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我從PMP培訓歸來,跟大家聊聊套路

我從PMP培訓歸來,跟大家聊聊套路

行處理 會有 概念 風險管理 目前 順序 滿足 制圖 情況下

管理也是一些套路的傳承,很多人說不去學專門的管理,照樣把工作做得很好。是的,不是散打亂打就不能贏,只是會吃點虧而已。如果你有了套路在心中,那麽必定會讓自己車到山前開路,讓事情更好辦。

所以,我去學了幾招套路。回來後,真的發現,公司原來真的滿滿的套路,哈哈,一下看清了他們的把戲!也許有時沒用,但是也許,下一次,你就用上了呢!

首先理解重要的一點,項目經理不是官,大部分情況下也只是我們基層同學,不要誤會誤會!

憑著個人對整本書的理解,寫一些目前覺得有用的東西,也不枉白跑一趟pmp課堂(媽蛋,考試還不一定能過)

項目組合讓項目優先級更明確,輔助公司高層做決定。

項目集則可以最大化利用資源,比如同時做幾個類似項目,一起上線。

項目章程是需要有的,裏面記錄了項目目標,主要風險,高層次的需求,商業論證和效益管理計劃,成功標準。正式授予項目經理權限,可以用人了。不要坐等授權,應主動去推動授權。

盡早識別相關方,以便開展接下來的工作。可以使用現有識別的人員,進行頭腦風暴或者引導的方式,識別剩下的相關方。

收集需求也是項目經理的責任,雖然需求別人可以主動提供,但是,在沒有的時候,就要主動去挖掘需求,頭腦風暴,焦點小組,引導等等方式收集需求,親合圖進行分組,專家判斷基本都能用得上,如果你完全不知道是什麽的時候尤其重要。

需求跟蹤矩陣,可以將需求聯系上最終的可交付成果,使所有都能得到滿足,讓發起人或者客戶知道是如何做事的。

需求好之後,就要定義範圍。範圍管理避免多做和少做,做且只做。多做是鍍金,不是好事,比如你這次做了,下次還做不做?做錯了誰來承擔後果?少做的話,一定會引來投訴和不滿的。這是特別嚴重的事。為防止有遺漏的沒有做的東西,我們WBS工作分解結構,將工作全部由大化小,全部列舉出來,就可以查漏補缺了。後期變更會有,而且一定會有的,可以變更,但是一定要經過一定的控制程序,比如全部提出變更請求,由項目經理做簡單判定後,決定是否影響重大,是否提交變更控制委員會(其實就是一種事情的升級上報批準流程,可以有效減小需求的隨意變更且不會影響到大家的普通關系)。批準後的變更,則需要更新到新的範圍進度表裏去,確保變更都完成。如果是分包商一類的範圍變更,則都需要根據合同說明來。

範圍完成後,需要進一步細化,將工作包轉換為活動圖,即任何一個可以具體實施的活動,比如去買臺電腦。並將各個活動排列先後順序,所需工時,從而得出最終的時間估算。當然了,這種估算是自下而上估算,是比較準的一種估算,其他的如類比估算,參數估算都是比較理論的或者粗糙的。可以使用進度網絡圖看出活動的可浮動時間,確定出哪條是關鍵路徑,分支匯聚或分支發散,因為這些都高風險的活動項,需要特別註意。可以使用廿特圖或橫道圖,向領導匯報項目進度,一目了然。在活動過程中,肯定會出現各種問題,我們可以通過魚骨圖分析出根本原因,使用直方圖,將所有問題進行羅列排列,得出先後順序,使分清輕重緩急。更有甚者,可以使用蒙特卡羅分析,得出更牛逼的分析。

