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高軟作業2:雲筆記軟件調研

高軟作業2:雲筆記軟件調研

自帶 blank 什麽 強硬 https 需求 round 因此 com

寫在前面:

  選擇雲筆記作為這次調研對象,是因為看到一位同學作業裏關於iOS場景下面的筆記軟件對比。這一下子讓我想起自己入坑過的各款雲筆記應用,他們基本上都擁有雲端存儲和多端同步的功能,但同時又都存在著各自的優缺點。本來一開始我只是選擇3款具有代表性的應用作比較,但隨著調研的深入,才逐漸認識到此類型軟件水之深,坑之大,遂最終擴充到7款。然而事實上,市面上相關的產品還有很多,他們很多打著“顛覆格局”的口號橫空出世,卻往往都只是曇花一現。

1.七款雲筆記應用的基本功能特點差異對比

分類 印象筆記 有道雲筆記   為知筆記 螞蟻筆記 OneNote 訊飛語記
多平臺同步
支持   支持 支持(VIP) 支持(VIP) 支持 支持
支持標簽 支持 支持 支持 支持 不支持 支持
文檔翻譯 不支持 支持 不 支持 不支持 不 支持 不支持
目錄分層
鏈接分享 支持 支持 支持 支持 支持 支持
回收站 支持 支持 支持 支持 支持 支持(VIP)
雲協作 不支持 支持 支持(VIP) 支持(VIP) 支持 不支持
支持markdown 支持 支持(VIP) 支持 支持 不支持 不支持
批量數據導出
一般 一般 一般
月上傳流量 60M(FREE)/1G(VIP) 2G(FREE)/50G(VIP) 1G(FREE)/10G(VIP) 1G(VIP) 5G(FREE) 10G(VIP)
VIP價格 148元/年 198元/年 60元/年 150元/年 免費 98元/年

  • 印象筆記:

  evernote是我接觸的第一款此種類型的產品,當時可謂是驚為天人,強大的網頁剪輯功能使得它成為一款合適的便箋型知識管理軟件。但作為外來軟件本土化的應用,我始終無法適應其操作方式。

技術分享圖片

圖1:印象筆記網頁端

  • OneNote:

  OneNote沿襲了微軟扁平化的設計風格,豐富但不花哨的UI理念深得我心,另外擁有著office這強大的後盾讓我足以相信自己的信息不會丟失,它的缺點在於同步速度慢和相對匱乏的功能外擴。

技術分享圖片

圖2 :OneNote客戶端

  • 有道雲筆記:

  網易出品的這款產品給我的感覺便是中規中矩,並沒有什麽明顯的短板,如果你沒有什麽特殊的要求,有道雲也會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技術分享圖片

圖3:有道雲筆記客戶端

  • 為知筆記:

  為知筆記作為一款相對小眾的產品,卻在很多的小細節上優化出色:快速條理化存儲、永久安全雲存儲、模板多:markdown、富文本、九宮格、工作日誌、會議記錄、訪問日誌等。但補充一點,這款軟件的非VIP用戶無法享受雲端存儲功能,這意味著你不花錢只能當單機玩,不過平心而論,為知的收費是幾款軟件裏面最優惠的。

技術分享圖片

圖4:為知筆記網頁端

  • 螞蟻筆記:

  同為知筆記一樣,螞蟻也面臨著收費的困境。不過如果你實在不想為此付費,也可以考慮搭建一個私人雲筆記。這款軟件是完全開源的。(https://github.com/leanote)

技術分享圖片

圖5:螞蟻筆記網頁端

  • 訊飛語記:

  訊飛語記是科大訊飛旗下的一款產品,主打手機端的錄音轉文字和AInote,但除此以外乏善可陳。

技術分享圖片

圖6:訊飛語記網頁端

2.他們的目標都是盈利麽?他們的目標都是賺取用戶的現金麽?還是別的? 對比他們的售價

這些產品之中只有OneNote是免費的,只因其背靠微軟這座大山。對中小型公司來說收費是必然的,區別在於選擇的時機和收費的方式。如果長期沒有好的變現方式,容易造成資金鏈的斷裂,但如果收費方式過於強硬,很容易阻隔新用戶的進入,另外如果在和同類軟件收費模式的博弈中敗下陣來,也會造成用戶的大量流失。

3.這些軟件是如何到你手裏的?

