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計網 | 網絡體系結構的思考

計網 | 網絡體系結構的思考

包頭 需求 屬於 ftp 鏈路 主機 進行 影子 結點

自美國國防部1969年創建ARPANET以來,網絡的科學與技術不斷發展,網絡的體系結構也經歷了ISO的OSI標準和TCP/IP標準。有趣的是,國際標準化組織確定的標準卻並未成為事實上的標準,在這一“事實標準”的背後,市場的影子若隱若現。然而在學習中,一般將TCP/IP的網絡接口層拆分為數據鏈路層和物理層,因此學習中以五層網絡結構為研究對象。(原因不詳,期待討論)

五層網絡結構自上而下分別為:應用層、運輸層、網絡層、數據鏈路層和物理層。

應用層(application layer)

應用層的任務就是需求-協議-實現。
將需求以協議的形式確立,例如郵件使用SMTP、POP3協議,文件傳輸使用FTP協議,遠程登錄使用TELNET協議,超文本數據傳輸使用HTTP協議。(以上常用的應用所使用的運輸層協議都是TCP協議,是可靠的、面向連接的)
進程必須按照相應的協議實現相應的功能。

運輸層(transport layer)

運輸層傳輸報文段(TCP)或用戶數據報(UDP)。運輸層的任務是為應用進程提供端到端的邏輯通信(而網絡層是主機到主機的邏輯通信),具有復用、分用技術(使用同一傳輸層協議而不出現混亂),進行流量控制(發送快慢)和擁塞控制(時延帶寬積限制了單條信道的數據容量、網絡利用率過高會使時延急劇增大),對報文的首部和數據進行差錯檢測(而網絡層只對首部進行差錯檢測)。
運輸層的兩大協議:TCP(傳輸控制協議,連接、可靠)和UDP(用戶數據報協議,不連接、不可靠、盡力)。

網絡層(network layer)

網絡層傳輸IP數據報。網絡層的主要協議是IP協議,因此網絡層也被稱為網際層、IP層。網絡層選擇合適的路由實現主機到主機的邏輯通信,將運輸層下發的數據(報文段、用戶數據報)分組,產生IP數據報。

數據鏈路層(data link layer)

數據鏈路層傳輸幀。數據鏈路層按照協議將網絡層下發的分組(IP數據報)組裝成幀【包括IP數據報的內容及相關控制信息(地址信息、同步信息、差錯控制信息等)】,在相鄰的結點之間傳送。接受數據後能夠判斷出幀的首尾,並提取出數據部分上傳網絡層。

物理層(physical layer)

物理層傳輸比特位。物理層協議規定了傳輸媒體接口的相關特性,如機械特性(接線口的形狀、尺寸,線的股數、排列等),電氣特性(電壓範圍),功能特性(電壓的意義),過程特性(不同功能的事件出現順序)。
具體使用何種介質並不屬於物理層的內容。(俗稱第0層)

其他

TCP、IP是因特網中最重要的兩個協議,然而TCP/IP並非特指兩個協議,而是指因特網所使用的整個TCP/IP協議族。

PDU指協議數據單元,來源於OSI/RM,但被其他非OSI標準接受並使用。SDU服務數據單元,SAP服務訪問點。


計網第一章考試重點:

  1. 因特網的組成:核心和邊緣,所使用的技術及比較。
  2. 報文、首部、分組、包、包頭。
  3. 各種性能的含義。發送速率和傳播速率的區別。時延帶寬積含義及計算。信道、網絡利用率的高低與時延的關系D=Do/(1-U)。
  4. 協議的概念。
  5. 網絡體系結構(一個網絡系統的各層及其協議的集合)。
  6. abbr: ISP, AN,WAN, MAN, LAN,PAN, C/S, P2P,OSI/RM,PDU,SDU,SAP。

計網 | 網絡體系結構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