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ORACLE公司傳奇歷史

ORACLE公司傳奇歷史

格局 應用服務 問題 目標 char 2個 cbo dbm 一致性

ORACLE公司傳奇

ORACLE公司之起源

很難想象,ORACLE 公司的這一段傳奇居然要從 IBM 公司開始。

1970年的6月,IBM 公司的研究員埃德加·考特 (Edgar Frank Codd) 在 Communications of ACM 上發表了那篇著名的《大型共享數據庫數據的關系模型》(A Relational Model of Data for Large Shared Data Banks)的論文。這是數據庫發展史上的一個轉折。要知道,當時還是層次模型和網狀模型的數據庫產品在市場上占主要位置。從這篇論文開始,拉開了關系型數據庫(RDBMS)軟件革命的序幕。

雖然早在1970年就誕生了關系模型理論,但是市場上遲遲不見關系型數據庫管理軟件的推出。主要原因是很多反對者認為關系型數據庫速度太慢,比不上當時的層次式數據庫。值得好笑的是 IBM 雖然1973年就啟動了System R的項目來研究關系型數據庫的實際可行性,也沒有及時推出這樣的產品,因為當時IBM 的的 IMS(著名的層次型數據庫)市場銷路不錯,如果推出關系型數據庫,牽涉到 IBM 很多人的自身利益。再者,IBM 龐大復雜的官僚機構處在決策上遠不那麽靈活。

1977年6月,Larry Ellison 與 Bob Miner 和 Ed Oates 在矽谷共同創辦了一家名為軟件開發實驗室(Software Development Laboratories,SDL)的計算機公司(ORACLE公司的前身)。那個時候,32歲的Larry Ellison,這個讀了三家大學都沒能畢業的輟學生,還只是一個普通的軟件工程師。公司創立之初,Miner是總裁,Oates為副總裁,而Ellison,因為一個合同的事情,還在另一家公司上班。沒多久,第一位員工Bruce Scott(用過ORACLE數據庫軟件的人都知道有個Scott用戶的吧?沒錯,就是這個Scott,至於Scott用戶的密碼Tiger,那是Scott的女兒養的貓的名字。Scott工號是4)加盟進來,在Miner和Oates有些厭倦了那種合同式的開發工作後,他們決定開發通用軟件,不過們還不知道自己能開發出來什麽樣的產品。Oates最先看到了埃德加·考特的那篇著名的論文連同其他幾篇相關的文章並推薦Ellison和Miner也閱讀一下。Ellison和Miner預見到數據庫軟件的巨大潛力(跟著 IBM 走,沒錯),於是,SDL開始策劃構建可商用的關系型數據庫管理系統( RDBMS )。

很快他們就弄出來一個不太像樣的產品,或者具體的說,更像一個Demo。根據 Ellison 和 Miner 他們在前一家公司從事的一個由中央情報局投資的項目代碼,他們把這個產品命名為 ORACLE。因為他們相信,ORACLE(字典裏的解釋有"神諭, 預言"之意)是一切智慧的源泉。1979年,SDL 更名為關系軟件有限公司(Relational Software,Inc.,RSI),畢竟"軟件開發實驗室"不太像一個大公司的名字。1983年,為了突出公司的核心產品,RSI再次更名為ORACLE (全稱為Oracle Systems Corporation)。

關於第一版和第二版的開發過程,現在能知道的是 Bob Miner 負責數據庫引擎的部分,而 Scott 負責 SQL 的部分。Oracle V1 是在 PDP-11 上開發的,用的 PDP 匯編語言,機器有著"高達 128 KB" 內存。Oracle V2 也是在類似的開發環境下寫出來的,編譯後的文件有 ... 100K 之巨。那是個內存稀缺的年代。

發展壯大

RSI在1979年的夏季發布了可用於DEC公司的PDP-11計算機上的商用ORACLE產品,這個數據庫產品整合了比較完整的SQL實現,其中包括子查詢、連接及其他特性。但不得不說,軟件不是很穩定,並缺少事務處理這樣的重要功能。出於市場策略,公司宣稱這是該產品的第二版,但卻是實際上的第一版。之所以被命名為第2版而不是第1版,是因為Ellison認為潛在的客戶更願意購買第2個版本,而不是初始版本。(雖然這樣做有些不太誠實,還是要承認這是個十分高明的技巧。到現在還有一些公司把自己賣給客戶的版本叫做1.0 ,學學1979年的ORACLE吧!)多年以後的今天,ORACLE公司聲稱是他們第一個提供了第一個SQL關系型數據庫管理系統。

雖然軟件不是很好,但卻不缺客戶。美國中央情報局迫不及待的想買一套這樣的軟件來滿足他們的需求。但在咨詢了IBM公司之後發現IBM沒有可以商用的產品,他們聯系了RSI。於是RSI有了第一個客戶。在當時,政府和軍方的機構往往同時有幾種計算機,而那時還沒有什麽"軟件可移植"這樣的說法,當然,也幾乎沒有具有這樣的能力的應用軟件。也就是說,給PDP-11開發的ORACLE數據庫不能用在IBM主機和DEC的VAX上。很快用戶就表現出來這樣的需求:ORACLE能否同時在不同的操作系統上運行?這給RSI帶來了新的挑戰(主要是Miner和Scott)。70年代末期和80年代早期的軟件一般都設計成在單一操作系統上運行,具有可移植能力的軟件很少。

