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維生素C - 壞血癥

維生素C - 壞血癥

通過 失去 http 廣泛 不同 小波 容易 隨著 基本

在地理大發現時代,許多水手在遠洋航行時不幸罹患一種典型航海病,患者皮膚潰爛、牙齦出血不止,不久就會危及生命,這就是大名鼎鼎的壞血癥,是一種因為缺乏維生素C而產生的的皮、粘膜下出血、齒齦腫脹、關節和肌肉疼痛。也正是由於這個原因,維生素C又得名抗壞血酸

我們知道,補充維生素C的最主要途徑就是食用新鮮的蔬菜和蔬果,可為什麽獅子老虎狼之類的肉食性動物從來不吃蔬菜水果,卻也不會得壞血癥呢?

因為它們自己就能新陳代謝產生維生素C。實際上,絕大多數動物都可以通過新陳代謝從葡萄糖中得到維生素C,其中,哺乳動物和一小部分鳥類是在肝臟中完成這個過程的,而爬行動物和其他鳥類則是通過腎臟完成這一系列代謝過程。甚至連酵母這樣的單細胞真菌,都可以從單糖中生成維生素C。

技術分享圖片

你們人類才是連維生素C都無法合成的弱雞哦……

然而很不幸的,因為某個偽基因的缺陷,人類失去了自身新陳代謝產生維生素C的能力,只得通過飲食補充維生素C。在這條坑爹的路上,人類並不孤獨,和我們一樣的難兄難弟還有:

所有其他的靈長類動物天竺鼠(荷蘭豬)白喉紅臀鵯(一種雜食性鳥類)幾種蝙蝠(均以水果為食)

不過,我們大可不必為此惶恐,畢竟維生素C的來源實在太廣泛且易得,只要保證日常飲食中有蔬菜和水果,就基本可以保障不患壞血癥,所以小盆友們一定要多吃蔬菜和水果哦~

當然,對於遠洋航海的水手、或是偏遠牧區的牧民來說,蔬果可不是那麽容易獲取的食材。長久以來,壞血癥的病痛一直折磨著這些人群,尤其以航海為甚,在地理大發現時期,有許多水手都是在牙齦出血、渾身淤青、皮膚滲血的慘狀下痛苦的死去了。為了戰勝這個病魔,一些醫學專家開始深入研究壞血癥的發病機理,最終,在1747年,英國皇家海軍的詹姆斯.林德醫生意外發現,只要給海員提供新鮮橘子和檸檬,即可預防和治愈壞血癥,人類這才逐步認識了維生素C。後來,隨著食品保鮮技術的發展,以及人工提取維生素C技術的成熟,現在即便是遠洋海員也無需忍受壞血癥的病痛了。

但凡事總有例外。有心的人可以發現,這個世界上,還有那麽一小波人,既沒有蔬菜水果,也不吃維生素C藥片,卻同樣可以免受壞血癥的侵擾,他們就是生活在北極地區的愛斯基摩人。難道他們的基因和我們不一樣,可以自己分解合成維生素C嗎?

答案當然是否定的。其實,愛斯基摩人的維生素C來自於肉類。我們知道,相比於水果和蔬菜,肉類中所含的維生素C比較少,而且我們日常對肉類的高溫烹調會很大程度上破壞維生素C,所以肉類中提供的維生素C對大多數人來說是不夠的。但愛斯基摩人的飲食習慣則有不同,他們對肉類的烹調大多屬於低溫烹煮,也就是說,半生不熟就可以吃了,維生素C損失不是很多。更有甚者,愛斯基摩人還有生吃鯨魚皮脂、海豹皮脂和腎上腺的習慣,這些部位維生素C含量相對較高。不過,這種對肉食的低溫處理很可能會帶來寄生蟲等其他危害,可見要想在極地地區生活,真的是很不容易呢。

維生素C - 壞血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