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Cloud 2.0時代的華為雲,讓產業互聯網跨越新摩爾定律

Cloud 2.0時代的華為雲,讓產業互聯網跨越新摩爾定律

處理 打通 根據 優勢 業務 彌補 開發 智能化 更強

技術分享圖片
根據中國信通院的《互聯網發展趨勢報告2017-2018》:互聯網已成為全球經濟增長主要驅動力,中國互聯網產業也正處於新的歷史拐點。從互聯網發展周期看,移動互聯網浪潮已消退,全面進入穩定增長階段,業務生態持續創新拓展,“智能”與“融合”演化為新時期互聯網發展核心特征,全球互聯網正加速邁入智能融合新時代。

所謂“智能”與“融合”,更多是指雲與互聯網結合在一起,針對實體經濟和行業應用,滿足真實世界中企業、組織和個人的真實需求,把虛擬世界與現實世界互相映射並融合在一起,為真實世界的真實需求提供智能化互聯網服務。

基於30年的信息產業研發與實踐,華為在2016年率先提出Cloud 2.0的概念,認為連接企業的產業互聯網將蓬勃發展,全球更多企業和組織將“生長於雲”,並樹立了讓更多的行業、企業輕松獲得優質雲服務的目標。在Cloud 2.0時代,一方面,互聯網企業基於消費互聯網積累的用戶優勢和數據資源,快速拓展物流、制造、醫療等產業互聯網領域;另一方面,雲計算服務商把企業和行業的核心業務流程帶上公有雲,推進產業互聯網的深入發展;消費互聯網與產業互聯網的結合,打通了×××世界。

具體說來,Cloud 2.0時代讓雲基礎設施從資源型向能力型轉變,以支撐產業互聯網業務從流量型業務向精準服務型業務的歷史性大轉移,讓產業互聯網跨越新摩爾定律中的“鴻溝”。華為雲BU總裁鄭葉來在最新一期的華為雲內刊《Cloud雲+》中指出:Cloud2.0時代,基礎設施必須滿足More than Moore(新摩爾定律), 讓百行百業、尤其互聯網業態有更強的挖掘數據紅利的能力;讓實體產業與信息產業進一步融合,提升社會生產力。

產業互聯網:突破新摩爾定律

“新摩爾定律”指的是關於技術產品生命周期定律。定律提出者傑弗裏·摩爾認為,新技術產品的生命周期大約可分為早期采用者期、中斷期、保齡球道期、旋風期、主流期和衰退期等。其中,中斷期又稱為鴻溝期,新技術在這個階段往往會遭遇夭折,關鍵是要找到渡過中斷期的方法或策略。

作為一種新技術體系,產業互聯網在Cloud 1.0時代從無到有地發展起來,現在也在經歷中斷期的挑戰,而基礎設施、人工智能技術、服務能力等正成為產業互聯網跨越中斷期的關鍵策略。從《Cloud 雲+》最新一期中,我們可以知道,雲ERP公司管家婆、中國圖庫和華為商城等在華為雲的幫助下,成功跨越了產業互聯網的鴻溝。

作為中小企業財務軟件的創始者和引領者,管家婆十多年來為中小企業提供信息化解決方案。隨著雲計算大潮的到來,管家婆需要通過整體業務向雲端遷移,解決現有系統的種種不足,如應用部署方式復雜繁瑣耗費人力、系統資源隔離粒度大導致資源利用率低、產品版本管理復雜且擴展性差等。

如果想要成功向雲轉型、打造自己的雲平臺,管家婆需要能夠兼容微軟技術的全棧雲技術供應商。華為雲CCE容器服務憑借在容器技術上的深厚積累,將開源技術Kubernetes與Windows容器打通,彌補了Windows操作系統上軟件容器化的空白,在國內首家推出 windows 容器服務,從而得以幫助管家婆軟件快速完成架構轉型,將傳統.NET應用完成基於雲的容器化改造。可以說,華為雲CCE容器服務彌補了容器雲技術的應用鴻溝,讓管家婆不僅可以基於華為容器打造企業信息化管理解決方案,還可依托華為雲的全棧雲技術,服務於中國的百萬家中小企業客戶。

中國圖庫是中國最大的商業創意圖庫之一,在中國圖庫裏有約16萬中國國內的簽約攝影師以及500多萬國外投稿人。在中國,盜版的肆意造成目前中國市場圖片侵權率高達94.8%,在如此嚴峻的版權環境下,中國攝影師不願意把作品投稿到圖庫,而寧願用更復雜的方式,把作品投到海外交易平臺。如何讓中國的1700萬設計師和2000萬攝影師回歸中國的圖片市場?

