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內卷化

內卷化

內卷化效應


內卷化效應就是長期從事一項相同的工作,並且保持在一定的層面,沒有任何變化和改觀。這種行為通常是一種自我懈怠,自我消耗。

學術概念
目錄
1 概念
2 例項
3 啟示

概念
20世紀60年代末,一位名叫利福德·蓋爾茨的美國人類文化學家,曾在爪哇島生活過。這位長住風景名勝的學者,無心觀賞詩畫般的景緻,潛心研究當地的農耕生活。他眼中看到的都是犁耙收割,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原生態農業在維持著田園景色的同時,長期停留在一種簡單重複、沒有進步的輪迴狀態。這位學者把這種現象冠名為“內卷化”。
21世紀的社會,處於高速發展,緊張的競爭之中,人們面臨來自多方面的生存壓力和挑戰,對於一個人而言,克服自己內心的內卷化心態是十分必要的,只有如此,生活才會變得更加美好,前途才會更加光明。

例項
此後,這一概念便被廣泛應用到了政治、經濟、社會、文化及其他學術研究中。“內卷化”作為一個學術概念,意指一個社會或組織既無突變式的發展,也無漸進式的增長,長期以來,只是在一個簡單層次上自我重複。作為學術概念,其實幷不深奧,觀察我們的現實生活,就有很多這樣的“內卷化現象”。
中央電視臺記者到陝北採訪一個放羊的男孩,曾留下這樣一段經典對話:
“為什麼要放羊?”
“為了賣錢。”
“賣錢做什麼?”
“娶媳婦。”
“娶媳婦做什麼呢?”
“生孩子。”
“生孩子為什麼?”
“放羊。”
這段對話,就形象地為這種“內卷化”現象做了註解。
啟示
社會生活中這種現象可以說無處不在。
大到一個社會,小到一個組織,微觀到一個人,一旦陷入這種狀態,就如同車入泥潭,原地踏步,裹足不前,無謂地耗費著有限的資源,重複著簡單的腳步,浪費著寶貴的人生。我國農村一些地方,特別是老少邊窮地區,改革開放30年過去了,農民兄弟過的仍然是三畝地一頭牛,老婆孩子熱炕頭的農耕生活;同樣在一個單位供職,有的人幾年一個臺階,士別幾日就當刮目相看,而另一些人卻原地不動,多少年過去了卻一切照舊。
一些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和民營企業,這種內卷化現象尤其突出。一些民營企業內部實行家族化管理,重要崗位,不是七大姑,就是八大姨分兵把口,管理哲學是“打仗親兄弟,上陣父子兵”,用自己的人放心。於是,在企業內部,雞犬之聲相聞,老死不相往來,外部的新鮮空氣難以吹進來,真正優秀的人才也吸引不進來,措施和辦法因循守舊。十幾年乃至幾十年過去了,廠房依舊,機器依舊,規模依舊,各方面都沒有多大變化。企業進入了一種典型的“內卷化狀態”。
無論是社會組織還是個人,進入內卷化狀態,根本原因就在於精神狀態和思想觀念。人們常說,信心決定命運,觀念決定出路。一個人如果總是自怨自艾,不思改變,不求進取,不謀開拓,民無信心,軍無鬥志,只能是原地不動,還有可能倒退。總是因陋就簡,循規蹈矩,按部就班,只能進入周而復始的輪迴狀態。兩千年的小農意識,生產的只能是兩千年的自然經濟,不可能產生出市場經濟和現代經濟。


