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mbda匿名函數和他的小夥伴
阿新 • • 發佈:2018-08-15
簡單的 是否 之間 內置函數 函數的參數 三國 對比 個數字 設計
lambda匿名函數
主要是為了解決一些簡單的需求而設計的一句話函數
#計算n的n次方 def func(n): return n**n print(func(3)) #27 f = lambda n : n ** n print(func(3)) #27
語法: 函數名 = lambda 參數 : 返回值
註意:
- 函數的參數可以有多個, 多個參數之間用逗號分開
- 匿名函數不管多復雜, 只能寫一行, 並且邏輯結束後直接返回數據
- 返回值和正常的函數一樣,可以是任意數據類型.
x = lambda a,b : a+b print(x(1,4)) #5
匿名函數lambda的函數名是a, 之所叫匿名函數是因為通過__name__查的時候用的都是統一的名字lambda,這一點和普通函數不一樣
def func(n): return n*n a = lambda n : n * n print(a(5)) #25 print(func.__name__) #查看函數的名字 func print(a.__name__) #<lambda> 對比一下查到的函數名
lambda函數中的一個坑,面試很常見
普通函數 def func(x,y): return x,y print(func(1,2)) #(1,2) 返回的是一個元組, 但是通過lambda怎麽實現呢? lmd1 = lambda x,y : x , yprint(lmd1(1,2)) #NameError: name ‘y‘ is not defined 結果會報錯, 因為程序會把這個lambda表達式看成一個元組: 第一個元素是 lambda x,y : x 第二個元素是 y 怎麽可以實現普通函數一樣的結果呢 lmd2 = lambda x, y : (x,y) print(lmd2(1,2)) #(1,2)
sorted() 排序函數
語法: sorted(iterable, key=None, reverse=False)
iterable: 可叠代對象
key: 排序規則(排序函數), 在sorted內部會將可叠代對象中的每一個元素傳遞給這個函數的參數
根據函數的運算結果進行排序
reverse: 是否要倒序. True就是倒序
之前講過普通數列的排序
lst = [11,9,23,13,43,19,8] lst.sort() #list的方法 print(lst) #[8, 9, 11, 13, 19, 23, 43]
內置函數sorted() 提供的通用的排序方法 所有的可叠代的對象都能用 lst = [11,9,23,13,43,19,8] s = sorted(lst) print(s) dic = {1:"a",3:"c",2:"b"} dic2 = sorted(dic) print(dic2) #[1, 2, 3] 對於字典返回的是key值的排序
sorted()和函數組合使用
按照字符串的長度排序 lst = ["西遊記","三國演義","葫蘆娃","亮劍"] def func(s): return len(s) ll = sorted(lst, key=func, reverse=True) #加上reverse就會反向排序 print(ll) #[‘三國演義‘, ‘西遊記‘, ‘葫蘆娃‘, ‘亮劍‘] key是排序方案,sorted函數內部會把可叠代對象中的每一個元素拿出來交給後面的key 後面的key算出一個數字,作為當前這個元素的權重,整個函數根據權重重新排序
sorted() 和lambda配合使用
lst = [{"name":"汪峰","age":48}, {"name":"章子怡", "age":30}, {"name":"alex123","age":33} ] def func(el): return el["age"] ll = sorted(lst, key=func) #和普通函數一起使用 根據年紀排序 print(ll) #[{‘name‘: ‘章子怡‘, ‘age‘: 30}, {‘name‘: ‘alex‘, ‘age‘: 33}, {‘name‘: ‘汪峰‘, ‘age‘: 48}] l2 = sorted(lst, key=lambda el: el["age"], reverse=True) #根據年紀 倒序排列 從大到小 print(l2) #[{‘name‘: ‘汪峰‘, ‘age‘: 48}, {‘name‘: ‘alex‘, ‘age‘: 33}, {‘name‘: ‘章子怡‘, ‘age‘: 30}] l3 = sorted(lst, key=lambda el: len(el["name"]), reverse=True) #根據名字的長度 print(l3) #[{‘name‘: ‘alex‘, ‘age‘: 33}, {‘name‘: ‘章子怡‘, ‘age‘: 30}, {‘name‘: ‘汪峰‘, ‘age‘: 48}]
filter()篩選函數
語法: filter(function, iterable)
function:用來篩選的函數. 在filter中會自動把iterable中的元素傳遞給函數,然後函數根據返回的True或者Fasle判斷是否保留這個數
iterable: 可叠代對象
#把iterable裏的每一個值傳遞給func,判斷True 還是False, 最後把判斷結果是True的返回 #把姓張的名字過濾掉 lst = ["張無忌", "張鐵林", "趙一寧", "石可心","馬大帥"] f = filter(lambda el: el[0] != "張",lst) # print(f) #<filter object at 0x01CE5690> # print("__iter__" in dir(f))#True 判斷一下f 是不是可以叠代對象 for i in f: print(i)
結果:
趙一寧
石可心
馬大帥
#當func是None的時候, 過濾出來的是可叠代對象裏面的不為空的值 lst = [1,2,3,4,[],{},None] f = filter(None,lst) for i in f: print(i) 結果是 1 2 3 4
map() 映射函數
語法: map(function, iterable) 對可叠代對象中的每一個元素進行映射, 分別取值執行function
#計算相同位置的和 和zip()一樣有水桶效應 根據list中元素少的那個計算求和 lst = [1,3,5,7,9] lst2 = [2,4,6,8,10] m = map(lambda x,y: x+y, lst,lst2) print(list(m)) #[3, 7, 11, 15, 19]
計算列表中每個元素的平方,返回一個新列表 print(list(map(lambda x: x * x, [1,2,3,4]))) #[1, 4, 9, 16]
lambda匿名函數和他的小夥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