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tlab 的cell 與 matrix
cell和 matrix使用不當會產生錯誤 Cell contents reference from a non-cell array object. 元包元素引用自非元包陣列。
Use the char function to convert back to astring matrix.
使用char 將 多個字串 合成 字串矩陣
Given the string matrix
S = ['abc '; 'defg'; 'hi ']
S =
abc
defg
hi
whos S
Name Size Bytes Class
S 3x4 24 char array
矩陣3行4列,不足的必須用空格補齊。
其實這樣畫出矩陣直觀
S =
a b c
d e f g
h i
矩陣轉元包陣列,如下
The following command returns a 3-by-1 cellarray.
c = cellstr(S)
c =
'abc'
'defg'
'hi'
whos c
Name Size Bytes Class
c 3x1 198 cell array
元包陣列轉矩陣 S =char(C)
字串就是矩陣:msg ='You''re right!' 引用舉例 msg(5)
以及字串下面的組合是矩陣
name = ['Thomas' ' R. ' 'Lee'] 引用舉例 name(5)
name = strcat('Thomas',' R.',' Lee')
s= char('Hello','Goodbye','Yes','No')
矩陣每個單元是一個字母。使用char宣告時,每一列使用“,”隔開不需要補齊空格,但是strcat、[]使用‘,’僅是表示一列。strcat、[]使用‘;’宣告列時,必須補齊空格。
元包陣列宣告
C= {'Hello' 'Goodbye'; 'Yes' 'No'}
C=
'Hello' 'Goodbye'
'Yes' 'No'
Cell的引用
一、X= C(n,m)使用這種"()"形式的返回的是cell類 。第n行m列的cell。"()"形式是陣列引用法(下面介紹三種形式),陣列的每個元素都是一個cell。
二、X = C{n,m}使用這種"{}"形式的返回的是cell中的內容『內容就是字串也就是矩陣』所以可以這樣操作C{n,m}.(:,:);把C{n}當成矩陣操作。
字串就是矩陣所以,矩陣只有一沒有二
矩陣、元包都是陣列,陣列引用如下
Matlab中陣列元素引用有三種方法:
1.下標法(subscripts)
2.索引法(index)
3.布林法(Boolean)
1.下標法引用
A(ii,jj):其中ii和jj可以是一維向量、標量、“:”號或者“end”
大家對下標估計比較熟悉,由於在C語言中接觸過,但是我這裡需要強調的是,Matlab的下標是可以多行多列同時引用的,而像C語言等一次只能引用一個,比如
A(2:3,3:-1:1)表示引用陣列中的2~3行,3~1列對應的元素
A(:,end)表示引用最後一列元素,“:”表示所有列或行,“end”表示最後一列或列,“end-n”表示倒數第n行或列
A(1,end-1)表示引用第1行倒數第2個元素
A([2 1 3 3],[1 1 2 2 1])表示引用按兩個向量引用指定的元素,即A中的第2,1,3,3行和第1,1,2,2,1列對應的元素
>>A=magic(3)
A =
8 1 6
3 5 7
4 9 2
>>A(2:3,3:-1:1)
ans =
7 5 3
2 9 4
>>A(:,end)
ans =
6
7
2
>>A(1,end-1)
ans =
1
>>A([2 1 3 3],[1 1 2 2 1])
ans =
3 3 5 5 3
8 8 1 1 8
4 4 9 9 4
4 4 9 9 4
2.索引法引用(說白了索引就是儲存順序)
A(index):index可以是任意的陣列,index的元素必須是正整數,且不大於numel(A),返回的是一個尺寸與index一樣的陣列
下標和索引之間可以通過ind2sub和sub2ind函式相互轉換,具體可以看幫助,很簡單
[I,J] = ind2sub(siz,IND)
IND = sub2ind(siz,I,J)
還有使用A(:)就可以將陣列A轉換為列向量
A(8):表示引用A的第8個元素
B=A([1 10 5 2 2 1 3]):表示依次引用A的第1,10,5,2,2,1,3個元素,返回與index尺寸相同的陣列,也就是說size(B)=size(index)
A([2 5 9;1 1 1;8 5 6]):返回的時侯是一個3*3的矩陣
>>A=magic(5)%括號中為索引值
A =
17 (1) 24 (6) 1(11) 8 (16) 15 (21)
23 (2) 5 (7) 7(12) 14 (17) 16 (22)
4 (3) 6 (8) 13(13) 20 (18) 22 (23)
10 (4) 12 (9) 19 (14) 21 (19) 3 (24)
11 (5) 18 (10) 25 (15) 2 (20) 9 (25)
>>A(8)
ans =
6
>>A([1 10 5 2 2 1 3])
ans =
17 18 11 23 23 17 4
>>A([2 5 9;1 1 1;8 5 6])
ans =
23 11 12
17 17 17
6 11 24
3.布林法引用
A(X):X是一個有0和1組成布林型資料,且size(A)=size(X),對應位置為1則留下該資料,0則去掉,最後按A中的儲存順序,返回一個列向量
假如說A是3*3的陣列
A(logical([1 0 0;0 1 0;0 0 1])):表示引用了陣列A的對角線元素,注意必須使用logical將0/1陣列轉換為布林型
>>A=magic(3)%生成一個3*3的陣列
A=
8 1 6
3 5 7
4 9 2
>>x=logical([1 1 0;0 1 1;1 0 1])%將double轉化為boolean型資料
x =
1 1 0
0 1 1
1 0 1
>>A(x)%引用對應位置為1的資料,返回列向量
ans =
8
4
1
5
7
2
>>x=A>5%是有了比較語句,返回布林型資料,對應位置資料大於5的為1,否則為0
x =
1 0 1
0 0 1
0 1 0
>>A(x)%返回大於A中大於5的元素,其實該命令可以一次性執行A(A>5)或者find(A>5),前者返回具體元素,後者返回大於5的資料的索引值
ans =
8
9
6
7
>>A(A>5)%一次性執行上面的命令
ans =
8
9
6
7
>>indx=find(A>5)%查詢A中對於5的元素,返回它們的索引(index)值,此時我們可以通過A(index)返回具體的元素
index =
1
6
7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