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估值要破千億、凈利潤卻不超5%,總在抽“風”的小米風口史(下:造風篇)
《IPO估值要破千億、凈利潤卻不超5%,總在抽“風”的小米風口史(中:傷風篇)》
5月2日,小米提交招股書,申請在港上市。
接近小米IPO中介方人士消息稱,保薦人、投行、潛在投資人普遍接受當前估值至少在700億美元,IPO之後短期內小米市值超過1000億美元把握很大。
同時,以700億美元計,雷軍31.4124%的持股,對應至少219.89億美元的身價(可進福布斯富豪榜全球50強);如果小米市值超過1000億美元,雷軍的身價至少有314.12億美元(可進福布斯富豪榜全球30強),超過王健林,逼近李嘉誠。
而且,如果不出意外,前100號員工未來都可能成為億萬富翁,前1000號員工未來也可能成為千萬富翁。
顯然,超大規模的估值和融資計劃,形成了一直秉承風口論的小米,在今年最亮麗的一場抽風。
創業不易,雷軍和這家創立於2010年4月的小米公司又一次回到了自己的風口上。
總在抽風的小米,其整個風口史目前可以概括為“起風——傷風——造風”三個階段,有可能IPO後,又會歷史周期律一番。讓我們看一看,小米是這兩年是如何造風的:
IPO估值要破千億、凈利潤卻不超5%,總在抽“風”的小米風口史(下:造風篇)
九
造風,一個新國貨的新零售
2017年國慶期間,自詡為勞模的雷軍做了個頗為興奮的舉動:在小米南京研發中心的員工見面會上,他站在茶幾上,向下方的員工布道。
用雷軍的話說,“這樣開會,有非常強的創業氛圍”。
這種喜好,在一個月後再次被雷軍重現。11月12日淩晨,一張雷軍跳上辦公桌歡呼的照片在小米員工中流傳,這一次讓雷軍如此激動地原因,是“雙11”中,小米天貓旗艦店總支付金額超過24.64億元,再次以手機銷量第一、安卓手機支付金額第一的成績在天貓“雙11”奪得五連冠,並大幅刷新參加天貓雙11以來的支付金額紀錄,增長近100%。
除了偶爾的“瘋狂”舉動外,在小米高級副總裁王翔眼中,雷軍是一個thinker(思考者)。前幾年踩準互聯網和智能手機風口的小米風頭無兩時,雷軍提出的“飛豬理論”、“鐵人三項”、七字訣,還有後來提“新國貨運動”,再有智能硬件生態鏈布局方法論,新零售時代的“效率至上”等等。
這一次,一直秉承風口論的小米,又將如何找到自己的新風口,讓雷軍的“新國貨”飛起來呢?
雷軍開出來的方子其實是一個對小米的核心競爭力的總結:第一是米粉文化,和用戶交朋友。第二做感動人心、價格厚道的好產品。第三是鐵人三項,就是三項基本功:硬件+新零售+互聯網,第四是實業+投資,用生態鏈完善產品組合。
其中,尤為引人矚目的是生態鏈、小米之家兩個觸角延伸。
小米在重新找到風口的動作,是不再等待風口或踩中風口,而是主動去制造風口。
十
生態鏈,貼牌新國貨如何不崩盤
“買手機是一個低頻的行為,廠商打了大量的廣告說服用戶兩年買一次,兩年以後又需要再打大量的廣告。那怎麽解決這個問題呢?它需要產品組合,我們為此發明了硬件生態鏈的打法,豐富完善產品組合,用一兩百個產品黏住用戶。”雷軍在若幹次公開場合的類似表述,表明了其對於小米生態鏈難以被同行復制的自信。
成立於2014年的小米生態鏈部門,由劉德領隊。據資料顯示,到2017年,小米生態鏈部門加上小米公司自己的投資部一共投資了200多家公司。劉德宣稱,這種模式是研究透了谷歌、蘋果、facebook等的投資案例,逆向思維制定的新打法。
有意思的是,在各種被稱之為某米的生態鏈企業身上,有一個共同的特征大部分屬於超早期的投資,很多公司甚至都不能被稱為“公司”,只能算是個團隊,在小米投資前並沒有完整的產品。
據小米生態鏈副總裁夏勇峰稱,目前小米生態鏈旗下的產品已經廣泛布局了音箱、空調、掃地機器人、空氣凈化器、凈水器等領域,但這還不及預計品類的一半,未來小米生態鏈還會生產更多智慧家電品類。
