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racle delete操作隱藏著你可能不知道的秘密
Delete是oracle數據庫中的常用操作,尤其是在自動化測試中,初始化環境、前置準備都不可避免的進行增刪操作,但持續一時間後,可能會碰到表空間不足這類報錯現象,這就不禁納悶兒了,明明插入數據前會有刪除的,數據總量並沒有呈現明顯的量級變化,為什麽表占用空間卻在偷偷增大呢?
二 現象分析
出現上述現象的原因是Delete操作並不會釋放占用的空間。在講解原因之前,先了解下oracle中高水位線的概念,有助於理解delete操作產生的這種現象。
所謂的高水位(HWM),通俗的講就是一個標記,用來記錄已經有多少數據塊(Block)分配給表,可以拿水庫的歷史最高水位來類比,當使用delete操作後,數據雖然被刪除了,但這個高水位的標記並沒有降低,就好比水庫的歷史最高水位不會因為水被釋放了而降低。因而,原則上在沒有外部幹預的條件下,這個高水位標記值只會增大,不會降低。
三 實戰模擬重現現象
根據上面的現象描述和分析,接下來,我會用具體的實例模擬該現象,使大家可以更直觀的了解。
第1,創建一張測試表test,具體字段不需要關心,只要知道初始了存儲空間為100M,如圖所示:
第2,創建完成後,我們查看下數據表占用的空間,如圖所示:
其中,查詢前需要對表進行分析,使用命令為:ANALYZE TABLE test ESTIMATE STATISTICS;查詢語句為:SELECT blocks, empty_blocks, num_rows FROM user_tables WHERE table_name = 'TEST';
註意上面三個字段的結果:BLOCKS=0; EMPTY_BLOCKS=13312; NUM_ROWS=0
一切都沒有問題,新創建的表,沒有數據嘛,當然行數為0,占用塊數為0嘍。
第3,寫一個語句塊,循環插入1000條語句,再次對test表進行分析、查詢,結果如下:
從圖中可以看到,占用BLOCKS=222,NUM_ROWS=1000,合乎邏輯,插入了1000條數據,占用了空間嘛。
第4,使用Delete語句刪除1000條數據,再次對test表進行分析、查詢,結果卻是如下:
從上圖中可以清楚的看到,數據被刪除後,NUM_ROWS=0了,但是BLOCKS並沒有被置為0,也就是這部分數據塊仍然被認為是占用的。
因此,就出現了本文一開始就提到的現象,隨著不斷的插入、刪除數據,
四 解決方法
針對delete操作引起的空間不釋放現象,或者,更正式一點的說法,如何降低高水位線,方法有很多種,如,shrink space;move tablespace;create table xxx as select * from xxx 重建表等。使用這些方法前,我們的原則是:
如果可以truncate,直接truncate,該操作會重置高水位線,BLOCKS會被置為0,NUM_ROWS置為0;否則,優先使用shrink space,該方法不需要重建索引。
接著上面第4步,我們使用shrink space降低高水位線,釋放空間,其中,使用shrink space命令前,需要先alter table test enable row movement;開啟行移動,再次對表進行分析、查詢,結果如下:
從圖中可以看出,此時BLOCKS已經被置為0了,但是,細心的你可能也發現, EMPTY_BLOCKS已經不是初始的13312,而是此時的40,這說明shrink space不僅會釋放高水位線以下的空間,也會釋放申請的空間,即高水位線上下都有操作,這也是與move、truncate的不同,它們只能釋放高水位線以下的空間。
五 shrink space常用操作命令
Shrink space的常用命令如下:
六 Delete操作的潛在影響
根據上述分析,delete操作產生的潛在影響如下:
1. 全表掃描通常要讀出直到HWM標記的所有屬於該表的數據塊,即使該表中沒有任何數據;(造成查詢變慢)
2. 插入操作時使用append關鍵字,即使HWM以下有空閑的數據庫塊,插入時使用HWM以上的數據塊;(造成HWM自動增大)
七 總結
通過上文的現象描述和分析,隨著insert的不斷操作,高水位線也隨著不斷增加,盡管delete了數據,但高水位線並沒有下降,導致表占用的空間沒有釋放。因此,在實際應用中,如果可能,盡量使用truncate,而且該操作高效、快速;否則要考慮下delete操作遺留的影響,使用合適的方法整理空間。
Oracle delete操作隱藏著你可能不知道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