1983年3月,RSI發布了ORACLE第三版。Miner和Scott歷盡艱辛用C語言重新寫就這一版本。出於移植性的考慮,Bruce 向 Miner 推薦 C 語言,要知道,C語言當時推出不久,用它來寫ORACLE軟件也是具有一定的風險的,盡管 Miner 不是很贊同,但除此之外,別無選擇。很快就證明了這樣做是明智之舉:C 編譯器便宜而又高效,移植性相當的好。用C重寫 Oracle 的大部分工作由 Bruce 承擔,而 Miner 精力主要仍放在 PDP 匯編上。從這個版本開始,ORACLE產品有了一個關鍵的特性:[可移植性]。ORACLE第3版還推出了SQL語句和事務處理的"原子性"--SQL語句要麽全部成功,要麽全部失敗,事務處理要麽全部提交,要麽全部回滾。ORACLE第3版還引入了非阻塞查詢,使用存儲在"Before Image File"中的數據來查詢和回滾事務,從而避免了讀鎖定(read lock)的使用(雖然通過使用表級鎖定限制了它的吞吐量)。同樣是1983年,IBM發布了姍姍來遲的Database 2(DB2),但只可在VMS上使用。不管怎麽說,ORACLE已經占取了先機。

在開發第三版還沒有結束的時候,Scott 離開了ORACLE。當時用C語言改寫ORACLE的壓力很大,無休止的軟件調試終於讓Scott不堪重負,選擇了一走了之。把剩下的重擔交給了Miner一個人。在出售了自己的4%左右的股票之後,Scott 後來參與創建了Gupta公司(現更名為Centura Software)和PointBase公司(提供百分之百純Java嵌入式數據庫),都是開發和數據庫相關的產品。多年後有人問到他的%4的ORACLE股票的時候,Scott,這個曾經給ORACLE寫出第一行代碼的技術高手,也只能報以一笑了。如果能堅持下來,那是一筆幾億美金的財富。不過當時的Scott沒有那麽多的想法,他只是太累了。

相比競爭對手而言,ORACLE最先將其軟件移植到DEC VAX計算機上的VMS操作系統上。回過頭來看,在 Oracle V2 發布之後,VAX 已經搶占了本屬於 PDP 的大部分市場,要贏得先機,就必須盡快的讓 Oracle 支持 VAX 。最初 Oracle 跑在 VAX 的模擬模式下,效果不佳,所以移植 Oracle 到 VAX 平臺是必須要面對的事情。早在1979年公司就已經雇了一位DEC公司的技術高手Robot Brandt進行VAX上ORACLE的開發。開始的時候資金有限,只能到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去蹭機器進行開發,後來好一些,但機器也是借來的。盡管困難重重,Brandt還是比較成功的完成了移植工作。隨著VAX小型機的大量銷售乃至供不應求,ORACLE軟件也成為VAX上最受歡迎的程序。這一點要歸功於Larry對市場的先知先覺。如果說,是IBM引領著ORACLE公司走上數據庫的大船,那麽DEC公司的VAX就是帶著他們揚帆出海了。短短的幾年之後,ORACLE數據庫被移植到各種主要平臺之上。ORACLE產品也一直因為有可移植性這個關鍵特性而被那些潛在的客戶關註。

很長一段時間裏,公司研發由Miner獨力承擔。Miner視金錢如無物,為人低調,和Ellison的鋒芒必露形成鮮明的對比。在公司裏,大家一致認為他是老好人,他也深受員工愛戴。"Ellison是公司的大腦,Miner則當之無愧的成為公司的心臟"。他是個沈默的英雄,正如Steve Jobs背後的Steve Wozniak一樣。

公司的另一位創建人,Oates,這個時候因為婚姻趨於破裂而情緒沮喪,已經不能把精力全部放到公司上,不得不離開公司。幾年後,他又重返公司,重新為ORACLE做出巨大的貢獻,他許下諾言,在公司員工超過1萬人的時候會再度離開。1999年,他完成了心願。現在他正在縱情於音樂(組建了一個樂隊),自得其樂。

1984 年 4 月,Oracle 拿到了 Sequoia Capital (紅杉資本) 的投資。同年10月,發布了第4版產品。從第四版開始,產品的穩定性總算得到了得到了一定的增強,用Miner的話說,達到了"工業強度"。但是還不夠令人滿意,用戶對產品的抱怨似乎永無休止。這一版增加了讀一致性(Read Consistency),這是數據庫的一個關鍵特性,可以確保用戶在查詢期間看到一致的數據。也就是說,當一個會話正在修改數據時,其他的會話將看不到該會話未提交的修改。可以看到,在ORACLE第四版之前,產品始終是不穩定的,但是ORACLE的銷售人員,尤其是Ellison,他在宣傳ORACLE的時候總是不乏誇大其詞,但他就是有能力把軟件賣出去,而且,還賣得很好,不得不承認,這的確有些神奇。