生態鏈的成效亦是明顯的:
第一年,生態鏈銷售流水十幾億元。
第二年的2015年是50多億元。
2016年100多億元。
2017年突破200億元。
幾何級別的增長。
同時,小米在去年7月還對外宣布,小米生態鏈已成為全球最大的智能硬件平臺,基於小米MIOT平臺的聯網設備總量突破6000萬臺。
高性價比已然不再是小米生態鏈上產品所追求的極致。雷軍也在推動新國貨的概念時,悄然替換掉了自己原本讓傳統硬件更智能的主張,而是打出了提升中國制造的產品工藝的旗號。
但生態鏈並非漫無目的的布局,經過三年的發展,生態鏈上的產品越來越多,而平衡車、空調、牙刷、牙膏乃至茶葉等均已出現,而一個泛智能家居版圖也顯現雛形。
圍繞生態鏈的諸多圖謀已經展開,小米在這一步上走的大膽又小心。
2016年,3月份小米公司對智能家庭戰略進行升級,正式發布“米家”品牌,不斷推出各種爆款,但這並非米家品牌的全部真相。
“小米生態鏈不會崩盤”,劉德稱:最有可能崩盤的是什麽呢?是出現重大的質量問題,並且連續出現在不同的公司,瞬間形成負面效應,那將是一個災難性的後果。如果沒有這個層面的問題,崩盤的可能性很小,幾乎為零。
而米家這類“收容”生態鏈產品品牌,恰恰是保證其不崩盤的關鍵。業界人士就曾對媒體分析稱:小米把小米手機和小米生態鏈產品區隔的很好,所以即使生態鏈曝出產品問題,也會不牽扯到小米手機上來,這是一個非常好的做法。
有效隔離的貼牌新玩法成功了,但雷軍依然居安思危,他開始不斷的對生態鏈企業喊話,呼籲他們維護好小米品牌。
“我們有不少公司,網頁宣傳資料寫著小米生態鏈企業,淘寶銷售的時候寫著小米生態鏈企業某某公司做的某某產品,全部是用小米在背書。這對小米品牌的負擔非常之重,因為你稍微一不小心就傷害了小米品牌。”雷軍同時還揭開了小米生態鏈的一個崩盤隱患:各位自創的品牌做了這麽多產品,讓米粉和消費者很困惑:小米的業務有沒有疆界?一個什麽都做的公司是很難做好的。如果任何一個人濫用,給我們造成的傷害是沒辦法修復的。
要成為風口,而不是處處漏風,這是小米對生態鏈開出“品質第一、而非性價比第一”訴求的底線。
同時,小米也在對既成的生態鏈進行收網,用小米的主打小物件,把貼牌的產品串聯起來。
去年7月小米新品發布會上推出的一款299元小米AI智能音箱,就是這一圖謀的一次嘗試。
這款被昵稱為“小愛同學”的音箱,由小米電視、小米大腦、小米探索實驗室聯合開發。作為“親生”的,這樣一個低價位、常見智能硬件模式的產品,似乎背景有點過於隆重。但除了曖昧的名稱容易讓人聯想起島國的愛情動作明星外,也帶出了小米的智能家居大戰略——小愛能控制的範圍包括電視、盒子、掃地機器人、電飯煲、攝像機、盒子、空調、空氣凈化器、電風扇,米家智能插座、插線板、開關等多種小米及米家設備。
看似,小米多年來漫不經心的散亂智能家居布局,通過小愛這個只要299元的“中樞”,就能讓連出一個即將勝利的棋局了。
盡管外界議論這樣一個“小愛同學”,已經是各路智能家居廠商用過、且不好用的套路。
但小米卻再一次發揮其用戶思維的特長:“小愛同學”這一聲呼喚,才是關鍵,即用陪伴的溫情,替代智能的冷冰冰,讓智能家居溫暖起來,用更多溫暖的體驗來讓用戶高潮,或者這也是起個類似女優或充氣娃娃名字的真相。
或許,“小愛同學”並不能制造出智能家居的風口,但若幹個小米出品的“樞紐”持續試錯,生態鏈就將到處是風口。
十一
新零售,小米之家想要劈開條路
不斷出“語錄”,就難免在快速叠代的大背景下食言而肥。馬雲如此,雷軍亦如此。
曾經喊出“小米手機沒有實體店”的雷軍,現在表示,接下來銷售渠道的重心將從線上營銷轉向實體門店。
2017年11月5日,雷軍率小米全體高管一同來到深圳南山區萬象天地,為小米全球首家小米之家旗艦店剪彩。自2016年3月份開始,小米已經在全國20多個省份陸續開業了228家小米之家。
小米之家這個名字其實並不陌生,從小米誕生始,線下就出現了小批量的小米之家門店。但彼時的小米之家扮演的角色,是售後服務店,也同時處於成本考慮被布局在居民樓內。
