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開發中HTML5能否替代本地程序
HTML5的發展前景我無疑是非常看好的,各大公司也不遺余力的推動,目前主流的三大智能機操作系統iOS、Android和WIndows Phone都已經支持大部分的HTML5特性。而移動設備硬件軍備競賽也為HTML5掃清硬件障礙。按照現在的發展速度,我判斷是在三年以內甚至更快,移動設備運行HTML5將會完全沒有壓力,無論是標準還是硬件。現在主流的智能機已經配置雙核處理器(之前筆誤為瀏覽器)和1G及以上的內存,今年再出智能機沒這個配置你都不好意思發布了。
談談HTML5
1.HTML5可以讓你擺脫對平臺的依賴,用戶打開瀏覽器,直接就可以訪問你的應用,而不需要經過各種Store的審核。
2.實時更新,通常平臺的審核都需要七個工作日左右的時間,如果你發布之後發現問題怎麽辦?Web方式就不存在這種問題。
3.Write once, run anywhere?
這是多少程序員的夢想,也曾經是Java讓人心動的地方,但真正做過跨平臺解決方案的人都知道,這只是一句口號而已,跨平臺沒那麽容易玩轉的。沒錯,HTML5可以實現Write once, run anywhere,但我們總不能寫一個Hello World來run anywhere吧。不同平臺有自己的特性,不同平臺用戶也有自己的操作習慣,如果你想討好所有人,也就意味著你無法討好任何人。
4.減少開發工作量或者讓開發變得更簡單?
對老板來說,這是一個非常誘人話題,因為工作量的減少就意味著節省更多的錢,沒有老板不喜歡用更少的錢辦更多的事。而且目前一個非常大的問題是,移動設備開發人員特別是iOS開發人員非常不好找,因為技術好的都自己做應用了,人家自己也能賺個月薪上萬甚至更多,為什麽要進你的公司?怎麽說也是自己的事業,擁有無限可能,還可以充分享受自由。但如果可以充分利用HTML5,那麽我們就可以招聘Web前端的開發人員來構建移動應用,這樣就不愁招人的有問題。因為在許多人的眼裏,HTML5/CSS/Javascript都是沒多大技術含量的東西,實在找不到人,找些實習生學學也就會了。
但問題是,工作量真的會減少嗎?技術門檻真的那麽低麽?答案是NO!
我曾經花了半年的時間去開發一個基於HTML5的移動框架,用來模擬Native應用,讓HTML5應用看起來盡可能看起來像本地應用,註意:是像。這有點像jTouch,但不一樣的是,它能和Native程序很好地交互,並且能調用本地資源等等特性。但最後結果確不是那麽令人滿意,比如HTML5在動畫切換的時候,有時候候會有一些莫名其妙的問題,當然你可以告訴我把動畫效果關了,但這看起來很死板,最後我不得不關閉某些動畫。而用Objective-c編寫程序就沒這麽多事了,幾句簡單的代碼可以實現很酷的動畫,用HTML5需要更多的代碼,甚至根本無法實現。
而且移動設備上的HTML5開發對開發人員的技術有非常高的要求,不是一般的Web前端人員能解決的,通常擁有這樣技術的人才,工資水平也不會比Native開發人員低多少。如果你僅僅是要開發一個移動設備上的網站,這會簡單很多,但如果你希望模擬Native應用,並且擁有較高的效率和優雅的用戶體驗,這就很有技術含量了。不要小看Javascript這類Web開發語言,通常我的看法是越簡單的語言越會體現出技術人員的水平,特別是規劃設計能力。
5.其它問題,資源調用的限制,比如說在iOS中有Javascript運行不能超過15秒的限制,不能調用本地硬件設備(如相機等),無法使用推送服務等。
如何選擇?