讓我們看看1984年軟件市場的情形,在數據庫市場上的霸主是Ashton-Tate公司,他們的拳頭產品是剛推出不久的dBase III(確切的說dBase是PC上的數據庫軟件霸主),剛剛成為全球第三大的獨立軟件公司(第一和第二分別是微軟、Lotus,而ORACLE在當時還排不上號),這一年,也是蘋果公司Macintosh誕生的年度,Steven Jobs用這個拳頭產品挑戰老大哥IBM,蘋果的那個廣告成為業界的一個永恒的經典。同樣在這一年中,ORACLE公司的開發人員剛剛把產品移植到PC上。這是最好的年代,也是最壞的年代。數以千計的小公司在軟件領域裏爭鬥不休,新公司如雨後春筍般成立,ORACLE如何才能於不敗之地?

在1985年,ORACLE發布了5.0版。有用戶說,這個版本算得上是ORACLE數據庫的穩定版本。這也是首批可以在Client/Server模式下運行的的RDBMS產品,在技術趨勢上,ORACLE數據庫始終沒有落後。這意味著運行在桌面PC機(客戶機)上的商務應用程序能夠通過網絡訪問數據庫服務器。1986年發布的5.1版還支持分布式查詢(distributed queries),允許通過一次性查詢訪問存儲在多個位置的數據。

那是在1985年,當時曾經的最大的獨立軟件公司Cullinet(主要銷售網狀數據庫)已經如流星般隕落。ORACLE的主要競爭對手是Ingres數據庫。Ingres在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誕生,主要的設計者是當時鼎鼎大名的Michael Stonebraker教授。可以說Ingres數據庫軟件是上個世紀80年代技術上最好的數據庫,Ingres市場分額的快速增長已經給ORACLE早成了很大的壓力。巧的是,這個時候,IBM公司再一次伸出"上帝之手"。

Ingres使用的是 Stonebraker 教授發明的QUEL(Query Language))的查詢技術,這和IBM的SQL大不相同。在某些地方QUEL甚至要優於SQL。IBM當時擔心Ingres把QUEL變成標準會對自己不利。經過一番衡量,決定把自己的SQL提交給數據庫標準委員會。而Stonebraker教授可不打算把QUEL提交給數據庫標準委員會,學院派的他認為這麼做實際上是扼殺了創新精神。鷸蚌相爭,漁翁得利。ORACLE看到並抓住了這個絕佳的機會,大肆宣布ORACLE全面與SQL兼容,加上ORACLE當時對Ingres PC上的版本的攻擊(弱化對手優勢,化解自己弱勢是他們最拿手的本領),再加上ORACLE公司銷售上的強勢,Ingres不斷丟城失地,等到後來推出支持SQL的數據庫的時候為時已晚。緊跟IBM讓ORACLE得以成長、壯大,擁抱標準,擁抱開放,擁抱變化,讓ORACLE立於不敗之地。

1986年3月12日,ORACLE公司以每股15美元公開上市,當日以20.75美元收盤,公司市值2.7億美元。僅僅相隔一天,3月13日,微軟以每股21美元的發行價上市,以28美元收市,公司市值達到7億美元。遠遠超過了ORACLE。微軟和蓋茨成功的光環的遮蓋住了ORACLE和Ellison的光芒,既生瑜,何生亮,可能這也是Ellison敵視微軟的開始。

經受挫折

ORACLE第6版於1988年發布。由於過去的版本在性能上屢受詬病,Miner帶領著工程師對數據庫核心進行了重新的改寫。引入了行級鎖(row-level locking)這個重要的特性,也就是說,執行寫入的事務處理只鎖定受影響的行,而不是整個表。這個版本引入了還算不上完善的PL/SQL(Procedural Language extension to SQL)語言。第6版還引入了聯機熱備份功能,使數據庫能夠在使用過程中創建聯機的備份,這極大地增強了可用性。同時在這一年,ORACLE開始研發ERP軟件。

公司發展看上去比較順利,不過,噩夢才剛剛開始。

由於過去對軟件測試重視的程度不夠--那個時候公司規模小,基本上都是客戶幫助免費測試的。在第六版剛發布之後,很多迫不及待開始使用的用戶就怨聲載道。這是個根本就沒有測試好就進行發布的產品(也怪Ellison,大話總要說在前頭,只好自嘗苦果)。用戶開始對ORACLE大肆抨擊,ORACLE的一些對手也開始落井下石,針對ORACLE產品的一些弱點進行攻擊。開發人員一面應付憤怒的用戶,一面加班加點地對程序進行接連不斷的修正,最後,總算得到了一個比較穩定的版本,暫時平息了用戶的憤怒。