進度出來的同時,其實我們還應該要有成本預算控制,沒有預算的項目,其實很扯淡,但是我們平時的工作似乎一直就沒有成本預算。不管如何吧,如果真的要做好一個項目,成本預算是基層建築,沒有誰的錢是無上限的,我們心裏應該要有這種概念。成本預算應該是高層或發起人給予項目的資金,這個預算一般應該要有項目經理參與,當然項目經理一般要依賴其他成員,得到一個最初估算。應包含,正常的活動成本需要+應急儲備(項目經理可用)+管理儲備(高層所有,一般不可用)。估算方式有,類比估算(依葫蘆畫瓢),參數估算(有公式的套路,適用於很成熟的行業),三點估算(幾個小白加幾個專家中和數據而得到),總之都有一定的依據,總算是有說服力了。接下來,就是管控好成本的使用,並用成本作為基本,進行多種績效數據的推出。做成本控制,就是要實時監控成本偏差,糾正偏差,以及作出未來的預測。使用emv掙值管理技術,可以得到這些趨勢。得出結果,需要解決,一般可以使用,趕工,快速跟進,資源平衡等等進行處理進度和成本問題。但是所有這些,都應受限於事業環境因素,比如公司不允許加班,民族節假日不可能上班等等。cpi(成本績效指數),spi(進度績效指數),tcpi(尚需完工指數),是常用的指標,可以一下了解情況。

質量管理:規劃質量,參考高層的質量政策,方針,決定測試指標。管理質量主要是管理過程,使團隊行為符合公司要求。質量控制是進行質量測試的,使用質量測試指標,核對單等形式,進行監控質量。控制圖將質量控制在一定範圍。

資源管理:資源有點廣泛,其他方面的資源管理略過。這裏主要講的是人力資源管理。對團隊管理,最初就應建立一些團隊章程,以規範大家的行為,定好獎懲措施(當然這東西一般咱們普通成員是看不到的。)使用資源分解結構,將需要的資源羅列出來,自上而下的。需要的資源定好後,就要去獲取這些東西了,如果自己有權力直接分配成員,那自然最好了。否則,一般使用談判策略去跟職能經理要人,當然有些東西是要用采購的方式獲取的,一般由專門的部門去完成這事,不過需求肯定是自己寫的。團隊成員應根據其本身特點予以相應的幫助,比如必要時給予培訓。團隊形成會經歷幾個階段,形成、震蕩、規範、成熟、解散。所以這只是大自然的規律,如果你到一個新的團隊遇到這些情況,就不用驚奇了。沖突解決辦法,撤退回避,包容,調解,命令,合作雙贏,項目經理應該在必要的時候出面幫助解決問題。團隊士氣低迷時,應使用團建一類的方法鼓舞士氣,其中團建中比較low的是吃飯。

風險管理:最開始就需要評估出一些高層次的風險,登記在風險登記冊中。在後續識別風險,定性風險,定量風險,制定風險應對策略。使風險在發生時,可以第一時間查看風險登記冊中的應對策略。一些未知情況,則需要上報管理層,使用管理儲備。如果風險已發生,則只能算做問題日誌了。風險應記入經驗教訓登記冊中,以供未來參考,提升管理實踐。當有人向你報告風險,首先應該去調查一下,評估,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從而避免不必要的麻煩。風險處理方式有:轉移、接受、減輕、規避(哎有規避為啥不用吶)。當然,風險也有正面的,這時應該采取積極方法,開拓、提高、分享、接受。

溝通管理:只是信息的傳遞,比如誰沒有收到信息,或者誰收到的郵件過多,導致工作做不下去這類問題,才應該去檢查是否溝通管理計劃沒有做好。多國有的團隊,虛擬團隊,溝通尤其重要。

采購管理:一切按合同辦事。在簽訂合同之前,以工作說明書為基礎,進行溝通,廣告等形式公開招標,收集問題後,召開投標人會議,統一解釋問題,最後實施采購。管理采購是,控制采購過程的進度,附加問題,驗收等等。采購過程中,出現任何問題,都應先去查看采購合同。合同有很多種,固定總價合同是甲方最喜歡的,因為只要把總價定好,其他所有事情都交給乙方處理,乙方承擔所有風險。所以乙方自然是不太友好,當然了,這種合同是不允許有任何的需求的改動,不是甲方想加啥,想加啥就加啥,咱們合同說事,改動就另談合同吧。成本加激勵合同,可以使雙方都朝著同一個目標前進,這種合同看起來好,但其實風險與利益存在,乙方如果完不成,雙方一起承擔後果吧。如果需求都寫不出來,那就簽個工料合同吧,做多少算多少,誰也別虧著誰。

相關方管理:相關方登記冊,記錄相關方,期望,態度等。應該盡早地識別相關方,並記錄下他的各種情況,別到後面別人突然冒出來指指點點,那就尷尬了。使權力利益矩陣,確定相關方的管理方式。

我從PMP培訓歸來,跟大家聊聊套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