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十幾個人 七八條槍 《智鬥》中的安全渠道

十幾個人 七八條槍 《智鬥》中的安全渠道

安全 渠道商

約茶聊天,好友就職於本土安全企業。公司年業務收入約3億元上下。此次約茶,即圍繞分銷等核心話題展開。公司迫不及待要發展下遊渠道,並計劃區隔出幾款獨立型號產品,單獨支撐與分銷商的合作。

與渠道商的《智鬥》?

聞聽此言,不由想起《沙家浜·智鬥》中,胡傳魁的一段經典唱詞:“想當初,老子的隊伍才開張,攏共才有十幾個人,七八條槍。”沒有任何貶義,只是覺得引用此句很貼切。

技術分享圖片

通常而言,本土安全企業銷售額過億元,會思考發展渠道銷售,銷售額超過3億元,便會有實際行動,恰巧朋友公司正處於此門檻上。就具體方式而言,區隔獨立渠道型號產品是最常見“穩妥”的手法。為何?既不會觸動直銷體系的蛋糕,維持了公司的“團結”,又開拓了空白市場。正如阿慶嫂所說:“壘起七星竈,銅壺煮三江。擺開八仙桌,招待十六方。來的都是客,全憑嘴一張。相逢開口笑,過後不思量。”

此方式看似平衡而完美,但實際卻寸步難行。十幾個人,七八條槍確實很難做渠道。直銷發展至一定階段,邊際效益必然下降,即使持續招聘銷售經理,也無法保證公司業績線性增長,此即為建立渠道銷售體系的本質原因。

但另一誤區必須說明,渠道商是收麥子的“短工”,不是種地的“長工”。產品供應商以高額毛利為保障,支撐著產品研發、制造、市場、銷售、服務的全流程,而渠道商不可能拿著一份工錢,打三份工。渠道商就是企業銷售職能的延伸,也有可能是服務體系的延伸,但不可能同時成為市場營銷體系的延伸,至少在現有利益分配原則中,很難支撐上述理想模型。

由此,分配給渠道商一片荒地(商業市場或中小企業),希望其開拓市場並不可行,除非你每年從直銷利益中“甩單”200萬~500萬元給渠道商,幫助其度過最艱苦的起步階段。

“四大”安全渠道商

當然,上述話題以屬老生常談,甚至有些過時。實事求是地說,與“兄弟”產品門類相比,十數年來,安全渠道商確實發展較慢。外企渠道受市場環境影響,沒有太大空間,本土公司渠道受上遊企業直銷基因影響,也沒能充分施展拳腳。

不過變化還是有些。首先,咨詢公司正在成為安全營銷中的一環。多數企業用戶並不能真正理解安全體系的價值,或稱其並不能合理設計企業的安全架構。用戶不相信安全企業的“忽悠”,但還是相信普華永道(PwC)、德勤(DTT)、畢馬威(KPMG)、安永(EY)等四大咨詢公司的公信力。

技術分享圖片

當然,成熟的安全企業也有獨立的咨詢服務部門,但其多已淪為企業的售前部門。他們熟悉理解企業“自產自銷”的安全產品,但很難融會貫通友商、生態圈中的各類安全產品,形成完整安全體系,即使有此能力,用戶也很難相信“乙方”沒有忽悠成分。因此,“四大”咨詢公司正在成為安全企業渠道體系的一部分,也正在成為安全營銷的第一環。

渠道職能定位越為細分

同時,就傳統安全渠道而言,其渠道職能定位越來越細分。以出身論,安全渠道可分為“軟”、“硬”兩大門派。賽門鐵克、趨勢科技(亞信安全)、卡巴斯基等軟件類安全企業,其渠道體系,並不能稱為純粹的安全渠道,多同時代理微軟、Oracle、SAP等產品,為用戶提供完整軟件集成解決方案,安全只是整體解決方案中的一部分。

技術分享圖片

就發展而言,軟件類安全渠道已經出現如下不同定位:其一,技術服務型渠道。其正在成為企業售前、售後服務體系的延伸。其二,開發增值渠道。以DLP(防數據泄露)產品為例,此類產品很難直接應用於大型企業,需要與企業ERP、CRM系統進行對接,開發增值渠道通過開放的API接口,進行二次軟件開發,在滿足用戶定制需求中謀得發展空間。其三,雲平臺渠道。基於雲計算平臺,安全渠道可以有多重發展契機。例如轉型成為雲應用遷移服務商,再例如基於SaaS模式,建立安全公有雲,為用戶提供服務。

相比而言,硬件類渠道的發展空間更為局限,或更集中。其傾向於與運營商、公有雲服務商進行戰略合作。表現為如下方式:其一,安全外包。成為運營商(公有雲服務商)的“安全事業部”,運營商將安全體系外包,由渠道商設計雲平臺的安全體系,並為用戶提供服務。其二,安全分銷。安全渠道將“代理”的安全品牌,與公有雲平臺對接,例如將A安全品牌與阿裏雲、華為雲進行對接,其同時也將成為A品牌在阿裏雲、華為雲上的安全總分銷商。

大生態中的小生態

可見,就渠道商的發展方向而論,其也已不再單純期待通過產品銷售謀利。安全是ICT生態體系中的一環,而基於應用“大生態”,安全也在形成包括諸多品類產品的“小生態”。

由此,“安全分銷”已經不復存在,一兩款產品,不可能解決用戶的整體安全問題。期待依靠十幾個人,七八條槍,確實很難建立渠道體系。

十幾個人 七八條槍 《智鬥》中的安全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