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公眾號設計總結

公眾號設計總結

眾多APP中,做出來一個APP不難,難的是如何大量獲客。公眾號的產品對比普通APP有以下幾點優勢:

獲取成本低:APP需要消耗流量下載,因而使用者下載前會慎重考慮要不要下載,尤其是線上下推廣時使用者不會在沒有WIFI的情況下使用流量下載,等回到家也就懶得下了。而公眾號產品對使用者來說獲取成本就低的多了,只要掃一下二維碼點選關注就可以使用,不想使用時取消關注即可。成本低,所以更願意使用。

開發成本低:開發APP需要開發安卓和iOS兩個系統,並且考慮適配不同型號的機型,而微信公眾號使用統一PHP或H5語言(這個我分不太清聚具體兩種語言在什麼情況下使用),不需過多考慮適配問題。

不佔用空間:APP下載後會佔用系統記憶體,微信公眾號不會。

依託龐大微信群:截止今年第一季度末,微信每月活躍使用者已達到6億多,微信培養了使用者的使用習慣,使用者熟悉微信和微信公眾號的各項使用規則

藉助微信推廣:微信內應用頁面可直接分享至朋友圈或好友,開啟即可關注。

低頻次產品寄居地有些產品使用者一個月才打開一次,下載和儲存成本高,放在公眾號裡可解決這個問題。

2、公眾號互動設計有何不同

公眾號主頁面,底欄分為兩部分:3*5功能欄,和用來切換3*5功能欄與傳送資訊的按鈕;中間部分是資訊交流部分,使用者可以傳送文字語音,也可以接收公眾號傳送的圖文連結、模板訊息、文字。

 

下圖是滴滴打車的具體功能頁,使用者可以通過3*5功能欄和公眾號推送的連結訊息進入,產品具體功能主要在這裡實現。

下面具體講講互動設計注意點。

公眾號主頁面

按功能分類組織:公眾號主頁面下方的3*5底欄類似APP的底欄或邊欄,是羅列功能的位置,設計者可以將功能按模組分類,放置到3個底欄模組中,分類要符合使用者思維習慣,讓使用者可以輕鬆找到想尋找的功能。

3*5功能欄一共可設定3個一級選單,每一個一級選單最多支援4個漢字;每一個一級選單下,可支援5個二級選單,每一個二級選單最多支援7個漢字; 

3*5底欄的7種互動

點選事件:當用戶點選完後,會向用戶推送一條圖文資訊、一條文字資訊、一條語音資訊、一張圖片。就是我們平時所接觸的微信公眾號內的點選互動操作;

view型別事件:

當用戶點選後,會跳轉至指定的頁面去;

掃碼事件:當用戶點選後,微信會調起微信掃一掃供使用者進行掃碼。使用者掃碼後,根據二維碼內容,相應的會有不同的反饋。比如使用者掃碼是一個網頁連結,使用者掃碼後,可直接跳轉至對應連結;比如使用者掃碼後,使用者可接收到一篇圖文訊息;比如使用者掃碼後,完成微信賬號與自身賬號的繫結,然後微信反饋繫結成功;

微信掃碼有著非常多的應用場景,我們都可以在公眾號使用。

調起相機:新增該選單,使用者點選後可直接調起系統相機供使用者拍照,拍照後,我們可以得到使用者所拍得的照片內容。

這個功能應用場景也是比較多的,比如說公眾號舉辦“拍拍身邊的美好”活動,可以將該功能放置在一級選單中;

拍照或相簿:使用者點選後,可選擇拍照上傳圖片還是從本地選擇圖片;

微信相簿:使用者點選後,可從微信相簿中選擇一張照片並上傳;

微信地理位置選擇器:使用者點選後,對地理位置進行選擇。這樣我們可以獲取使用者地理位置。

以上是目前自定義選單所支援的互動功能,我們在設計可根據使用者在進入公眾號後直接的產品需求進行設計。

瞭解這些並不是我們得到了法寶,知道了這麼多,然後在微信公眾號內進行堆砌,還是要從使用者出發,給當前最需要的。

不要把所有功能都堆積羅列:最好把最主要功能單獨拿出放在左邊第一個模組,其他功能放在後面2個模組的功能列表中。

原因是全部堆積羅列的話會讓這15個功能看起來重要性接近,沒有重點,讓使用者無法第一眼找到產品主要功能。主要功能放在左側單獨列出符合APP使用者習慣,可以直接進入,比如滴滴打車的“我要打車”功能。調查表明APP底欄模組從左到右開啟機率依次降低30%到40%,所以把不重要的放在後面兩個模組中。

三級關係:如果說單獨放置可以直接進入的功能是第一級,點選展開列表再進入的功能是第二級,那在功能頁內的功能入口就是第三級了,重要程度依次降低,不重要的第三級功能不要出現在公眾號主頁面的一二級模組中,這個要看產品經理自己安排了(這一點其實和第一點有些重複)。

文案規範:各功能字數和用詞儘量一致。

功能頁

不要頂欄:現在APP每個頁面一般會有頂欄,左側是返回鍵,中間是頁面名稱,但在微信公眾號裡已經有公眾號自帶的頂欄,可以設定頁面名稱,返回鍵的話安卓使用者需要使用系統自帶返回鍵,而iOS會在關閉鍵旁放置一個返回鍵。如果把APP頁面的頂欄原封不動放到公眾號裡,會出現兩個頂欄,佔用空間且不美觀。

 

不要底欄:有的公眾號從主頁面的3*5底欄進入功能頁面後還有一層自己設定的底欄,而且模組佈局和3*5底欄不一致,使用者進來就會懵了:我這是進哪了?點裡面這層底欄和外面那層底欄有什麼不一樣?它們的關係是什麼?可能有的設計者會說我在裡面再放一層底欄可以讓使用者快速切換功能啊,不需要再退出去重新開啟頁面了,但看一下下面兩幅圖:

 

所以從3*5底欄多進進出出點選幾次要比在功能頁的底欄裡轉迷宮要輕鬆多了!我相信這也是微信公眾號所推薦的設計規範,我們需要把公眾號主頁面就當成我們產品的一部分,而不是把主頁面當成一個桌面和一個入口。

 

縮減功能頁面層級:普通APP使用原生語言編寫,頁面切換速度快,不需要從頭載入頁面內容,而公眾號產品開啟頁面像開啟網頁一樣,需要從頭載入,速度慢,體驗差。所以我們要儘量縮短層級,簡化結構,比如把比較重要的功能入口放到3*5裡,或者利用《簡約至上》一書中提到的“隱藏”方式,把功能壓縮在同一個頁面內,讓使用者不需要跳轉到新頁面。

 

把頁面做的適合移動端閱讀:在我研究過程中還發現有的公眾號產品把一個功能直接連結到他們web網站上了,你是想讓使用者直接左上角啊還是左上角啊還是左上角啊?對於這樣不負責任的做法我就不說啥了。

 

使用模板訊息:當有新訊息提醒或者需要其他訊息反饋時,可以使用公眾號的模板訊息進行設定,讓你的公眾號更智慧。但是微信的訊息模板每個月每個賬號只有五次稽核機會,所以要謹慎使用。

 

 

 

 

 

 

 

 

 

 

 

 

 

 

 

 

 

 

 

 

 

 

 

 

 

 

 

 

 

 

 

 

 

 

 

 

 

 

 

 

 

 

 

 

 

 

 

 

 

 

 

 

參考:http://www.woshipm.com/pd/325179.htmlhttp://www.360doc.com/content/18/0930/16/60290792_790981927.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