但是,實際的問題並不在這裏,幾年來高速增長的同時也給公司帶來了巨大的隱患,1990財年第三季度報表的公布引爆了一切。財務人員發現了1500萬美元的壞帳,並且公司利潤距離預期相差甚遠。接下來的時間裏,大公司病的諸般癥狀接踵而來,面對股東的指控,股票一落千丈,公司前景暗淡,甚至面臨破產。一度靠貸款來維持自己的奢華生活也不變賣股票的Ellison也快撐不住了。公司下大力氣整頓財務(財務主管傑夫·沃克,Jeff Walker ,從某種程度上解救了公司)。公司宣布削減開支,裁退大量銷售人員,同時聘用了專門的管理人才,Jeff Henley(CFO) 與 Raymond Lane (COO) 加盟 Oracle。

噩夢延續到ORACLE第七版的推出而結束。這個公司已經空談了好幾年的新版本(一度被譏諷為不過是Ellison的故計重施而已),直到1992年6月才終於閃亮登場,這一次公司吸取了第六版匆忙上市的教訓,聽取了用戶的多方面的建議,並集中力量對新版本進行了大量而細致的測試。該版本增加了許多新的性能特性:分布式事務處理功能、增強的管理功能、用於應用程序開發的新工具以及安全性方法。ORACLE7還包含了一些新功能,如存儲過程、觸發過程和說明性引用完整性等,並使得數據庫真正的具有可編程能力。還有一點必需要說明的是,這個版本在原有的基於規則的優化器(RBO)之外引入一種新的優化器:基於開銷的優化器(Cost-Based Optimizer , CBO)。CBO根據數據庫自身對對象的統計來計算語句的執行開銷,從而得出具體的語句執行計劃。在以後的幾個重大版本中,ORACLE的工程師們逐步對這個優化器進行改進,CBO逐漸取代了RBO。

ORACLE 第七版是ORACLE真正出色的產品,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筆者使用最早的版本就是就是第七版)。這個版本的出現真是好時機,當時Sybase公司的數據庫已經占據了不少份額,ORACLE借助這一版本的成功,一具擊退了咄咄逼人的Sybase。公司的銷售人員這次算到了給用戶兌現空頭許諾的時候。公司經過兩三年的治理,終於擺脫了種種麻煩,重新開始健康發展,銷售額也從92年的15億美元變為四年後的42億美元。

跨上巔峰

"攪渾水"是Ellison的一項絕技。在1995年巴黎舉行的歐洲信息技術論壇會議上,因為發言在蓋茨之前,Ellison在即興演講中介紹了網絡計算機(Network Computer,NC)的概念(其實也就是唱反調),所謂NC指的是配置簡單卻能充分利用網絡資源的低價電腦,最為重要的是,它不需要操作系統,或者更準確的說,不需要微軟的操作系統。Ellison希望借此來抵制微軟的強勢,彼時 Windows 95 剛剛發布,風頭正健。很快,ORACLE聯合IBM、Sun、Apple和Netscape在1996年制定了網絡計算機的標準,但事實上人們從頭到尾沒有看到一臺真正的NC生產出來。這次的演講在業界引起了軒然大波,通過這個事件,ORACLE公司吸引了足夠多的註意力,同時也讓人們看到ORACLE公司對於網絡的巨大信心(或者說成功達到了放煙霧彈的效果)。

1997年6月,ORACLE第八版發布。ORACLE8支持面向對象的開發及新的多媒體應用,這個版本也為支持Internet、網絡計算等奠定了基礎。同時這一版本開始具有同時處理大量用戶和海量數據的特性。這個版本也算可圈可點了。
1998年9月,ORACLE公司正式發布ORACLE 8i。"i"代表Internet,這一版本中添加了大量為支持Internet而設計的特性。這一版本為數據庫用戶提供了全方位的Java支持。ORACLE 8i成為第一個完全整合了本地Java運行時環境的數據庫,用Java就可以編寫ORACLE的存儲過程。對,Java,只要是能夠打擊微軟的武器,ORACLE都要派上用場。ORACLE8i 添加了SQLJ(一種開放式標準,用於將SQL數據庫語句嵌入客戶機或服務器Java代碼)和ORACLE interMedia(用於管理多媒體內容)以及XML等特性。同時,ORACLE 8i 極大程度上提高了伸縮性、擴展性和可用性以滿足網絡應用需要。接下來的幾年中,ORACLE陸續發布了8i的幾個版本,並逐漸添加了一些面向網絡應用的新特性。面對開源運動的蓬勃發展,ORACLE自然不甘落後,1998年十月ORACLE發布了可用於Linux平臺的ORACLE 8 以及ORACLE Application Server 4.0,隨後不久,ORACLE又發布了ORACLE 8i for Linux。在 .com大潮中,ORACLE是站在風口浪尖的弄潮兒.

