefixLoader({
... ‘app1‘: PackageLoader(‘mypackage.app1‘),
... ‘app2‘: PackageLoader(‘mypackage.app2‘)
... })

如此,如果要使用app1中的模板,可以get_template(‘app1/xxx.html‘), 使用app2的模板,可以使用get_template(‘app2/xxx.html‘)。delimiter字符決定前綴和模板名稱之間的分隔符,默 認為‘/‘。

選擇加載器,與PrefixLoader類似,可以組合多個加載器。當它在一個子加載器中查找不到模板時,它會在下一個子加載器中繼續查找。如果 你要用一個不同的位置覆蓋內建模板時非常有用
class ChoiceLoader(loaders, cache_size=50, auto_reload=True)

>>> loader = ChoiceLoader([
... FileSystemLoader(‘/path/to/user/templates‘),
... PackageLoader(‘myapplication‘)


所有加載都繼承自BaseLoader,如果你要實現一個自定義加載可以,可以寫一個BaseLoader的子類,並覆蓋get_source方 法。

class BaseLoader(cache_size=50, auto_reload=True)

一個簡單的例子

from Jinja2 import BaseLoader, TemplateNotFound
from os.path import join, exists, getmtime
class MyLoader(BaseLoader):
def __init__(self, path, cache_size=50, auto_reload=True):
BaseLoader.__init__(self, cache_size, auto_reload)
self.path = path
def get_source(self, environment, template):
path = join(self.path, template)
if not exists(path):
raise TemplateNotFound(template)
mtime = getmtime(path)
with file(path) as f:
source = f.read().decode(‘utf-8‘)
return source, path, lambda: mtime != getmtime(path)
get_source(environment, template)
load(environment, name, globals=None)
加載一個模板。此方法會在緩存中查找模板,如果緩存中不存在則調用get_source得到模板的內容,緩存後返回結果。

註意,BaseLoader已經實現了load方法,它對模板的緩存進行了處理。如果你不需要自己維護緩存,則不必重寫此方法。

Utilites

用來幫助你添加自定義過濾器或者函數到Jinja中
environmentfilter(f)
contextfilter(f)
environmentfunction(f)
contextfunction(f)
escape(s)
class Markup()

異常

類名描述
class TemplateError()所有模板異常的基類
class UndefinedError()操作一個未定義對象時
class TemplateNotFound(name)模板未找到
class TemplateSyntaxError(message, lineno, name)模板語法錯誤


模板設計文檔

概述


一個模板其實就是一個普通的文本文件。它可以被設計為任何文本格式(HTML,XML,CSV等等)。它也不需要確定的擴展名,不過一般我們都會 用‘.html‘或‘.xml‘
模板中包含變量,表達式,標簽,變量和表達式會在模板渲染時被用值來替換,標簽控制模板的邏輯。Jinja的語法主要參考自Django和 python。

下面是一個簡單的模板,它包含的了幾個模板中的基本元素,在之後的文檔中會對這些元素做詳細說明。
<pre>
<!DOCTYPE HTML PUBLIC "-//W3C//DTD HTML 4.01//EN">
<html lang="en">
<head>
<title>My Webpage</title>
</head>
<body>
<ul id="navigation">
{{% for item in navigation %}}
<li><a href="{{ item.href }}">{{ item.caption }}</a></li>
{% endfor %}
</ul>
<h1>My Webpage</h1>
{{ a_variable }}
</body>
</html>
</pre>
這個模板中包含了兩種標記符"{% ... %}"與"{{ .. }}", 前者用來執行一個循環或者一個賦值語句,後者用來打印一個變量。

變量

你可以傳遞python的變量給模板,用來替換模板中的標記。這些變量可以是任何Python對象。在模板中可以直接操作傳入的變量對象,也可以 訪問這些變量的屬性。
訪問變量屬性有兩種方式,一種是用"obj.attr"的方式,另一種是類似字典的方式:"obj[‘attr‘]".
<pre>
{{ foo.bar }}
{{ foo[‘bar‘] }}
</pre>
註意,上面的‘{{ .. }}是Jinja的用來打印變量標記。如果要在其它標簽中訪問變量,則不能在變量名旁邊加花括號。

過濾器(filters)
變量可以在模板中被過濾器修改. 使用過濾器的方式比較類似管道(pipe)操作。如:
<pre> ‘{{ name|striptags|title }}‘</pre>
這個例子的意思是:將name變量用striptags消除變量值中的tag(用<>括起來的內容),再用title過濾器將首字符 大寫。

