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10年荒島求生指南《一出好戲》
《一出好戲》是由黃渤執導的一部電影,它既像是濃縮版的“人類簡史”,更是對於人性善惡的拷問。今天,讓我們來嘗試以區塊鏈視角去看這“一出好戲”。
一個出海團建的公司,由於遭遇巨浪而流落到一個封閉的無人荒島。無論現實中你是老闆高管,還是屌絲青年,在這個荒島上,一切歸零。沒有等級、沒有權力、更沒有貧富。這一荒島求生故事,實際上是對於人性和社會的實驗:當一切回到起點,究竟會發生什麼?
這,就是新秀導演黃渤獻上的“一出好戲”。故事黑色、荒誕而瘋狂。從生存的法則、部落的建立、文明的發展以及烏托邦社會的最終破滅,它既像是濃縮版的“人類簡史”,更是對於人性善惡的拷問。
無論從經濟學、社會學的角度,還是從人性、道德方面去看,你都能從影片中得到思考與啟迪。現在,讓我們來嘗試以區塊鏈視角去看這“一出好戲”。
影片中一群人因巨浪淪落到荒島後,首先面臨的問題就是“生存”。這時候,誰有能力獲得食物和淡水,誰就能繼續生存。
司機兼導遊小王(王寶強飾)是退伍軍人,具備一定的野外生存能力,能夠在荒島中快速獲取食物,被推選為“原始酋長”,逆襲成“王”。
這群人組成的微型社會快速進入了“原始社會時代”。“小王”制定了“多勞多得”的原始規則,並憑藉武力建立了以自己為核心的統治階級。
對映到區塊鏈世界,這一階段就如同以比特幣為代表的區塊鏈1.0時代。
Bihuoniu.com曾報道,2008年末,中本聰發表了一篇名為《比特幣:一種點對點的電子現金系統》的論文,文中首次提到了“ Blockchain”這個概念。簡單說就是對區塊形式的資料進行雜湊加密並加上時間戳,然後將雜湊廣播出去,使其公開透明而且不可篡改,這解決了電子現金的安全問題。
隨著中本聰的第一批比特幣被挖出來,區塊鏈1.0時代也開啟了。那時區塊鏈和比特幣的影響力有限,或許人們在某新聞中聽說過比特幣,但真正關注它們的卻寥寥無幾。對於比特幣而言,“生存”是那時最大的需求。
2010年5月22日,比特幣論壇的一名使用者用1萬枚比特幣購買了兩塊披薩,現在看來這兩塊披薩毫無疑問是有史以來最貴的披薩,沒有之一。如果這件事發生在今天,那位使用者一定會被罵是“瘋了”,但在那個時間節點,這件事似乎顯得“不過如此”。
如同荒島上的“小王時代”,區塊鏈1.0時代只有最原始的規則,誰能夠獲得使用者的青睞生存下去,誰就能佔據這個市場的“統治位置”;反之,則面臨死亡。
然而,小王這種最原始而又殘暴的統治顯然難以持久。以張總(於和偉飾)為代表的資產階級,找到了一個能提供舒適住所、酒和漁網(代表生產工具和生產資料)的巨輪殘骸,完成原始的“資本積累”,然後用一段激情洋溢的演講煽動大家跟自己幹。於是原始部落形態開始分裂,以張總為代表的“資本社會時代”出現了。這一階段有點類似現實中的封建社會和資本社會的結合。
小團體建立後,張總開始著手建立秩序。張總宣稱荒島上一共只有兩幅撲克牌,提出以撲克牌充當一般等價物建立貨幣制度。基於信任,更由於撲克牌的稀缺性,荒島上的人們就撲克牌貨幣機制達成共識。此外,張總掌握島上最重要的生產工具——漁網,也就意味著掌握了最重要的生產資料——魚。於是,張總理所當然成為了荒島“資本時代”的統治者。
隨著貨幣的產生,這個微型社會的分工更加細化,交易市場等也隨之出現,開始邁入一個更加文明的階段。這和比特幣後以以太坊為代表的區塊鏈2.0時代又有幾分類似。
張總領導的“資本時代”解決了“小王時代”在很多方面的不足之處,迅速獲得了一群人的追隨;而以太坊也解決了比特幣拓展性不足等問題,同樣也迅速積累了一大批忠實的粉絲。
區塊鏈 2.0時代是智慧合約開發和應用。智慧合約是一種可以自動化執行的簡單交易。“智慧合約”之於區塊鏈世界,如同貨幣制度之於荒島“資本時代”。它的出現使得整個體系更加規範有序,並開始出現不同的發展方向。大量的Token基於以太坊發行,以太幣的價值隨之水漲船高,一舉成為全球加密數字貨幣市值排行榜第二位。
此外,在區塊鏈2.0時代,資本開始進入區塊鏈世界,重要性日益凸顯。在基本架構搭建完成後,如何合理利用資本成為了這一階段亟待解決的問題。
張總的確聰明,可他低估了馬進(黃渤飾)、小興(張藝興飾)這樣的人——他們一無所有,遭人唾棄。這是他們的現狀,也是他們翻盤的動力。天降一場“魚雨”,讓馬進有了翻身的資本。他利用這些魚換取了島上原本屬於現代社會的不可再生的資源,完成了“資源壟斷”;然後激化小王與張總兩個“部落”之間的矛盾,引發“戰爭”,大發橫財;再發揮小興的技術特長,製造出發電機,為島帶來的電和光明。