為此,中國圖庫與華為雲合作,在華為雲EI深度學習的計算能力和算法支持下,利用華為雲圖像搜索服務,準確率達99%,改進了版權圖片的追責過程。雙方更是一起聯合開發了首款智能“查盜圖”小程序,讓攝影師通過×××小程序就一鍵發現侵權、一鍵提交維權,真正實現“坐等賠償”,用技術和法律保護自己的版權權益。

華為商城(Vmall)電商平臺所用的IT系統解決方案大多數都來自華為內部,並在成立伊始就率先使用華為雲。在華為手機等新品發布期間,Vmall單日用戶量激增近5倍,高峰期並發用戶達數百萬,9個小時業務交易量上億元,在線遭遇了數千次高風險的業務×××,而這一切都在華為雲的支撐下平穩過渡。更重要的是,Vmall的運維管理團隊人數不到10人,通過華為雲就能負責所有商城系統運維管理工作。華為商城Vmall在華為雲的支撐下,渡過了企業核心業務系統上雲的鴻溝期。

Cloud 2.0:產業互聯網跨越鴻溝

無論是雲ERP軟件還是“查盜圖”小程序,都是互聯網在雲時代的新形態和新趨勢:雲計算推動了企業和產業核心生產要素和生產流程的互聯網化,人工智能把產業互聯網與消費互聯網相互智能融合起來,消費互聯網則提供了接觸廣大最終用戶的渠道,最終形成了新的商業閉環模式。

鄭葉來認為,在Cloud 1.0時代,互聯網公司是“生於雲的一代”,是最初的雲計算模式嘗鮮者。然而,正如當初互聯網也經歷了鴻溝期一樣,產業互聯網也要經歷鴻溝期,Cloud 2.0基礎設施則是產業互聯網跨越鴻溝的關鍵所在。

在Cloud 1.0積累的雲計算技術基礎上,Cloud 2.0基礎設施還需要彌補與企業實際生產環境、已有企業IT系統和現有產業生態的技術缺口,同時確保數據安全與隱私,才能真正支撐產業互聯網跨越鴻溝,這也就包括了前面提到的兼容微軟技術的容器平臺、易用而強大的人工智能平臺等。

鄭葉來指出,現在正是從Cloud 1.0向Cloud 2.0過渡的關鍵期,最大的變化是雲基礎設施要以應用為中心、以提供能力服務為主,而不是像Cloud 1.0時代那樣以資源為主。

以應用為中心、以提供能力服務為主的雲基礎設施,必須要支持基於雲原生架構的高效產品叠代、支持互聯網業務的快速發展。華為雲堅持積極基礎設施創新:通過異構計算達到極致的性能;廣泛使用新的技術,包括容器、微服務、人工智能、DevOps等,堅定地實現從資源型服務到能力型服務的轉變;將大數據與人工智能緊密結合,深入挖掘流量價值。

在《Cloud 雲+》中,鄭葉來也強調,Kubernetes+Docker容器、微服務以及Serverless是雲原生基礎設施必須要跨越的門檻。事實上,華為雲在這三個領域早有布局,能提供相應的領先的產品與服務:華為雲國內首個發布專註性能的裸金屬容器,國內首發支持 Windows Server的Windows容器,以及全球首發基於Kubernetes的無服務器容器服務。其中,華為雲首款商用企業級微服務引擎CSE,曾經歷過華為消費者雲的億級消費者場景考驗。

此外,華為雲電商解決方案為不同規模的電商客戶提供一站式的雲端解決方案,幫助電商客戶快速、低成本部署業務,利用高彈性、高可靠、高並發、安全防護的特點,輕松應對促銷、秒殺、爆款等電商業務場景。特別是華為雲服務提供Hadoop、Spark、HBase 等能力,可以快速高效處理用戶數據,分析用戶行為趨勢,在產品展示、產品推廣、產品運營、個性推薦等方面提供數據支撐,幫助電商企業優化業務運營方向,提高營銷回報。

總結來說:在Cloud 2.0時代,華為雲要做智能世界“黑土地”,讓產業互聯網業務的內容、應用在上面生長。為此,華為雲一方面提供全棧式的雲服務,打造產業互聯網業務最佳雲計算底座;另一方面,有效實現大數據治理,做產業互聯網生態的的智能數據底座,既有資源又具備能力,更好地使能和支持智能應用落地。華為雲還堅持“三不”——上不做應用,下不碰數據,不做股權投資——做產業互聯網生態的堅實盾×××。可以說,正是在Cloud 2.0新基礎設施的前提下,產業互聯網或許才能跨越新摩爾定律的鴻溝,走向繁榮的數字經濟。(文/寧川)

Cloud 2.0時代的華為雲,讓產業互聯網跨越新摩爾定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