過濾器也可以接受參數,用起來比較像調用函數
<pre> ‘{{ list|join(‘, ‘) }}‘</pre>

內建過濾器介紹參見內建過濾器一節。

檢查器(Tests)

檢查器用來在Jinja的if塊裏面檢查一個變量是否符合某種條件。它的用法是 varname is atest, 例如檢查一個變量是否存在
{% if name is defined %}
這裏, defined就是一個檢查器。
檢查器跟過濾器一樣,也可以有參數,如果檢查器只有一個參數,可以不寫括號,直接用一個空格將檢查器名和參數隔開,如下例中,兩行代碼的作用是一 樣的:
{% if loop.index is divisibleby 3 %}
{% if loop.index is divisibleby(3) %}

在後面的內建檢查器列表一節中會介紹各個內建檢查器


註釋
Jinja中可以加入註釋,如:
{# note: disabled template because we no longer user this
{% for user in users %}
...
{% endfor %}
#}
這些註釋內容不會出現在模板產生的文本中。

模板繼承

模板繼承是Jinja中一個非常有用的功能。這個功能允許你創建一個包含有所有公共元素的頁面基本骨架,在子模板中可以重用這些公用的元素。
使用模板繼承其實很簡單,下面我們開始用一個例子來介紹模板繼承的用法。

基礎模板

我們首先寫一個名為"base.html"的模板,它包含下面的內容:
<pre>
<!DOCTYPE HTML PUBLIC "-//W3C//DTD HTML 4.01//EN">
<html lang="en">
<html xmlns="http://www.w3.org/1999/xhtml">
<head>
{% block head %}
<link rel="stylesheet" href="style.css" />
<title>{% block title %}{% endblock %} - My Webpage</title>
{% endblock %}
</head>
<body>
<div id="content">{% block content %}{% endblock %}</div>
<div id="footer">
{% block footer %}
&copy; Copyright 2008 by <a href="http://domain.invalid/">you</a>.
{% endblock %}
</div>
</body>
</pre>
在這個模板中有很多‘block‘, 這些block中間的內容,我們將會在子模板中用其它內容替換。

子模板

我們再寫一個名為"child.html"的模板,內容如下:
<pre>
{% extends "base.html" %}
{% block title %}Index{% endblock %}
{% block head %}
{{ super() }}
<style type="text/css">
.important { color: #336699; }
</style>
{% endblock %}
{% block content %}
<h1>Index</h1>
<p class="important">
Welcome on my awsome homepage.
</p>
{% endblock %}
</pre>
:在這個模板的第一行,我們用{% extends "base.html" %}標明,這個模板將繼承base.html.
在隨後的內容中包含了很多跟base.html中相同的block,如title,content,這些block中的內容將會替換 base.html的內容後輸出.

:extends後面的模板名稱的寫法依賴於此模板使用的模板加載器, 比如如果要使用FileSystemLoader,你可以在模板文件名中加入文件的文件夾名,如:
<pre>
{% extends "layout/default.html" %}
</pre>
在base.html中,我們定義了block “footer”,這個block在子模板中沒有被重定義,那麽Jinja會直接使用父模板中的內容輸出。

另外要註意,在同一個模板中不能定義名稱相同的block。

如果你要在模板中多次打印同一個block,可以用用self變量加上block的名字:
<pre>
<title>{% block title %}{% endblock %}</title>
<h1>{{ self.title() }}</h1>
{% block body %}{% endblock %}
</pre>
和Python不同的地方是,Jinja不支持多繼承。

super block
如果要在子模板中重寫父模板的block中打印被重寫的block的內容,可以調用super關鍵字。
<pre>
{% block sidebar %}
<h3>Table Of Contents</h3>
...
{{ super() }}
{% endblock %}
<pre>
HTML轉義
:我們傳遞給模板的變量中可能會有一些html標記符,這些標記符也許會影響我們頁面的正常顯示,而且會給我們的站點帶來跨站腳本攻擊的隱患。
Jinja提供了兩種方式-自動或者手工來對變量值進行html轉義,即把‘<‘轉換為‘&lt;‘,‘>‘轉換為 ‘&gt;‘,‘&‘轉換為‘&amp;‘
通過給Environment或Template的構建器傳遞autoescape參數,可以設置自動轉義與否。
手動轉義
這種方式需要我們使用過濾器轉換我們需要轉義的變量
‘{{ user.username|e }}‘. 這裏‘e‘就是轉義過濾器