在2001年6月的ORACLE OpenWorld大會上,ORACLE發布了ORACLE 9i。在ORACLE 9i的諸多新特性中,最重要的就是Real Application Clusters(RAC)了。說起ORACLE集群服務器,早在第五版的時候,ORACLE就開始開發ORACLE並行服務器(ORACLE Parallel Server ,OPS),並在以後的版本中逐漸的完善了其功能,不過,嚴格來說,盡管OPS算得上是個集群環境,但是並沒有體現出集群技術應有的優點。在完全吸收了Rdb(ORACLE在1994年收購了Compaq公司的Rdb數據庫,此前Rdb屬於DEC公司,DEC公司在VAX上實現了第一個可以商用的Rdb集群數據庫)的一些技術優勢之後,ORACLE終於推出了真正的應用集群軟件。RAC使得多個集群計算機能夠共享對某個單一數據庫的訪問,以獲得更高的可伸縮性、可用性和經濟性。ORACLE 9i的RAC在TPC-C的基準測試中打破了數項記錄,一時間業內矚目。這個新的數據庫還包含集成的商務智能(BI)功能。ORACLE 9i第2版還做出了很多重要的改進,使ORACLE數據庫成為一個本地的XML數據庫;此外還包括自動管理、Data Guard等高可用方面的特性。

歷史還在繼續

2003年9月8日,舊金山舉辦的ORACLE World大會上,Ellison宣布下一代數據庫產品為"ORACLE 10g"。ORACLE應用服務器10g(ORACLE Application Server 10g)也將作為甲骨文公司下一代應用基礎架構軟件集成套件。"g"代表"grid ,網格"。這一版的最大的特性就是加入了網格計算的功能。何謂網格計算?網格計算可以把分布在世界各地的計算機連接在一起,並且將各地的計算機資源通過高速的互聯網組成充分共享的資源集成。通過合理調度,不同的計算環境被綜合利用並共享。ORACLE宣稱10g可以作為網格計算的基礎,矛頭直指最大的敵人IBM的"隨需應變"!看來,ORACLE公司已經把這一次的"賭註"押在了網格計算的大市場上。但前景如何?讓我們拭目以待。

如果說,IBM是IT產業中的一頭巨鯨,那麽ORACLE一定就是一條大鯊魚:咄咄逼人,善於進攻。就在2003年6月初,ORACLE突然宣布51億美金收購仁科(PeopleSoft),業內再次震動。此舉又一次露出ORACLE 一貫善於進攻的本性。要知道,ORACLE在發展過程中很少對企業進行收購的,那麽收購仁科目的何在?首先,ORACLE覬覦企業應用軟件市場已久,但苦於不能進一步擴大市場分額,尤為重要的是,一旦成功,可以直接對最大的敵人IBM進行打擊,還可以阻擊SAP等巨頭的強勢。時至今日,ORACLE依然以不達目的不罷休的態勢和仁科纏鬥,結果如何,讓我們拭目以待。

"人生最大的快樂是擊敗敵人",Ellison一定很喜歡這句話。

收購仁科

2004年12月13日,Oracle 公司宣布簽訂了以每股26.50美元、總計約 103 億美元的代價收購仁科(PeopleSoft) 的最終協議。歷時十八個月的爭鬥終於塵埃落定。

從 2003年6月宣布的51億收購金額,到最終的 103 億美元,Oracle 可以說是付出了血本。這次收購對於 Oracle 公司來說有著深遠的意義。且聽筆者慢慢道來。

PeopleSoft 公司由大衛·杜菲爾德(Dave Duffield)和 Ken Morris 在 1987 年聯合創建,面向企業應用軟件,在上世紀 90 年代發展得順風順水,到這場收購大戰之前,在 ERP 領域已經穩坐第二把交椅。市場第一當然是SAP,而 Oracle 則遠遠落在後面。現在回過頭看,PeopleSoft 當年能夠在強敵如林的 ERP 市場有其一席之地,把客戶放到第一位,用更好的服務贏得客戶的心是PeopleSoft 的競爭法寶,而能做到這一點,與創始人大衛·杜菲爾德的處世之道有直接關系 。

Oracle 覬覦企業應用市場已久,苦於無法搶占更大領地,而在 2003 年,PeopleSoft 完成對J.D. Edwards 的收購,代價是 15 億美元,J.D. Edwards 在中型企業及制造、流通和資產密集型行業頗有一手,本來PeopleSoft 在人力資源管理方面已經是絕對的領先者,合並後,在企業應用市場,PeopleSoft 絕對超過 Oracle 處於第二位,這樣一來在 ERP 領域也無疑給 SAP 相當的壓力,老二當久了,誰都要做老大。話說,這樣一來,Oracle 覺得在 ERP 領域要追上第二名都已千難萬難,要做第一,更是無望,至於做到世界第一的位置,更是遙不可及了。因而這一領域是 Oracle 必爭之地,依賴數據庫這一塊,雖說賺得盆滿缽滿,擔市場增長畢竟有限,不在企業應用領域有所突破,遲早會在這個強手如林的市場上走下坡路。

