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知識癱瘓的長頸鹿【網文摘抄】

知識癱瘓的長頸鹿【網文摘抄】

family 領域 -a 知識結構 事物 遲鈍 陷阱 san 網帶

羅振宇的時間跨年演講刷屏了,很多朋友問我看了麽,很不錯,很有啟發。

“我說還沒有,要麽你直接給我講講重點。”

“具體我也不記得了,總的說來挺好的。”

是不是聽過之後會有一種醍醐灌頂的感覺,瞬間覺得自己洞悉了整個世界,仿佛一切的知識,一切的事物,都在我的掌控之中的快感。

不久你便忘記了,你依然繼續一地雞毛。

項目沒有進展,生活沒有起色。

你看起來很厲害,還是一事無成。

知識癱瘓

這是一種上癮機制——信息的獲取讓人獲得“哇我懂了”的廉價快感,但看的信息越多,就見到越多牛人的思想高度,卻越無法深度思考。為了抵禦這種焦慮,便只好繼續打開更多窗口,見證更多頂峰,然後更多焦慮。

飲鴆止渴,一直到癱瘓。

吸毒為什麽會上癮?因為你的大腦會上癮。毒品能產生一種東西,是大腦不能產生的。當你習慣了這種外界持續的強刺激後,你就很難適應天然產生的興奮感了。也可以說,你的敏感度已經降低了,應對興奮的閾值升高了。

我們處在互聯網時代以來,每天接受各種信息,聽知識新聞,看36kr、虎嗅網,每天充斥著人工智能,戰略,融資,線上線下,並購等等詞條中,希望從裏面發現規律。如此多的新知,你會感覺自己的眼界越來越大,格局越來越高,但似乎手腳卻越來越遲鈍,永遠也無法通過自己的行動帶來感悟和體驗的成就,徹底成了一個知識癱瘓的長頸鹿。

「你只是看起來很厲害!你聰明地以為,你能通曉各大領域。實際上,你在每件事上都做了逃兵。

信息爆炸的時代,很多人因為學到一點東西就沾沾自喜,妄自尊大。這種智力上升的厲害感,其實是一種逃避現實的快感。有時候思想的冗余比思想的貧乏更加可怕。

日後的社會,組織壽命變短,個體壽命越長。個體時代崛起,職業無邊界的趨勢越發明顯,個人品牌、同行圈、朋友圈的作用大於組織,這個任何人都能成為自己的時代,比不可少的是要有自己的職業能力,一個人像一家公司去運作。成為超級個體,必不可少的三種能力:

1、自我叠代能力

2、掌握底層的元能力——生產、鏈接以及傳播的能力

3、自我復原能力——常作不死

當一個人學習新知的時候是很爽的,大腦瞬間就get到,然後覺得一切事情都能夠了解:物理的、世界的、經濟的、人生的,等等等等。但是,真正把這些想法落到實處需要一段漫長的時間。而且在這中間,你可能不是瞬間秒懂,而是需要慢慢爬坡的過程。當一個人忍受不了這漫長的爬坡,他就會特別喜歡下一次知識的快感快感再快感,瘋狂的刷幹貨。時間一長,你會發現你的眼界格局越來越高,但手腳卻越來越笨,最後徹底成為一個知識癱瘓的長頸鹿。

想象,使得大腦分不清現實與虛幻。學習新知識的瞬間或者短時記憶,可以讓我們感覺突然知道了些什麽,領悟了些什麽,甚至讓我們的大腦以為我們已經掌握了書中所寫的知識和技能。不僅如此,還會不自覺的幻想著利用這個已經掌握的知識和技能讓自己達到了怎樣的人生巔峰,於是我們的大腦產生了短暫的愉悅,便自說自話的讓我們覺得既然已經得到了,何必還要花費辛苦和努力呢?難怪古人告訴我們,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但實際上,我們的能力卻沒有提升。1w小時理論告訴我們,人類大概需要通過1w小時的刻意練習,才能真正地掌握一項專業的技能。而我們在學習知識的時候並沒有讓身體去做刻意的練習,大腦甚至都沒有對所學到的東西進行加工,只是簡單地進行記憶而已。這也就是為什麽讀了很多的書,但要復述一遍卻非常的難,因為我們並未真正掌握書中的知識,更別說用了。這也就是為什麽古人先賢一直告誡我們,要知行合一的道理。