自動轉義
這種方式會在打印變量時自動進行轉義。除非使用‘safe‘過濾器標明不需要轉義:
<pre>
‘{{ user.username|safe }}‘.
</pre>
結構控制標記

Jinja中的控制標記包括:條件判斷標記(if/elif/else),循環控制(for-loop),另外還有macro(宏)和上文中提到 的block。

for
循環打印一個序列,例如:
<pre>
<h1>Members</h1>
<ul>
{% for user in users %}
<li>{{ user.username|e }}</li>
{% endfor %}
</ul>
</pre>
在循環內部,你可以訪問一些特殊的變量

VariableDescription
loop.index當 前叠代的索引,從1開始算
loop.index0當前叠代的索引,從0開始算
loop.revindex相 對於序列末尾的索引,從1開始算
loop.revindex0相對於序列末尾的索引,從0開始算
loop.first相 當於 loop.index == 1.
loop.last相當於 loop.index == len(seq) - 1
loop.length序列的長度.
loop.cycle是 一個幫助性質的函數,可以接受兩個字符串參數,如果當前循環索引是偶數,則顯示第一個字符串,是奇數則顯示第二個字符串。它常被在表格中用來用不同的背景 色區分相鄰的行。


<pre>

{% for row in rows %}
<li class="{{ loop.cycle(‘odd‘, ‘even‘) }}">{{ row }}</li>
{% endfor %}
</pre>
需要註意的是,Jinja的循環不支持break和continue標記。你可以對需要叠代的sequence使用過濾器來達到與break和 continue相同的目的。
下面的例子中,如果user.hidden屬性為true的則continue
<pre>
{% for user in users if not user.hidden %}
<li>{{ user.username|e }}</li>
{% endfor %}
</pre>
Jinja的for語句有一個和python相同的用法,那就是“else‘:當無循環時顯示else中的內容,如下例:
<pre>
<ul>
{% for user in users %}
<li>{{ user.username|e }}</li>
{% else %}
<li><em>no users found</em></li>
{% endif %}
</ul>
</pre>
if

if語句用來在Jinja中做比較判斷,比較常見的用法是判斷一個變量是否已定義,是否非空,是否為true
<pre>
{% if users %}
<ul>
{% for user in users %}
<li>{{ user.username|e }}</li>
{% endfor %}
</ul>
{% endif %}
</pre>
和python一樣,也可以使用elif和else
<pre>
{% if kenny.sick %}
Kenny is sick.
{% elif kenny.dead %}
You killed Kenny! You bastard!!!
{% else %}
Kenny looks okay --- so far
{% endif %}
</pre>
if語句也可以被用來做內聯表達式或者for語句過濾器。

宏(Macro)
宏的作用和函數比較類似。用來把一部分常用的代碼封裝起來,避免重復性的工作。
宏可以定義在一個幫助性質的模板中,用imported的方式被其它模板引用;也可以在模板中定義並直接使用。這兩種方式有個顯著的不同:在模板 中定義的宏可以訪問傳給模板的上下文變量;在其它模板中定義的宏則只能訪問到傳遞給它的變量,或者全局變量。

這裏有個打印表單元素的簡單的宏
<pre>
{% macro input(name, value=‘‘, type=‘text‘, size=20) -%}
<input type="{{ type }}" name="{{ name }}" value="{{
value|e }}" size="{{ size }}">
{%- endmacro %}
</pre>
這個宏可以在命名空間中被直接調用
<pre>
<p>{{ input(‘username‘) }}</p>
<p>{{ input(‘password‘, type=‘password‘) }}</p>
</pre>
如果這個宏在其它模板中,你必須先用import引入。
在一個模板中你可以訪問三種特殊變量:

*‘‘‘varargs‘‘‘ 等同於python語法中的"*args"
*‘‘‘kwargs‘‘‘ 等同於python語法中的"**kwargs"
*‘‘‘caller‘‘‘ 被call標簽調用的宏,調用者會被存儲在一個叫做caller的變量中。

宏其實也是一個對象,它有一些屬性可以在模板中使用:
*‘‘‘name‘‘‘ 宏的名稱。{{ ‘input.name‘:string }}
*‘‘‘arguments‘‘‘ 宏可以接受的參數,這個屬性是一個元組
*‘‘‘defaults‘‘‘ 缺省值的元組
*‘‘‘catch_kwargs‘‘‘ 這個宏是否可以接受關鍵字參數
*‘‘‘catch_varargs‘‘‘ 這個宏是否可以接受索引位置參數
*‘‘‘caller‘‘‘ 是否有caller變量,可以被call標簽調用