官網和各大應用商店均可免費下載。

4.這些軟件有Bug 麽?又是如何更新新版本的?

如果想要看相關軟件對應版本的bug,一種方法是到應用商店差評區去看看,當然真實情況可能是用戶使用不當或者競爭對手的競爭行為。另一種方法是建立相應的軟件社區,培養一批相對忠誠的用戶,這樣得到的反饋才會更加真實。

更新新版本的方式大概有兩種,一種是當用戶打開軟件的時候主動提醒,另一種是根據用戶需要被動顯示。

5.此類軟件是什麽時候開始出現的,同一類型的軟件之間是如何競爭的? 發展趨勢如何?技術分享圖片

  我們看一下百度指數下的幾款軟件的整體搜索趨勢,可以得到以下幾點:

  ①以2012作為分水嶺,隨著移動設備的增長,這幾個應用開始在移動端布局,也開始對雲概念做文章。2012年之後,印象筆記和有道雲增長迅速,隨後趨於穩定,而為知筆記和OneNote則增長緩慢;

  ②隨著軟件功能的逐漸豐富和優化,各款應用的增長已經到達一個瓶頸;

  ③仔細觀察,每年的二月份,搜索指數呈現謎之下跌,或許和春節放假有關,側面說明一大部分用戶的使用目的是工作需要而非生活記錄。

6.你個人第一次用此類軟件是什麽時候,你當時是幾年級?你現在還用它麽,或者是同類軟件的不同品牌,為何?

最早使用的是印象筆記這款,那時候應該是大一。

現在使用的是OneNote,大概是輕便,好看吧。

7.你是如何精通這軟件的?它給你什麽好處,壞處?

其實如果不是出於調研的需要,我根本認識不到一款筆記應用會有這麽紛繁復雜的功能,對於一個普通用戶,無非是根據需求使用,大多數都談不上精通。

最大的好處是能夠擺脫物理設備的束縛,隨時隨地的記錄和查看,至於壞處就無從談起了。

8.這種軟件再過10年,20年還會存在麽,為什麽?

打個不恰當的比喻,這個世界上的人總共有一石,其中一半不怎麽會使用電子設備,剩下的五鬥裏面經常做筆記的占兩鬥。而那些做筆記的人絕大多數都使用手機便簽和word,最後經常使用雲筆記這類軟件的少之又少。大家都會覺得,不過是寫幾句話,做個記錄,何必再下一個第三方軟件呢。另外一個事實是,現在很多移動端設備自帶的筆記應用同樣已經集成了雲存儲和富文本編輯器等核心功能。因此,再過個10年,我相信雲筆記依然會存在,只是它會存在在你的手機便簽裏,會存在word文檔裏。

9.如果您是一款雲筆記軟件的產品經理,您會策劃一款怎麽的產品?與調研的這幾款產品有何不同?

仔細對比上述的各款軟件之後,不難發現他們基本上已經大同小異,各種功能的發展已經看得到天花板了,這個時候再想著入局難免有些不合時宜。如果是由我來設計一款心儀的產品,那他一定是集各家之所長的,簡潔舒適的界面,入手簡單而功能強大,細節處體現人文關懷,體驗上彰顯性能優越,對外可兼容萬物,對內則包羅萬象。。。但如果我是老板,這樣的方案顯然會被pass掉,因為它賺不到錢。也許在不久的將來,隨著人工智能的成熟,會有這樣一款雲智能管家,能夠和人腦相輔相成,這是我對雲筆記應用最美好的想象。

高軟作業2:雲筆記軟件調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