是否這樣,我們就不要選擇HTML5了呢?我在前面說過:“要根據企業自身的情況、團隊的構成、公司的戰略以及產品的特點來綜合選擇”,我最近在關於HTML5討論的微博上也有談到:“HTML5是戰略性方向,Facebook和Google已經布局,Google Mobile在iPhone上的體驗可以媲美Native。基本上Native+Web App可以秒殺多數應用,如果不願意受制於各種Store,單獨的Web App也是一個不錯的方向。對於遊戲類和對硬件環境依賴嚴重的應用,只能是是Native”。僅管有這樣那樣的問題,但HTML5是一種趨勢,在未來三至五年,HTML5將會取代很多本地應用,但就像多年前我們一直在談B/S架構取代C/S架構一樣,這需要一個過程。
通常在HTML與Native之間,我們有三種選擇——HTML5、Native App以及HTML5+Native,HTML5就是指純Web的移動應用,用戶需要打開瀏覽器,然後輸入應用的網址訪問。Native指的是基於特定平臺開發的應用。Native+HTML5實際上是一種加殼的方式,將HTML5用和瀏覽器封裝起來,但這對用戶是不可見的,用戶沒有任何異物感,和Store上下載的App沒有什麽兩樣。
就我個人而言,我是比較推崇HTML5+Native的,這種加殼的方式,可以讓你享受Native與HTML5的雙重好處,但缺點是對技術含量要求較高。當然我這裏指的不是簡單地把HTML5封裝到一個瀏覽器裏面,Native與HTML5會有許多的交互,實際上這有點像混合硬盤,我們即便享受SSD的快速,但我們又想獲得機械硬盤的高性價比。我認為在5-10年內,這都會是一種不錯的解決方案,當HTML5和硬件發展到一定水平之後,我們再完全轉向HTML5成本也會非常低的。
如何做?
假定現有一個對本地環境依賴不那麽嚴重的項目,如微博客戶端,各種社交美食甚至LBS應用,我們都可以采用HTML5+Native。如圖所示,我們可以將核心的代碼Core層用封裝起來,這個代碼和平臺無關,主要是業務邏輯以及和Shell的交互,代碼用Web語言編寫。在Core層上我們再根據不同的移動平臺制作不同的UI。最後我們將上述兩層放到各平臺的Shell中,這個Shell主要是由瀏覽器來完成工作,當然還包括一些硬件操作和讀取本地資源,如GPS、重力感應、相機調用、地圖、推送通知或者IAP等。
我們可以把Web的升級部分部署到服務器上,用戶運行App後,App會向服務器講求獲取最新的Web程序並下載運行,這樣可以達到跳過各種Store的更新審核,達到快速更新的目的。而且假如用戶無法訪問互聯網,我們可以讓用戶使用上一個版本的程序,不會像純Web App那樣要求用戶一定要聯網
好處
1.用戶可以離線使用
2.更新下載量及少,可以全部更新,也可以選擇替換部分文件
3.代碼很安全安全,眾所周知Web應用有一個很大的問題就是代碼安全的問題,但現在我們可以將Web代碼全部加密,本地應用解密後再運行,大大的提供了代碼的安全性。
4.可以通過瀏覽器作為中介充分利用Native的好處,比如說可以使用GPS、照相機、本地相冊、讀取本地聯系人,也可以使用推送功能等,最重要的是,某些Web無法實現的功能,我們可以利用Native來實現。
5.跨平臺,多數核心代碼不用重寫,Javascript的代碼用得好的話,在許多地方都可以用到,包括移動應用、移動網站、PC網站、各種瀏覽器插件,甚至可以用WebKit封裝作為跨平臺的應用程序。誠然,這種方式並非完全跨平臺,但這樣也足以減少很多工作量了,特別是後期的維護。而且完全的跨平臺是沒有意義的,不同平臺有自己的風格,為了更好的用戶體驗,界面層還是需要針對性開發的。
壞處
我覺得最大的壞處是技術難度高,如果僅僅是簡單的瀏覽器封裝幾個HTML文件,那沒什麽技術難度,但如果要打造一個系統級的東西,這就很有技術難度了。這要求有人要了解三個主流平臺的瀏覽器特性,通曉Native程序的開發,要精通HTML5/CSS3/Javascript,最重要的是,要有較強的架構設計能力。
如果要再找一個壞處的話,就是它不能滿足所有的需要,它並不能代替Native,但我認為他可以替代大部的Native。
本文轉自:h5牛牛源碼請添加鏈接描述www.yasewl.com
適合我們嗎?
首先從產品的角度考慮,你的產品是否嚴重依賴於本地環境,比如說圖像處理和華麗的遊戲之類的。第二要考慮的是你的技術團隊的構成,如果你們的團隊有一個能解決這些問題的牛人,並且有一些清通Web前端的人,那我覺得你可以考慮用這種方式。技術選型非常重要,稍有不慎,後患無窮。第三個要考慮你們公司的戰略,對HTML5未來發展的看法,願意在移動互聯網上付出多少代價,是否願意做前瞻性的事,是否願意在前期投入較多的資源,是否允許試錯等等。
移動開發中HTML5能否替代本地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