Call

在某些情況下,你可能需要將一個宏對象傳遞到另外一個宏中使用。為了實現此目的,你可以使用call block。
<pre>
{% macro render_dialog(title, class=‘dialog‘) -%}
<div class="{{ class }}">
<h2>{{ title }}</h2>
<div class="contents">
{{ caller() }}
</div>
</div>
{%- endmacro %}

{% call render_dialog(‘Hello World‘) %}
This is a simple dialog rendered by using a macro and
a call block.
{% endcall %}
</pre>
在這裏例子裏,我們用"call render_dialog"調用了宏render_dialog,其中,‘hello world作為render_dialog的title參數。在render_dialog中用{{ caller() }}將 call block中的內容顯示出來。

在使用 {{ caller() }} 時,也可以傳入參數,如下例:
<pre>
{% macro dump_users(users) -%}
<ul>
{%- for user in users %}
<li><p>{{ user.username|e }}</p>{{ caller(user) }}</li>
{%- endfor %}
</ul>
{%- endmacro %}

{% call(user) dump_users(list_of_user) %}
<dl>
<dl>Realname</dl>
<dd>{{ user.realname|e }}</dd>
<dl>Description</dl>
<dd>{{ user.description }}</dd>
</dl>
{% endcall %}
</pre>

賦值
在一個代碼塊內部你可以為一個變量賦值。在塊(block, macro, loop)外部賦值的變量可以被從模板中導出,提供給其它模板使用。
一個賦值語句的用法如下例:
<pre>
{% navigation = [(‘index.html‘, ‘Index‘), (‘about.html‘, ‘About‘)] %}
</pre>
include
用include可以導入另外一個模板到當前模板中
<pre>
{% include ‘header.html‘ %}
Body
{% include ‘footer.html‘ %}
</pre>
import

Jinja2支持將常用的代碼放到宏中。這些宏可以放到不同的模板中,然後用import語句導入來使用,這有點類似python的import 功能。需要註意的是,import導入的模板會被緩存,而且導入到模板不能訪問當前模板的本地變量,它只能訪問全局變量。

導入模板有兩種方式,一是導入整個的模板作為一個變量,另一個方法是從一個模板中導入指定的宏或者可導出的變量
下面我們寫一個名為"form.html"的模板, 這個模板作為一個公共模板提供給其它模板使用
<pre>
{% macro input(name, value=‘‘, type=‘text‘) -%}
<input type="{{ type }}" value="{{ value|e }}" name="{{ name }}">
{%- endmacro %}

{%- macro textarea(name, value=‘‘, rows=10, cols=40) -%}
<textarea name="{{ name }}" rows="{{ rows }}" cols="{{ cols
}}">{{ value|e }}</textarea>
{%- endmacro %}
</pre>
最簡單和靈活的方式是把form.html整個導入到一個模板中
<pre>
{% import ‘forms.html‘ as forms %}
<dl>
<dt>Username</dt>
<dd>{{ forms.input(‘username‘) }}</dd>
<dt>Password</dt>
<dd>{{ forms.input(‘password‘, type=‘password‘) }}</dd>
</dl>
<p>{{ forms.textarea(‘comment‘) }}</p>
</pre>
或者導入指定的內容(宏或者變量)到當前模板中
<pre>
{% from ‘forms.html‘ import input as input_field, textarea %}
<dl>
<dt>Username</dt>
<dd>{{ input_field(‘username‘) }}</dd>
<dt>Password</dt>
<dd>{{ input_field(‘password‘, type=‘password‘) }}</dd>
</dl>
<p>{{ textarea(‘comment‘) }}</p>
</pre>
表達式

Jinja的表達式在模板中到處都是,它的語法很類似python,而且它很簡單,即使不會python也可以很容易學會它。

字面值

字面值是最簡單的表達式,它其實就是一個python的對象,在Jinja中有下面幾種字面值:
字符串,數字,序列,元組,字典,bool類型。

它們的用法很python的很接近,如下面的例子:
<pre>
<ul>
{% for href, caption in [(‘index.html‘, ‘Index‘), (‘about.html‘, ‘About‘),
(‘downloads.html‘, ‘Downloads‘)] %}
<li><a href="{{ href }}">{{ caption }}</a></li>
{% endfor %}
</ul>
</pre>
數字計算

