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科技是放大鏡:放大了善與惡

科技是放大鏡:放大了善與惡

對象 也有 目前 用戶數 page http 負責任 ret ORC

  在這個端午,重新看了一遍黑鏡第三季(black mirror - season 3),一如既往,看完之後都是無盡的噓唏和感嘆。剛好在前兩天,也看到了DDIA(designing data-intensive applications)的最後一章節,也是講數據(data)的潛在的危害,比如對隱私的窺視;對偏見、歧視的加深。

  黑鏡這個神劇系列,反應了科技的濫用對人來帶來的困擾與危害。當然,問題可能本身就是存在的,但科技放大了這些問題。科技是一把雙刃劍,當我們在擁抱科技帶來的便利時,我們也應該重視科技帶來的問題。技術是無罪的,但發明或者提供這個技術的人是需要負責任的,如果明知這個技術容易被人利用作惡,那麽提供這個技術就是有罪的。況且,很多公司即使知道技術有害,也還是會用來謀利,比如屢禁不絕的醫療廣告。

  個人覺得,黑鏡第三季中最精彩的是第一集與最後一集。

Nosedive

  Nosedive(急轉直下)故事劇情:女主Lacie (Bryce Dallas Howard 飾,剛好是這幾天上映的《侏羅紀世界2》中女主角)生活在一個十分看重個人評分的世界之中,在這個世界裏,你可以給你遇到的所有人打分,自身分數越高的人,給他人打分的權重就越高。每個人的分數決定了他們能夠過上怎樣的生活。

  劇集裏面的評分系統和PageRank算法很像:每個人可以給別人打分,自己的分數來自其他人評分的加權平均,個人分數越高,那麽給別人評分的權重越大。所以為了提高自己的分數,最快捷的辦法就是讓高分的人給自己打高分。

  技術分享圖片

  這個評分代表了一切,代表了信用、階級、個人素質、社會地位。擁有較高的分數那麽就會有更低的首付、更低的貸款利率、更便捷優質的服務;而分數較低的人會受到各種各樣的歧視與不公平對待。分數劃分出了階級,且固化了階級。不管是在活生生的人類,還是冷冰冰的機器系統看來,每個個體都幻化成了一個分數,分數成為了唯一的評判標準。這扭曲了人性,為了達到別人的好評,虛偽、假笑、悲哀:

  技術分享圖片

  正如DDIA中描述的,這種分數導致的差別化對待,很容易增強偏見(reinforcing existing biases):一個評分良好的人,可能有由於突發事故,導致評分下降,這個時候,數據系統和其他人就會不公平對待,給予更差的服務和評分,導致惡性循環。劇集中女主就是這個例子,其他人如女主的同事(Chester)也是這樣。

  這樣的評分系統現實中存在嗎,當然是存在的,比如銀行征信、比如螞蟻芝麻信用。但這些評價體系,普通的個人只是被評分的對象,我們只能相信評價機構(銀行、大公司)是公正公平客觀的。但是也存在個體之間相互評價的情況,如淘寶、滴滴。對於淘寶或者滴滴快車,買家是消費者,賣家是服務者,這並不是對等的,買家對賣家的影響很大,賣家對買家的影響卻很小,因此才是出現賣家威脅差評買家的情況,當然對於的也有職業差評師。

  滴滴順風車或者閑魚,不管是賣家還是買家,都會受到評分的影響。都會被貼上各種標簽,這種標簽對隱私的侵犯在不久前空姐順風車遇害事件一經得到了體現,及時個性化標簽已經下線,但評分依然存在,雖然目前看起來沒有什麽壞處,但是如果有一天這種點對點(P2P)的評價體系得到普及,也許就會出現劇中的情況。

  權利越大,責任越大,如劇中的機場保安員,一個小小的舉措就讓女主的分數急劇下降,跌入了惡性循環的深淵。作為一名IT從業人員,我們的代碼、算法、系統、應用、服務也許也會對其他人產生重大影響,計算機系統是無意識的,但人應該有溫度。

Hated in the Nation

  技術分享圖片

  Hated in the Nation(為國所恨)劇情:社交媒體上被打上 #DeathTo 標簽的人,將會被人工蜜蜂攻擊致死。於是這變成了殺戮的狂歡,對自己討厭的人(或者僅僅是跟風)說“去死吧”,充當劊子手。殊不知,最終受到懲罰的是這些網絡暴民。

  互聯網時代,沒有人知道你是一條狗。

  技術分享圖片

  這句上世紀的金句,是網民在網絡上施暴的一個重要原因,既然幹了壞事也不用付任何責任,那作惡就更加肆無忌憚。網絡的隱秘性放大了人性的惡,在陽光下彬彬有禮的人在網上卻徹底成為了殘暴、無腦的烏合之眾。劇中大boss(Garrett)精心設計的這套報復計劃的初衷,就是因為其同事 Tess(或者女友)因為網絡暴力而幾乎神經衰弱、甚至自殘。

  另一方面,當今的互聯網,不僅能知道你是一條狗,還知道你是一條什麽品種的狗,什麽性取向的狗,吃什麽狗糧的狗。個人的隱私信息在線上、線下都在被收集、販賣、利用,其實大家都在裸奔。隱私的收集,也許初衷並沒有惡意,但是監管者、公司卻沒有能力保護好這些隱私,不管是國內國外,用戶數據的泄漏都時有發生。當然,更多的時候,互聯網收集用戶的數據,本來就是為了用這些數據謀利。正如DDIA所說:

If the service is funded through advertising, the advertisers are the actual customers, and the users’ interests take second place.

  除了互聯網,這些年也搞出來一個物聯網,提倡一切都聯網。不僅僅是電腦、手機、還有攝像頭、牙刷、手表、任何家用電氣。

  技術分享圖片

  當一個技術越普遍,被別有用心的人利用之後,危害越大。比如無處不在的攝像頭,比如前段時間的360水滴攝像頭事件,還有通過穿配設備推測出密碼、啪啪姿勢的例子。這些網絡接入設備一來安全性很差,很容易被攻破,即使生產廠家覺得已經固若金湯,但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正如劇中的電子蜜蜂,Project Leader Rasmus 信心滿滿的說“絕對不會出問題”,但還是被人控制了。

  況且,這些設備很可能有後門,劇中的蜜蜂就是這樣。兩位警官去Granular公司的時候還在談論:互聯網上的人們認為政府利用這些人造蜜蜂監控公民,簡直是精神分裂,殊不知每一個小小的蜜蜂都是一個監視器。

  黑暗中,有一雙眼睛在註視著你。

科技是放大鏡:放大了善與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