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盤格式化、磁盤掛載以及手動增加swap空間
cat /etc/filesystems:查看centos7操作系統所支持的文件系統類型。
centos7默認的文件系統類型為xfs。早期版本使用的是ext文件系統,6使用的是ext4,5使用的是ext3,依此類推。可以使用mount命令來查看分區的掛載情況以及文件系統類型(只能查看到已經掛載的分區,沒有掛載的分區可以使用blkid命令查看文件系統類型)。
mke2fs命令:格式化分區。
用法:mke2fs -t 文件系統 分區。
這個命令不能格式化為xfs文件系統,不支持,需要使用下面的另一個命令。
mke2fs -t 文件系統 -b block大小 分區:格式化的同時指定塊大小。(默認為4K(4096B))
mke2fs -t 文件系統 -m 百分比數字 分區:格式化的同時指定預留空間大小。(默認為5%)
mke2fs -t 文件系統 -i 字節數 分區:指定多少個字節數對應一個inode。(默認是4個塊大小對應一個inode,也就是16K)
正常情況下,4個block對應1個inode,一個block默認是4K,所以16K對應一個inode。若想增加inode數量,可以設定為2個block對應1個inode,也就是8K(8192B)對應一個inode。方式如下:
mkfs命令:格式化分區。(其實跟mke2fs命令的效果一樣,二者能使用的選項也一樣,比如說mkfs.ext4 = mke2fs -t ext4,最大的區別是mkfs命令支持xfs文件系統)
用法:mkfs.文件系統 分區。
註意:對於一個已經有文件系統的分區,想要重新格式化,使用mke2fs命令可以直接格式化為其他文件系統,但是使用mkfs命令需要加上-f選項。
blkid命令:查看分區的文件系統類型以及UUID。
只要是格式化了的分區都可以看到,不管是否掛載。(mount只能看到掛載了的分區)
一塊硬盤可以不分區直接格式化。
磁盤掛載
mount 分區(或磁盤) 掛載點:把某個分區(或磁盤)掛載在某個目錄下。
只有掛載之後才可以正常訪問和使用。
umount:取消掛載。前提是必須退出掛載點目錄,否則會提示“目標忙”。
umount後面既可以接分區(或磁盤),也可以接掛載點。
若不想退出掛載點目錄就直接取消掛載,則需要加上-l選項。
若把一個分區掛載到一個掛載點下,往掛載點目錄裏面寫東西其實是寫到了分區裏,如果取消掛載,換一個掛載點,那麽這些東西會出現在新掛載點裏,原來的掛載點裏就沒有任何東西了。
mount命令實際上包含了一些默認選項,使用man命令查看默認選項。
rw:可讀寫。
suid:可以設置suid權限。
dev:不用管。
exec:可執行。
auto:自動掛載。
nouser:不允許普通用戶掛載。
async:數據先寫到內存裏,過段時間再同步到磁盤裏。如果是sync則是實時同步。
mount -o 選項 分區 掛載點:掛載的時候帶選項。
mount -o remount,選項 分區 掛載點:針對已經掛載的分區,可以重新指定選項掛載。
/etc/fstab:開機自動掛載的配置文件。系統啟動默認掛載哪些分區(或磁盤)。
一共有6列,每一列代表含義如下:(可以使用man fatab查看)
第一列:分區(或磁盤)的UUID,可以使用blkid命令查看。也可以直接使用分區(或磁盤)名稱。
第二列:掛載點。
第三列:文件系統類型。
第四列:掛載選項。(一般為默認defaults)
第五列:是否使用dump備份此文件系統。(默認為0 ,不備份)
第六列:是否需要開機檢測這個分區(或硬盤)。(默認為0,不需要)
手動增加swap空間
先在磁盤上劃出一部分空間出來,用於增加swap。
dd if=/dev/zero of=/tmp/newdisk bs=1M count=100:dd命令可以直接對磁盤進行操作。if後面接從哪讀,/dev/zero是造零器,可以源源不斷產生0。of後面接往哪寫。bs代表塊大小,count代表塊數量。
把劃出來的空間格式化為swap格式,使用mkswap命令。
然後使用swapon命令把新增的空間加到現有的swap中去,即增加swap空間。
可以使用free命令來查看swap大小。
若不需要這麽大的swap了,可以使用swapoff命令把增加的swap空間卸載掉。
磁盤格式化、磁盤掛載以及手動增加swap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