如果某個領域不能戰勝對手,最好辦法就是收購,然後讓競爭對手消失。手持大把現金的 Oracle 宣布對 PeopleSoft 展開並購,受到時任 PeopleSoft CEO 克萊格·康威(Craig Conway) 的超強力反對。康威本是 Oracle 的舊臣,曾任高級副總裁,當年也是埃利森身邊紅人,按理說應該和 Oracle 暗通款曲,豎起白旗才對。其實不然,當初康威離開甲骨文並非功成身退,而是被迫出走。正是出於這樣的原因,新仇舊恨,難免要發起強勢阻擊。仁科公司上下也幾乎都反對收購,明擺著一旦收購成功,Oracle 必將大刀揮起進行裁員。當然,這些因素不會有決定性作用,股東以及董事會才是決定這家公司命運的人。

這場收購戰的前 16 個月可以說勝負未分,仁科拋出了若幹自救的方法,大施"毒丸計劃",除了與 Oracle 對薄公堂之外,對客戶發起了退款保證計劃,大幅度增加福利提高 Oracle 收購成本,甚至和 IBM 結盟力求自保。
眼看著 Oracle 打贏了反壟斷的案子,一場大戰即將決出勝負,誰料想仁科董事竟然臨陣換將,解除了康威的職務,理由是對其繼續領導公司的能力失去信心,當時也有傳言說董事會對康威不滿有其它原因,包括其行事作風獨斷專行,但這個時候臨陣換獎,無疑是頭腦發昏。幾年後回顧這個情節,真的懷疑是不是 Oracle 用了什麽反間計,感覺像在看商業版的赤壁之戰。

創始人杜菲爾德重回公司,企圖挽救仁科。但這個時候情況已經對 Oracle 有利了,逐利的投資者們臨門一腳,竟然多數同意收購,仁科束手投誠。盡管杜菲爾德堅決不妥協,但遊戲規則就是如此,自己一手創建的公司從此改換門庭。

收購完成後,Oracle 裁掉了仁科 5000 多名員工,大屠殺,熱忱的杜菲爾德自掏腰包建立了一只基金,幫助被裁員工就業,足見老爺子的仁愛之心。

從這次收購開始,Oracle 在企業應用軟件市場上一躍成為第二名。這麽大手筆、馬拉松式的收購的最終成功極大的刺激了大手筆並購的信心與野心,整合仁科(包括J.D. Edwards)這樣的大公司也給其帶來了大量且可復制的並購管理經驗。從這次收購開始,Oracle 收購戰正式拉開序幕,其影響直到今天仍未散去。

收購 Siebel

從 2005 年開始,Oracle 的發展歷史差不多就是其收購史。在收購仁科之前,Oracle 有的收購動作並不多。可圈可點的似乎只有一筆,那就是收購 DEC 的 Rdb ,並且從Rdb 吸收了 CBO(Cost-Based Optimizer)技術。
直到 2004 年開始,Oracle 開始展開收購戰略,這恐怕與 Charles Phillips 在 2003 年加入公司有關。數次收購都是 Phillips 操刀。

在 2005 年除了整合仁科之外,Oracle 還進行了 12 次收購,其中對 Retek 的收購達到 6.3 億美元,對 i-Flex 的收購金額為 9 億美元,其它的收購金額沒有對外公布。這一年的收購目標大致上都是為了完善自己的在不同行業的解決方案而做。

有兩個收購值得一提,一個是針對 Innobase 的收購,Innobase 是開發 MySQL 存儲引擎 InnoDB 的公司,而 InnoDB 從現在來看,仍然是 MySQL 最好的存儲引擎。Oracle 用極小的代價牽制住 MySQL 的潛在威脅。這是一步妙棋,堪稱神來之筆。

另外一個是針對 TimesTen 的收購,這是 Oracle 對實時數據處理的嘗試。不過從近幾年來發展來看,TimesTen 被用戶接受的程度不大,因為 Memcached 或類似開源解決方案對這個產品的沖擊太大了。

收購 Siebel 之戰

2005 年另一個大手筆收購是 58 億美元收購 Siebel。如果說,收購仁科之戰讓 Oracle 搶到了 ERP 領域的資源,收購 Siebel 則是拿下了 CRM 軟件市場的大片江山。

Siebel 公司由 Tom Siebel 夥同 Patricia House 在 1993 年創建。Siebel 在發展的過程中拿手好戲也是收購,這可能與 Tom Siebel 的銷售出身有關。 要知道,當年他也是埃利森手下得力幹將。據說在 Oracle 有句話,叫做誰離拉裏最近,誰就最快垮臺。做老板的當然不願意看到下屬搶了自己一點風頭,拉裏尤其如此。只是從後來的事情發展來看,Tom Siebel 和拉裏似乎並無多大冤仇。