Jinja支持一下幾種操作符:
+,-,/,//(整除),%求余,*乘,**次方

邏輯操作
Jinja支持一下幾種邏輯操作符,它們可以放在if塊中使用:
and, or, not, ()

其它操作符
‘‘‘in ‘‘‘
判斷一個對象是否存在於另一個序列或者元組中
<pre>
{{ 1 in [1, 2, 3] }}
</pre>
‘‘‘is‘‘‘
執行一個檢查器
‘‘‘|‘‘‘
執行一個過濾器
‘‘‘~‘‘‘
連接字符串 ‘{{ "Hello " ~ name ~ "!" }}‘,如果name的值是‘world, 顯示的內容將是 "Hello world"
‘‘‘( )‘‘‘ 調用函數
‘‘‘. / []‘‘‘ 訪問一個對象的屬性

if表達式
Jinja支持內聯表達式,在某些情況下非常有用,例如:
<pre>
{% extends layout_template if layout_template is defined else ‘master.html‘ %}
</pre>
這個例子的意思是:如果變量layout_template已定義則導入,否則導入master.html
通用的語法規則是‘‘‘<do something> if <something is true> else <do something else>‘‘‘


內建過濾器

*‘‘‘abs(number)‘‘‘ 返回數字的絕對值

*‘‘‘batch(value, linecount, fill_with=None)‘‘‘
:將一個序列以給定值分成若幹片,如果給定了fill_with,則會將fill_with補充到未分配的部分。比如一個序列 [‘a‘,‘b‘,‘c‘,‘d‘,‘e‘], 用數值3分片將會得到[[‘a‘,‘b‘,‘c‘], [‘d‘,‘e‘]], 如果分片時指定fill_with=‘&nbsp;‘,結果將會是[[‘a‘,‘b‘,‘c‘], [‘d‘,‘e‘,‘&nbsp;‘]]
:這個過濾器的用處在於,如果你要在表格中顯示一個很長的序列,每行顯示5個,則可以用下面的方式打印:
<pre>
{% for row in seq|batch(3, ‘&nbsp;‘) %}
{% for item in row %}
</pre>
*‘‘‘capitalize(s)‘‘‘
首字符大寫
*‘‘‘center(value, width=80)‘‘‘
生成一個長度為width的空字符串,將value放在中間
*‘‘‘default(value, default_value=u”, boolean=False)‘‘‘
如果value未定義,則顯示default_value,如果value是一個bool型,需要將boolean置為true,這樣當value為 false是將會打印缺省值
這個過濾器的別名是d
*‘‘‘dictsort(value, case_sensitive=False, by=‘key‘)‘‘‘
字典排序,case_sensitive決定是否大小寫敏感,by決定是按照key排序還是按value排序
*‘‘‘escape(s)‘‘‘
html字符轉義,別名是e
*‘‘‘filesizeformat(value)‘‘‘
將一個大數字轉換成KMG形式,如:1.3k,34g,25.3m等等

*‘‘‘first(seq)‘‘‘
返回序列的第一個值
*‘‘‘float(value, default=0.0)‘‘‘
將一個值轉換成浮點數,如果轉換失敗則返回default
*‘‘‘forceescape(value)‘‘‘
不管value是否被轉義過,一律進行html轉義。比如value="<", 如果用“value|e|e”則會得到“&lt;",而不是"&amp;lt;",如果用forceescape則會得 到"&amp;lt;"

*‘‘‘format(value, *args, **kwargs)‘‘‘
等同於python的"%s,%s" % (str1, str2)
*‘‘‘groupby(value, attribute)‘‘‘
類似SQL的group by,可以將一個序列裏的對象/字典,按照attribute分組。如下例:
<pre>
<ul>
{% for group in persons|groupby(‘gender‘) %}
<li>{{ group.grouper }}<ul>
{% for person in group.list %}
<li>{{ person.first_name }} {{ person.last_name }}</li>
{% endfor %}</ul></li>
{% endfor %}
</ul>
</pre>
也可以用下面的方式使用:
<pre>
<ul>
{% for grouper, list in persons|groupby(‘gender‘) %}
...
{% endfor %}
</ul>
</pre>
"grouper"是分組的值,在上面的例子中分別是“male”和“female”
*‘‘‘indent(s, width=4, indentfirst=False)‘‘‘
將文本s中每行的首字符縮進width個字符。indentfirst表示是否縮進第一行。
*‘‘‘int(value, default=0)‘‘‘
將value轉換成整數,如果轉換失敗則返回default
*‘‘‘join(seq, d=u”)‘‘‘
將序列seq中的各個值用d字符連接起來形成一個字符串。
*‘‘‘last(seq)‘‘‘
序列的最後一個值。
*‘‘‘length(object)‘‘‘
序列或者字典的長度
別名:count
*‘‘‘list(value)‘‘‘
將value轉換為序列,如果value是字符串,則將字符串轉換為字符數組。
*‘‘‘lower(s)‘‘‘
將字符串轉換為小寫
*‘‘‘pprint(value, verbose=False)‘‘‘
debug時使用,可以打印變量的詳細信息。
*‘‘‘random(seq)‘‘‘
隨機從序列中取得一個值。

