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子龍:不同行業應用區塊鏈到底能夠鏈上啥?
生活中,你去超市買盒煙,你擔心收銀員給你的是假貨,收銀員也擔心你給它的是假錢。
你相親,女方擔心你是假海龜,你也擔心妹子的胸和下巴是不是都整過。
就連開公司,你擔心員工的簡歷是假的,員工也擔心你承諾的期權是空的!
過去,做為一個發展中國家,在發展的過程中自然會有很大的犧牲和取舍,正是那段野蠻發展期讓我們快速得到今天的成就,但也不乏有大量“投機主義者”,魚龍混珠的在野蠻發展期入局,包裝概念坑蒙拐騙,掠奪社會資源,讓我們成為了那個,什麽都要去懷疑和質疑的社會失信期。
我眼中的祖國,已經不在是一個發展中國家,而是從發展中國家邁向發達國家的時機,中國正處於一個極其緊張的“信任缺失期”,我們也正在經歷這場社會秩序的建設!
所以單憑這點,我確實認可今天的中國,需要區塊鏈技術來參與建設!
區塊鏈要解決的本質,是信任的問題!
可能會有人在這裏就開始懵逼了,“你不是很反對區塊鏈嗎,怎麽這一會兒又大轉折了?”,我想表述的是,技術本身是沒有對錯的,有問題的是人和社會,基於區塊鏈的ICO確實十個九騙,但是我們不能因此去“連坐”區塊鏈技術。
技術是沒有錯的,既然它被創造出來,必然有它存在的價值,算是黑格爾的半個追隨者,讀過它的《精神現象學》、《邏輯學》也認可他的唯心主義理論,存在即合理!(感興趣的真可以去拜讀一下,看看我們從19世紀跨到了21世紀,到底質變在哪裏)
區塊鏈這門技術即是這樣,它今天能爆發除了外部比特幣光環、過度ICO的原因,也自然有社會時代需求的因果。
我們為什麽需要區塊鏈技術?
如果了解歐美的朋友會知道,在歐美這種發達國家裏,失信就等於破產!其實單憑這個場景,就已經代表著區塊鏈存在的價值,讀過我上一篇《區塊鏈去中心化到底去了什麽?》中關於區塊鏈核心技術解釋,有一段“你是我腦殘粉”的比喻,其實就是一個典型的失信就等於破產的註解!
區塊鏈應用的本質,是讓失信的人從信任體系成為“黑戶”,讓有信用的人,獲得應得的“激勵”!
想要區塊鏈化的應用場景,一定要優先來滿足這個前提!
舉幾個有價值的應用場景
首先我要再次強化我的觀點,區塊鏈的技術應用不是泛行業的,不是所有行業都可以區塊鏈化,它不是完美無瑕有很多缺失,所以它的應用一定是基於它的屬性,涉及技術重點的內容我都喜歡提及“本質”這個詞,想深入了解的可以以我之前幾篇文章提及本質的地方,做深入思考。
以下內容有部分參考過知乎及社交媒體上之前讀過的一些零散碎片信息。
銀行及保險行業
既然說到了區塊鏈的“信用”屬性,銀行和保險行業交易、貸款,涉及到征信的定然和區塊鏈有關。
根據一些公開資料顯示,瑞士聯合銀行(UBS)和英國巴克萊銀行(Baeclays)都在嘗試通過區塊鏈共享“價值數據”,來完善業務,實現我口中“去成本”的去掉像審計公司這種“中間費”的事情。
在銀行的清算、結算也一樣可以找到好的應用場景。
支付行業
說完銀行肯定要說跟銀行關聯的支付行業,區塊鏈確實可以應用在支付流程中,改變轉賬、結算的支付方式,去掉很多“中間人”,而且不止局限於人民幣、美元這種“貨幣”,甚至對於“虛擬貨幣”也一樣適用,比如騰訊TrustSQL在官網中舉例的“數字貨幣”應用場景
這裏的共識,不是人人參與的共識,是“可信共識”。(讀不懂多讀幾遍)
目前這樣還是有一些瓶頸,我會在下面“區塊鏈應用所面臨的挑戰”裏統一說明。
租賃及銷售行業
無論是租房、租車、租辦公室,不管你“租”什麽,或者存在需要擔保的“買賣”關系都一樣,區塊鏈來解決的就是去掉“擔保中心”,這是一種很典型的“信用體系”建設的應用場景。
原有的“買賣房”過程中先去銀行開戶辦資金托管、再辦貸款、再到房管局更名,如果這個環節都在一個“信任鏈”上實時更新,效率不知道會多多少倍!