互聯網帶來的資訊爆炸,社會變化速度越來越快,未來不確定性的增加,以及唯恐被身邊的小夥伴落下的心態逐漸占據了我們的內心,讓我們陷入深深地恐懼和焦慮。朋友圈悄然形成了某種鄙視鏈,不知何時訂閱了專欄的人某種優越感:“我就是比你們這些不肯花錢(摳門)的loser知道的多,我就是比你們優越”。而害怕被人嘲笑“連這個都不知道”,於是我們不得不被迫去訂閱那些本來對我們並沒有什麽幫助的專欄。雖然可能沒有實際的幫助,但不斷地學習(或者只是訂閱了付費欄目)成了我們緩解這種恐懼和焦慮的最簡單的辦法,讓我們的大腦形成一種防禦機制:至少我很努力 註意力和時間都是有限的,如果有限的註意力和時間如果都被學習新知識占用了,那麽人就無法進行有效地練習來鞏固已經學習的知識和本領。而無法進行有效的練習鞏固,那麽人們很快就會遺忘掉學習的東西。這也就是為什麽會有“書到用時方恨少”的感覺,因為看過的書在用的時候都忘記了。其實,並不需要什麽知識體系,知識體系知識人腦加工知識的一種方式。在實踐過程中,人腦會自然而然的將知識進行加工,時間長了就成了一套體系。而如今付費訂閱欄目所謂的知識體系,也只是很多專業知識的雜糅,並用專欄作家自己的角度進行加工而成的所謂的體系。不要迷信什麽知識體系,畢竟這個世界實際上並不存在什麽知識體系,沒有哪套知識體系不是人類自己想象出來的。 仿佛他只需要用一點點努力就可以達到常人無法達到的水平。他不僅看不起那些和他付出了同樣努力卻得不到相同效果的人,他更看不起那些努力是他幾倍,但成果只比他優秀一點的人。

我突然想起了,我初中時的同桌女生,她總是每晚復習到深夜,但期末考卻只比我高幾十分。我得意洋洋的向周圍人炫耀,要是我和她一樣努力,早就清華北大了吧!

這份炫耀毫無意義,最終上清華的是她不是我,在努力這件事上,成果大於速度。或者說,這個世界不關心誰跑的有多快,它只看重誰先跑到終點。

考70分的人是永遠沒有考90分的人厲害的,無關誰付出了多大努力。

付出30%努力做到50%的人只能收獲內心虛幻的成就感,那些付出了200%只收獲了80%的人卻能得到這個世界的獎勵

人的一生雖然有無數的分支,但卻是有主線任務的。

“看起來很厲害”到“真正厲害”差著10086本書。

“真正很厲害”到“生活達人”差著十萬八千次嘗試。

焦慮癥-松鼠癥-懶癌,本世紀三大絕癥,其實是個死循環。

常年刷碎片信息的大腦就會陷入這樣的陷阱

極大的增收了並沒有什麽卵用的信息,而降低了最重要的深度思考能力。

你的淺薄之路也從此開始。

專家都是專註於一個小領域,以疑問為關鍵詞,搜索他們自己專業領域的內容;然後通過新的知識結構表達出來。所謂個體經濟的創富,沒有什麽隨隨便便就躺著賺錢的,淺顯易懂的表達都是需要對這個領域縱深的領悟力,學得越深所形成的知識壓強就更震撼人。

知識癱瘓的長頸鹿【網文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