天時地利人和,馬進和小興完成了屌絲逆襲,成為了新的統治階級。如果說之前,人們只是在求生,那麼從燈亮起的那一刻,他們真正看到了希望。
這裡就是相當於區塊鏈3.0時代,是區塊鏈技術在社會領域下的應用場景實現。
在區塊鏈1.0和區塊鏈2.0的時代裡,區塊鏈只是小範圍影響並造富了一批人,因其侷限在貨幣、金融的行業中。而區塊鏈3.0將會賦予我們一個更大更寬闊的世界。區塊鏈3.0不止一個鏈一個幣,而是一個生態,一種全球體系。
區塊鏈3.0將會賦予我們一個更大更寬闊的世界。就像黃渤在燈光下的演講,讓人想象到了未來的生活是無限美好的,告訴人們還有詩和遠方。
在3.0時代,資本依然重要,技術則更為關鍵。搭建場景和專案在現實應用場景中的落地顯得至關重要。
馬進之所以能夠“奪取政權”,主要是因為小興的發電機帶來的光電讓島上的人看到了希望。
而區塊鏈3.0時代,區塊鏈技術的場景落地將會讓區塊鏈世界與現實世界聯通,讓人們看到區塊鏈世界的未來和希望。
影片到這裡,上半段基本上就已經結束了,後半段的主線是小興的“黑化”歷程。其中有一個場景“觸目驚心”。
前文提及過張總依靠撲克牌建立了貨幣體系。他在建立這套貨幣體系之初宣稱整個荒島上只有兩幅撲克牌。這使撲克牌具有稀缺性,推動了貨幣體系的建立。
但後來,小興卻發現自己的手裡居然有4張紅桃2。小興質問張總,張總回答道:“小屁孩,遊戲規則我定的。”
聯想如今的區塊鏈世界,誰是遊戲規則的制定者?當然是專案方、交易所和那些投資機構。遊戲的規則制定者才是這場遊戲裡最大的Boss。
看看那些空氣幣專案,包裝得那麼的完美無瑕,用名人站臺壯威,用代幣激勵誘惑小白投資者入場,然後拉盤、砸盤,一氣呵成,將小白投資者們套在高點,讓他們瑟瑟發抖而又無法自拔。當小白投資者選擇加入這場遊戲,就已經是弱勢的一方,必須做好失去一切的準備。資本世界裡,沒有人情,只有利益。
這些空氣幣專案,就如同影片中馬進和小興眼裡的自己。當馬進和小興完成逆襲,看著狂歡的人們,小興說了一句經典的臺詞,“以前咱們就是坨屎,凍上了,只要沒有人咬破,那他媽就是冰淇淋。”馬進說道:“那咱們就把這戲演下去。”
多麼形象?那些空氣幣仿若就是“凍上的冰淇淋”,也許它們本質就是一坨屎,可只要不被“咬破”,它就還是“冰淇淋”,還是小白投資者眼中的“百倍幣”、“千倍幣”。而那些空氣幣專案方要做的就是為小白投資者演“一出好戲”,讓他們相信一切都是真的。如果實在演不下去了,那就拍拍屁股走人。
這種解釋,也許粗俗,但卻真實。
再回到張總建立的貨幣體系上,可以嘗試從另一角度去解讀。
張總建立的貨幣體系有點類似現代社會的信用貨幣。
靠什麼來維持貨幣的購買力?一靠國家信用背書,二靠社會共識。
電影中,張總說,現在只有兩幅撲克牌(總量恆定),多了沒有,先到先來,而且越早參與這個體系能夠獲得越多(有木有很像現在某些專案token的玩法?)。由於張總佔據了島上最重要的生產工具和生產資料,所以他自然而然在“社會”中建立起了信用,於是,島上的人達成了共識:撲克牌=錢。
雖然撲克牌本身沒有價值,但信的人多了,它也就有了價值。這就是“共識”的力量。
而在某種程度上,撲克牌和黃金、法幣甚至比特幣都確實有類似的地方:稀缺且總量恆定,且易攜帶易分割。一切看起來都很完美。但不同的地方是:比特幣是多中心化的,總量恆定是比特幣社群所有人的共識,是無法改變的事實;而撲克牌、法幣是中心化的,中心化的組織可以根據自己的意志來決定是否增發,就像電影裡4張紅心2。
縱觀歷史,無論是電影中的撲克牌,還是現實社會中之前出現過的那些已經消失的中心化的法幣,甚至是黃金,因為通脹和造假,最終都以失敗告終。真是成也中心化,敗也中心化。
在這個信任缺乏的世界中,人們對於信任的渴求是空前的。因為幾乎所有的東西都可以造假,所以人們更加追求靠譜的東西。而以比特幣為代表的數字加密貨幣就是這樣一類資產:多中心化、可追溯、不可篡改。
簡單來說,就是造不了假!這不正是這個“虛偽”的世界裡人們苦苦追尋的嗎?
不管現在區塊鏈行業如何變幻,但始終有一群人堅信數字貨幣的未來無限光明。因為,這是希望、是信仰,是“共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