買賣房場景的參與角色,不止於銀行、政府、買賣方個人,所以一定是政府行為的改革,也滿足今天為什麽政府大力倡導加快“區塊鏈”技術應用與落地的一致性。
存證公證行業
不管是知識產權、著作權、學術論文、合同、成績單、證書、數字音樂,只要一切需要“存證”來認定真實性及宿主是誰的場景,都需要區塊鏈技術應用,但是這個系統設計一定是要“內容上鏈”而不只是“hash上鏈”,不然一定會遇到我上一篇文章中所述的“篡改原始資料”的那個論證問題。
這塊業務其實是在國內就已經很規模化應用了,我們人工智能實驗室對輿情證據的電子取證、以及我之前提及的做電子簽約的“上上簽”、還有“法大大”,都已經找到並應用且論證了有價值的使用場景。
當然,它只是電子數據保全其中的一個環節。
安全行業
說實話,雖然是自己的老本行,但是這裏有些東西其實是不想提的,倒不是說了自己的本行怕沒飯吃,自己沒有分享精神,我們這個圈有點太娛樂,我怕這篇文章更完後的幾個月,又一堆公司“區塊鏈”化了,所以我把這個場景放到了最後。
安全行業對區塊鏈的訴求,除了上面我說的是“電子數據保全”、“取證”這些場景外,其實仍然是在區塊鏈去“中間人”的這個場景裏。
安全領域有一個屬於叫“中間人攻擊”,簡單點說就是通過“黑掉”和你產生鏈接的媒介,再通過媒介黑掉你的方式,而區塊鏈的“去中心化”屬性也正好應景。
不要因為區塊鏈技術而區塊鏈!
如果今天讓我再遇到一個過於強調是否是“區塊鏈技術”的人,我想這個人一定是掉入了區塊鏈技術的坑,一切技術的應用都是服務於用戶的,而不是糾結於技術本身應有的形態。
既然是做2B業務的,那我就細化的舉例一個B2B行業應用場景。
在B2B行業的大宗交易裏,想要建立買賣關系,買家就需要賣家證明它確實有這些貨。
那原有的場景需要誰來證明?拉著一卡車貨去交易所?還是平臺作為擔保方人工去鑒定真偽?這是個一直真實存在的問題。
那假設如果某一批貨品,從原產地、到物流、到倉儲整個環節都參與到了“鏈條”裏,將這個流程“區塊鏈”化,自然通過線上自我證明的方式取代無論是交易所還是平臺方這種“中心化中介”的證明,這一定是一個既省錢、又省時、省事兒的好事情,因為這些原本需要人工確認的事,現在都是可以自動化完成的!
為什麽我標題會說不要飲用區塊鏈技術而區塊鏈呢?因為這個過程,不算是嚴格意義的區塊鏈技術,但如果把原產地發貨貨主方、到負責運輸的卡車司機、到驗收入庫的倉庫管理員……當做節點來看,貨品內容真實性則是他們需要共識的信息。
這樣來看,是否也一樣滿足“區塊鏈”去中心化的共識原理呢?
如果單獨來看“區塊鏈技術”賦能到非數字化實物是無法賦能的,因為區塊鏈技術無法證明一塊煤、一桶油產自哪裏,是否被“篡改過”,但是我們可以將參與角色成為“節點”,論證的結果當做“共識信息”上鏈,其特性的邏輯仍然是可用的!
當然,這套業務需要一整套溯源體系來配合,這是一整套標準化、信息化的體系建設。
商業本質回歸商業,新技術的出現沒有必要去死扣這個技術完整應用,結合自己實際的業務狀況,把技術的優勢發揮出來,無須在意它的形態到底是什麽!
區塊鏈應用所面臨的挑戰
區塊鏈的弊端很多,比如他的成本很高,我之前寫過,在《相比出來談區塊鏈,我更想去你大爺》裏也帶了一嘴。
比如總節點規模大小問題、數據同步周期效率問題、投入產出成本問題(區塊鏈創業更適用於解決高價值的大宗交易,當然不包括民生項目的政府投入)這些都是問題,也真是存在,並且短時間只能說優化這些瓶頸,提高效率但很難出現顛覆性的解決方案!
寫在最後
區塊鏈一定是個長期投入的事情,想要通過區塊鏈技術實現短期獲利,除了數字貨幣以外少之又少,並且區塊鏈應用的場景,一定不是泛行業的,每個領域根據自己的情況,自己考慮賦能到哪個環節。
想不到環節的,硬要塞,那是強行給自己產品加戲,幹的是TO G 、TO VC的事兒,我覺得不在思考範圍裏。
一項愛講段子的我,最後還是給大家在區塊鏈場景思考方面指條明路:
在沒有信任的地方去思考區塊鏈的應用,一定是最佳途徑!
曲子龍:不同行業應用區塊鏈到底能夠鏈上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