在收購 PeopleSoft 之後,Oracle 雖說也是 CRM 領域的一個參與者,但是遠遠排不上前三名,而此時的 Siebel 正在面臨市場下滑萎靡不振的局面。與 SAP 的正面爭鬥沒得到什麽好處,Salesforce 異軍突起也搶走了 Siebel 不少客戶(Salesforce 創建人馬克·貝尼奧夫也曾是 Oracle 的幹將)。待到 Oracle 手持收購大棒前來,Siebel 竟然開城投降。相比之下,人家 克萊格·康威(Craig Conway) 在 PeopleSoft 作為一個打工者尤能抵抗到底,而 Tom Siebel 作為創建人,倒是生生的把自己的孩子送給了人。收購時,Siebel 手裏的現金還有 22 個多億,Oracle 相當於 36 億拿下了這個競爭對手,可以說是相當的便宜。

Oracle 收購 Siebel 倒不是感受到了來自這家公司的壓力,其目的也是要擴大自己的產品解決方案能力而超越 SAP。當然,SAP 的領頭羊地位要超越可並非易事。

或許有人問,Oracle 收購這麽多大牌廠商,如何消化? Oracle 這樣的公司,本質上說,是銷售驅動技術的公司,所以,銷售線路的整合並非難事,都是買東西而已。至於研發方面,因為收購的廠商大多以 Oracle Database 為基礎開發的軟件,PeopleSoft、Siebel 都是如此,雙方在收購前就已經有所合作,技術上的融合也並非太大難事。當然,這也是我個人的理解。
在 2005 年,Oracle 在產品方面沒有什麽太大的動作,只是發行了一個免費的 Oracle Database 10g Express Edition (XE)。

放逐的幹將們

如同互聯網時代 Paypal 黑幫一樣,在應用軟件領域,Oracle 公司的叛將力量同樣超級強大。
可以看一下這個列表:

Tom Siebel ,創建 Siebel 公司,2005 年被 Oracle 收購。

Mike Fields,曾任銷售部總裁,後出走創建 OpenVision 公司,1997 年被 Veritas 收購。

Gary Bloom ,曾經的二號人物,後出走擔任Veritas 公司CEO,Veritas 2005 年被賽門鐵克收購。

克萊格·康威(Craig Conway),前 PeopleSoft CEO ,給 Oracle 收購 PeopleSoft 帶來了最大障礙。

馬克·貝尼奧夫(Marc Benioff),Salesforce公司創始人、CEO。Salesforce 仍然滿身光環。

此外,Ray Lane,前 COO,總裁,現在是 KPCB 投資機構的合夥人。在業界的影響力依然很大(KPCB 投資的 Fortify 非常有意思)。或許,Salesforce 是 Oracle 的一大收購目標,只要危及自己或者是收購之後可以搶占更大市場,那就必然在收購名單上,估計馬克·貝尼奧夫必然舉起反抗旗幟,盡管拉裏也是 Salesfoce 的早期投資人,但早已經被趕出董事會,而且,馬克·貝尼奧夫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利用拉裏的名義幫自己宣傳---當年,拉裏也是借著在蓋茨前面發言而拋出NC的概念,才在更大範圍內廣為人知的。

在 Oracle 公司,拉裏就是這個王國的君主,誰越靠近他,誰就更可能下臺,他的一句以訛傳訛的名言是"Everyone else MUST Fail"。企業發展史其實也和政治史沒什麽本質區別。Oracle 公司的被放逐的幹將們倒是充分驗證了那條著名的"彼德定律",能力總有不能勝任你的崗位的一天,一旦能力觸及天花板,達不到職位的要求,那麽在 Oracle 的命運似乎只有一個,滾蛋!不賣力光等著養老那是不可能的。

寫這篇文章的時候,Oracle 公司的 2、3 號人物分別是 Charles Phillips 與 Safra Catz 。Safra Catz 投資銀行家出身,與拉裏關系緊密,但據說缺乏管理經驗,而菲利普斯來自摩根斯坦利,加入 Oracle 之前就有針對性的對 Oracle 有過深入的了解。 競爭對手都在猜測目前這兩個人究竟誰能接班坐上 Oracle 一把手的位置,還有待於時間的考驗,但至少,不會再次出現大清洗的局面了,畢竟這麽大的盤子,再折騰恐怕要傷筋動骨。還要給帝國留一個接班人不是?

且說拉裏這個人雖說對身邊的高管毫不手軟,倒是對公司的技術人似乎頗為仁慈。尤其是對自己的老搭檔 Bob Miner 評價是相當的不錯。拉裏當年不是很好的程序員,但是他對技術人員頗為關心,而且自己常常自認為是個程序員,他的確有過當程序員的經歷。最近幾年,Amdahl 定律漸漸廣為人之,但是很少有人知道,當年這個 Amdahl 公司還曾經解雇過他的往事,那時候他在 Amdahl 做程序員。

另外,盡管不懂細節,但他是個很不錯的預言家,從主機時代,到客戶端/服務器架構時代,到 Internet,Oracle 每次都能提前轉身,搶在很好的戰略位置。這要完全歸功於拉裏對商業需求的敏銳預知。盡管他也曾經有過不太靠譜的 NC (網絡計算機)的論斷,但現在看起來,倒像是一次提前但成功的預言。他也是少數真的懂得銷售自己家產品的公司掌舵人,或許這一點和他的好朋友喬布斯有些相像。

