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SI、TCP/IP了解
- OSI參考模型: OPEN SYSTEM INTERCONNECT,開放式系統互聯。ISO(國際標準化組織)為了使網絡應用更為普及,推薦所有公司使用這個規範來控制網絡,這樣網絡就能互聯了。
- OSI定義了網絡互聯的七層框架:物理層,數據鏈路層,網絡層,傳輸層,會話層,表示層,應用層。每一層實現各自功能和協議,並完成與相鄰層的接口通信。
應用層:離用戶最近的一層,提供應用接口,直接提供各種網絡服務,常見應用層網絡服務協議:HTTP,HTTPS,FTP,POP3,SMTP等等。僅當需要訪問網絡時,這一層才發揮作用。訪問本地HTML文件用不到應用層。應用層讓應用程序能夠將信息沿協議棧向下傳輸,從而充當了應用程序和下一層之間的接口,例如IE並不在應用層,而是在需要處理遠程資源時才與應用層交互。
表示層:向應用層提供數據,並負責數據轉換和代碼格式。因為數據傳輸過程中使用的是傳輸格式,到達計算機後被轉換為應用程序能夠識別的格式。通過提供轉換服務,表示層能夠確保從一個系統的應用層傳輸而來的數據可以被另一個系統的應用層讀取。
會話層:會話層就是負責建立、管理和終止表示層實體之間的通信會話,基本功能是將不同應用程序的數據分離。
傳輸層:將數據進行分段並重組為數據流。位於傳輸層的服務將來自上層應用的數據進行分段和重組,並將它們合並到同一個數據流中。它們提供了端到端的數據傳輸服務,並可以在互聯網絡上的發送主機和目標主機之間建立邏輯連接。TCP和UDP在此層,端口號既是這裏的“端”。
面向連接(可靠)的傳輸協議
面向連接的通信
網絡層:路由選路,選擇本次通信使用的協議(http、ftp等),指定路由策略及訪問控制策略。管理設備編址、跟蹤設備在網絡中的位置並確定最佳的數據傳輸路徑,這意味著網絡層必須在位於不同網絡中的設備之間傳輸數據流。路由器位於網絡層,在互聯網絡中提供路由選擇服務。
數據鏈路層:提供數據的物理傳輸,並處理錯誤通知、網絡拓撲和流量控制。這意味著數據鏈路層將使用硬件地址確保報文被傳輸到LAN中的正確設備,還將把來自網絡層的報文轉換為比特,供物理層傳輸。數據鏈路層使用硬件地址,讓主機能夠給本地網絡中的其他主機發送分組以及穿越路由器發送分組。
物理層:發送和接收比特。
OSI與TCP/IP
參考這裏
還有這裏
OSI、TCP/IP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