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SS設計模式:OOCSS 和 SMACSS
真心覺得寫出 CSS 並不難,但是要寫出可被維護的 CSS 比其他程式語言都還難。所幸已經有許多大師級的人物,提出許多設計模式和思維,借由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可以讓事情事半功倍。這篇文章就來說說 OOCSS、SMACSS 和撰寫 CSS 時應該註意的規範。
OOCSS
OOCSS不是什麽新技術,只是一種撰寫 CSS 的設計模式,或者可以說是一種「道德規範」,大致上我覺得重點只有兩個:
- 減少對 HTML 結構的依賴
- 增加 CSS class 重復性的使用
減少對 HTML 結構的依賴
CSS
1 2 3 4 5 6 7 |
<nav class="nav--main"> |
一般的導航欄寫法,結構應該會像上面的 HTML 範例一樣,如果要對那些 <a>
標簽定義樣式,CSS 的寫法可能寫成.nav--main ul li a {}
,這種寫法先不管效能上的問題,可以看出來過度地依賴元素標簽的結構,有可能之後 HTML 結構改變,這個 CSS 就必須跟著重構,造成維護上多余的成本。
若從這個例子來考量,原則上 <a>
都一定會接在 <li>
標簽的後面,一個 <li>
只會有一個 <a>
,通常不會獨立存在,那就可以寫成 .nav--main a {}
,會是比較好的寫法,甚至是直接給 <a>
加上 class nav--main_item
。後者是 OOCSS 所提倡的用法。
這樣的寫法,一來效能理論上比較好(我沒辦法驗證),二來層次比較單純。
增加 CSS class 的重復使用
在 OOCSS 的觀念中,強調重復使用 class,而應該避免使用 id 作為 CSS 的選擇器。這種想法就是像
OOP
盡量抽離重復的程式碼,例如以下這個例子,這是兩種按鈕的 CSS 樣式屬性:
1 2 3 4 5 6 7 | .button { display: inline-block; padding: 6px 12px; color: hsla(0, 100%, 100%, 1); &.button-default { background: hsla(180, 1%, 28%, 1); } &.button-primary { background: hsla(208, 56%, 53%, 1); } } |
上面的 CSS 將兩種不同樣式的 button,抽離出重復的部份,並且定義在同個 class
上。因此,要使用這樣的樣式,HTML 的寫法可能長這個樣子:
1 2 | <a class="button button-default"> <a class="button button-primary"> |
先用 button
宣告此為一個按鈕的樣式,再用 button-default
或 button-primary
作為按鈕底色的區別。這麽做可以維護成本變得比較低,例如:想要改網站上所有按鈕的大小,就只要修改 .button
的 padding
而已。
SMACSS
我對 SMACSS 的理解還不是很深入,或許把 Scalable and Modular Architecture for CSS 看完後會有更深一曾的理解。目前對 SMACSS 的概念僅限於它對 CSS 不同的業務邏輯所做的劃分方式:
但我認為原本的設計不是很妥當,因此我自己做了一些改良:
Base
Base 就是設定標簽元素的預設值,例如瀏覽器的 reset 可以寫在這裏,如果用的是 Compass,只要 @include global-reset
即可。這裏只會對標簽元素本身做設定,不會出現任何 class 或
id,但是可以有屬性選擇器或是偽類:
1 2 3 | html {} input[type=text] {} a:hover {} |
Layout
Layout 是指整個網站的「大架構」的外觀,而非 .button
這種小元件的 class。網站通常會有一些主要的大區塊,可能是 header 或 footer,Layout 就是用來定義這些「大架構」的 CSS。如果有做 Responsive Web Design 或是用 Grid System,也是把規則寫在 Layout 這裏。
以下這是個範例:
CSS1 2 3 4 5 6 | #header { margin: 30px 0; } #articles-wrapper { ......; } .sidebar { &.sidebar--right { ......; } &.sidebar-left { ......; } } |
通常只有一個選擇器,一個 id、或一個 class。
CSS設計模式:OOCSS 和 SMAC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