收購 BEA

在 2006 年,Oracle 宣布推出 Unbreakable Linux,同時也暗示了不會對 RedHat 進行收購,人們一直猜測 RedHat 會在 Oracle 待收購名單上,但這個事情到現在也沒有發生。另外,在嵌入式 DB 領域也做了收購,將 Sleepycat 收入囊中,Berkeley DB 從此改換門庭。現在,在中國還有一只研發隊伍呢。

2007 年底,Oracle 以 33 億美金的代價收購 Hyperion,在 商業智能 (BI) 領域進一步增強自己的實力。當時在 BI 領域,Oracle 排名第七,Hyperion 第四,盡管收購之後並沒有擠入前三名,但至少收獲了不少 Hyperion 的客戶,從長期看,也是比較劃算的生意。

與收購 Hyperion 的 33 億美金相比,收購 BEA 的 85 億美元似乎並不太高,因為 BEA 的規模與影響力都是不小,畢竟這是第五大軟件公司。可相像的是整個收購過程也遭到了 BEA 創始人的強烈抵抗。其實在 Oracle 收購 PeopleSoft 之前據說就有意向收購 BEA ,只是當時報價讓 Oracle 覺得不可接受:37 億美元。

BEA 由比爾·卡爾曼(Bill Coleman) 、愛德·斯考特(ED Scott)、莊思浩(Alfred Chuang)聯合創建,公司名字就來自三人名字的首字母,這是大家都熟悉的典故。或許是因為莊思浩是華人的緣故,中國用戶更熟悉他。BEA 是一家神奇的公司,其起家並賴以成名的產品 Tuxedo 與 Weblogic 都是買來的,Tuxedo 從 Novell 手裏買來,三人先拿到了 5000 萬美元的融資,然後借雞生蛋,買下了 Tuxedo,到後來這東西恐怕比 Novell 市值還值錢,要說的是,BEA 也真有點石成金的本事,因為抓住了中間件領域的這個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 從1995 年到 2001 年,六年就成為有史以來以最快速度達到10億美元年收入的軟件公司,但是到了這個階段之後的幾年卻停滯不前,無法實現更大的銷售規模,產品線的單薄給 BEA 種下了苦果。來自 IBM 、Oracle 的競爭也不斷加大,而開源軟件 JBoss 的壯大也無形中給了 BEA 不小的壓力。

如果 Oracle 能夠按照預期收購 JBoss 的話,或許也就不會對 BEA 下手了。不過 2006 年 4 月,消息傳來,RedHat 用 3.5 億美元收購了 JBoss 。如果假想一下當初 BEA 能夠收購 JBoss 的話,或許市場格局是另一番景象了,但是 JBoss 沒賣給 IBM 、Oracle ,恐怕也不會賣給 BEA,畢竟 JBoss 創建人 Marc Fleury 更願意保持開源精神。

在 2007 年十月的時候,Oracle 以每股 17 美元的收購請求遭到了拒絕。BEA 的拒絕理由是價格不合適,莊思浩將價格提到了 21 美元。請註意這個說法,這意味著 BEA 對其獨立性並非如何看重。Oracle 一計不成,欲擒故縱,說要看看投資人的建議, 這時候,一個重要的投資人卡爾·伊坎(Carl Icahn) ,在這次收購案中起到決定性作用。

卡爾·伊坎這個人在美國號稱激進投資者,也有人叫他"企業掠奪者",大家應該熟悉這個他,這人也曾是雅虎的股東之一,給雅虎管理層搞出來不小的壓力,整天喊著要炒掉楊致遠。卡爾·伊坎的拿手好戲是買入公司部分股票,拿到一部分代理權,然後給董事會施壓,逼迫企業賣出,獲益後抽身而退。卡爾·伊坎在 BEA 股價在 13 美元的時候大肆買進,後來持有超過 13% 的股份,如果 BEA 賣給 Oracle ,必然股價上漲,從投資人的角度看,也是無可厚非的事情,作為投資人,不會對 BEA 有任何感情。投資人都是魔鬼,這話有幾分道理。

買家嫌價格高,賣家嫌價格低,卡爾·伊坎倒是成了中間人,以他為代表的投資人力主賣出,以莊思浩為首的董事會雖說不願意賣,可一看價格已經談到可接受的地步,私下裏掏出計算器算了半天自己能拿到多少利益,也就都半推半就了,當然這是筆者的演繹而已。這次交易,最大的贏家應該是卡爾·伊坎,據說獲利超過 20 億,當然股東們也都有所收獲,要不怎麽有人將他叫做股東權益代言人呢。

拿下來 BEA 市場之後,Oracle 在中間件領域穩居第二,相信在經歷過艱苦的整合之後,將對 IBM 第一的位置發起再次沖擊。

接下來誰會是 Oracle 的收購對象? 很多人沒想到,居然 Sun 也成了 Oracle 的盤中餐。

ORACLE公司傳奇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