之後的小米之家,開始因為粉絲經濟的大行其道,而進一步增加了米粉聚會的功能,附帶有些周邊產品的銷售與展示。
新一輪的小米之家則徹底蛻變為新零售模式。以該旗艦店為例,其門店的整體視覺設計,是由世界知名設計團隊Eight Inc打造,其創始人Tim Kobe曾為喬布斯設計紐約第五大道蘋果旗艦店。
整個店面分為上下兩層,一層可供體驗手機、電視、智能硬件等產品,主打科技;二層側重於智能家居、生活方式類產品的體驗,面向生活。
林斌對此的評價是:“一面科技,一面藝術,是這家店最大的特色。”
初步的成效已經顯露,據小米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10月31日,小米之家已累計吸引客流3200萬人次,年坪效27萬元。而同時,按規劃,小米之家計劃於2018年開設500家,後年達到1000家門店。
“對於零售行業來說,3年管理1000家門店,才算是剛剛入行,所以小米之家現在還沒有入行。”雷軍依然用舉重若輕的方式給出了一個小目標:小米之家五年內要做到100億美元的銷售額。
但小米也同樣面臨難解之題。盡管雷軍口口聲聲要進擊占據零售總額90%的線下市場,但也必須直面過去模式帶來的瓶頸:“我要成本價做電商的同時,又要加100%的價錢做線下,就開始左右手互博、人格扭曲。所以過去兩年我們都在進行戰略突圍,要麽就甘於做一個還算不錯的手機電商公司,要麽想辦法提高整個中國零售業的效率。”
小米之家成為了雷軍用來提高零售業效率的試金石。
僅次於蘋果、居世界第二的坪效,成為了雷軍用以佐證小米之家是新零售典範的常見證據。
但小米之家的圖謀卻並非過去實體店那樣從北上廣到一二線城市的逐步覆蓋。8月17日到20日,雷軍花四天時間走訪河南鄉鎮等地區,包括洛陽、南陽、許昌和鄭州四個市,伊川、汝陽、鎮平、唐河和方城五個縣,以及十多個鄉鎮,還有五家小米之家。
農村包圍城市,是這個線下新零售的關鍵布局點。
依據騰訊企鵝智庫在發布的題為《“分水嶺”大時代》研報中稱,出海、下鄉、青春白發是接下來中國科技互聯網發展的三大機會點。小米已經完成了出海、青春白發的布局,而下鄉則是真正跳出電商,去親密接觸90%線下零售交易的關鍵。
與此同時,已經進軍海外的小米,也在加緊海外線下布局。同樣是三年為期,海外要開1000家授權店,主要是和合作夥伴聯合打造。
“不是在開小米之家,就是在開小米之家的路上”7月,雷軍在微博上的自詡,頗為體現出他想要用小米之家再造一個和90%零售交易的最佳接觸面的雄心。
十二
寫在風口上,IPO之前
在小米的國貨崛起之路中,風口是其中最為關鍵的詞匯,曾經作為風口上的豬飛起來的小米,一度因為自身的“增肥”(電商擴展達到瓶頸)太快、不自帶“翅膀”(創新能力不足),而跌落塵埃。
再一次重新崛起時,雷軍和小米選擇了填坑和還債。
技術創新不足,用2年的蟄伏換來核心技術的創新;
線上零售模式只占10%,小米用生態鏈的海量極致單品,來替代一個小米手機打天下的狀態,讓只有10%的電商零售,從一個產品的10%零售份額,變成N個產品的10%零售份額,做成一個“加法”;
有了“加法”還可以有“乘法”,新零售業態下的小米之家,依然在填坑和還債,填過去電商獨大、忽略線下的坑,還農村消費者一把“小米”。
找到自己的大風口,再造出一個別人難以復制的大風來,經歷了挫折的小米,將自家的新國貨邏輯定義在於此。
這一輪IPO之前,一些元老走了,但小米的基本盤也穩定了。
只是,這一輪IPO之後,小米這個曾經蹭風口、後來傷了風,最終發現造風才是真剛需的“家夥”,到底在下一輪商業藍圖中,會成功抽風,還是抽瘋呢?
張書樂 人民網、人民郵電報專欄作者,互聯網和遊戲產業觀察者
IPO估值要破千億、凈利潤卻不超5%,總在抽“風”的小米風口史(下:造風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