*‘‘‘replace(s, old, new, count=None)‘‘‘
將字符s中的old字符串替換為new字符串,如果給定了count,則最多替換count次。
*‘‘‘reverse(value)‘‘‘
將一個序列反轉。
*‘‘‘round(value, precision=0, method=‘common‘)‘‘‘
浮點數求精。precision是小數點位數,method有common,ceil,floor三種。common是四舍五入,ceil和floor與 python的同名函數功能相同。
*‘‘‘safe(value)‘‘‘
如果當前模板設置了html自動轉義,用此過濾器可以使value不轉義
*‘‘‘slice(value, slices, fill_with=None)‘‘‘
將序列分片,用fill_with字符填充最後一組子序列長度不足的部分。
*‘‘‘sort(value, reverse=False)‘‘‘
將序列按從小到大排序,reverse為true則按從大到小排序
*‘‘‘string(object)‘‘‘
將一個對象轉換為unicode字符串
*‘‘‘striptags(value)‘‘‘
去掉字符串value中的html,xml標簽
*‘‘‘sum(sequence, start=0)‘‘‘
統計數值序列的和。start表示從第幾項開始計算
*‘‘‘title(s)‘‘‘
將字符串s中每個單詞首字符大寫

*‘‘‘trim(value)‘‘‘
去掉字符串value中首尾的空格

*‘‘‘truncate(s, length=255, killwords=False, end=‘...‘)‘‘‘
截斷一個字符串為length長度,末尾補end字符。killword為false則將最後一個單詞完整保留,為True則將嚴格按照給定的長度截斷。
*‘‘‘upper(s)‘‘‘
將字符串轉換為大寫
*‘‘‘urlize(value, trim_url_limit=None, nofollow=False)‘‘‘

*‘‘‘wordcount(s)‘‘‘
統計字符串中單詞的個數
*‘‘‘wordwrap(s, pos=79, hard=False)‘‘‘
將字符串s按照pos長度換行。如果hard為True,則強制截斷單詞。
*‘‘‘xmlattr(d, autospace=True)‘‘‘
創建一個sgml/xml的屬性字符串,例如:
<pre>
<ul{{ {‘class‘: ‘my_list‘, ‘missing‘: none, ‘id‘: ‘list-%d‘|format(variable)}|xmlattr }}>
...
</ul>
</pre>
結果會是這個樣子:
<pre>
<ul class="my_list" id="list-42">
...
</ul>
</pre>
值會自動進行html轉義,如果為未定義或者None則忽略。
*‘‘‘autospace‘‘‘: 自動在首部添加空格.

內建檢查器
*‘‘‘callable(object)‘‘‘
對象是否可調用
*‘‘‘defined(value)‘‘‘
對象是否已定義
*‘‘‘divisibleby(value, num)‘‘‘
value是否可以被num整除
*‘‘‘escaped(value)‘‘‘
是否已轉義
*‘‘‘even(value)‘‘‘
是否為奇數
*‘‘‘iterable(value)‘‘‘
是否可以循環
*‘‘‘lower(value)‘‘‘
是否為小寫
*‘‘‘none(value)‘‘‘
是否為None
*‘‘‘number(value)‘‘‘
是否為數字
*‘‘‘odd(value)‘‘‘
是否為偶數
*‘‘‘sameas(value, other)‘‘‘
value是否與other為同一個對象實例
*‘‘‘sequence(value)‘‘‘
是否為序列
*‘‘‘string(value)‘‘‘
是否是字符串
*‘‘‘undefined(value)‘‘‘
是否未定義
*‘‘‘upper(value)‘‘‘
是否為大寫


本文出自 “11876896” 博客,請務必保留此出處http://11886896.blog.51cto.com/11876896/1954444

Jinja2 簡明使用手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