內卷化的外文名involution(退化)。內卷化效應就是長期從事一項相同的工作,並且保持在一定的層面,沒有任何變化和改觀。這種行為通常是一種自我懈怠,自我消耗。是近年來在中國社會學研究領域被認為“和中國社會的某些特色聯絡密切且使用頻率較高、影響較廣泛的概念”。
內卷化一詞源於美國人類學家吉爾茨(Clifford Geertz)《農業內卷化》(Agricultural Involution)。根據吉爾茨的定義,“內卷化”是指一種社會或文化模式在某一發展階段達到一種確定的形式後,便停滯不前或無法轉化為另一種高階模式的現象。黃宗智在《長江三角洲小農家庭與鄉村發展》中,把內卷化這一概念用於中國經濟發展與社會變遷的研究,他把通過在有限的土地上投入大量的勞動力來獲得總產量增長的方式,即邊際效益遞減的方式,稱為沒有發展的增長即“內卷化”。
黃宗智認為明清以來,在人口的壓力下,中國的小農經濟逐漸變成一種“餬口經濟”。幾個世紀以來中國農村經濟的商品化並不是“資本主義的萌芽”,而是貧困的小農為了生存而不得已的選擇,商品化並沒有打破小農的經營體制而是進一步強化了它。
他認為有必要對幾個世紀以來的農業商品化做出區分,為了以現金或實物向不在村的地主繳租而從事的市場行為可稱之為“剝削推動的商品化”,為了支付生產和維持生活的直接開支而從事的市場行為可稱之為“生存推動的商品化”,為牟利而出售滿足租稅、生產費用和消費需求之後的剩餘農產品可稱之為“牟利推動的商品化”。
黃宗智的研究及國內學者研究都表明,無論是華北還是長江三角洲地區,“剝削推動的商品化”都是農業商品化的主要形式。這種商品化“是謀求活命的理性行為,而不是追求最大利潤的理性行為。”黃宗智在使用這一概念研究中國農業經濟與社會變遷時,拓展了這一概念的內涵,使之對研究物件有更強的解釋力,並非是使“內卷化的含義已經變得複雜而含混,由此產生出一些更加糾纏不清的問題。”
杜贊奇在《文化、權力與國家——1900-1949年的華北》中,提出了國家政權內卷化的概念。他認為在其著作中,內卷化這個概念不完全符合吉爾茨的定義,自己只是借用這個詞,它所揭示的現象已脫離了原詞意義。
“政權內卷化”與農業內卷化的主要相似之處在於:沒有實際發展的增長(即效益並未提高);固定方式(如贏利型國家經濟)的再生和勉強維持。
其不同之處在於正規化和合理化的機構與內卷化力量常處於衝突之中;功能障礙與內卷化過程同時出現。進入20世紀的國家政權不是靠提高自身效率來擴大財政收入,而是靠擴大外延——增設機構和增加稅種來增加收入,這樣做的後果是導致了國家財政收入的增長伴隨著“贏利型經紀人”貪汙賄賂的增長,這是國家政權內卷化在財政收入方面表現,它表明20世紀以來中國國家政權現代化的努力遭到了失敗。

凡是高中歷史還能記得一點的人,我想都不會忘記課本中關於西方列強入侵對中國“封建經濟”影響的那句論斷“即使沒有西方列強的入侵,中國的自然經濟也能緩慢的過渡到資本主義”。
有趣的是,在這種論斷之下,中國的諸多歷史學者們,在以前的很長一段時間內,致力於尋找中國所謂的“資本主義萌芽”並把這萌芽的時間一直向前推,最早推到了春秋戰國時期。
那麼,如果真的在春秋戰國時期,中國就出現了所謂的“資本主義萌芽”的話,為什麼經過兩千多年的“緩慢發展”,中國仍然沒有進入資本主義呢?
同樣的問題,西方史學界其實也在問。馬克思“主義”的史學思想,在西方其實影響頗大,特別是經濟史領域。亞當斯密——馬克思所共有的那種模式,一直是他們描述歷史發展程序的一個典型模式,也即“小農經濟”向“資本主義商品經濟”發展的這個模式,不幸的是,這個模式在以中國為代表的“東方”遭遇了困境,這同樣讓西方史學界困惑良久。而“內卷化”其實就是在這個背景下提出的。
“內卷化”(involution),現在被更多的翻譯為“過密化”,最早是歷史人類學家吉爾茨在考察印尼水稻生產時提出的,目的就是描述“小農經濟不斷髮展卻長期不能過渡到資本主義商品經濟”的這一現象。
後來,作為這一現象的典型“中國小農經濟”模式,黃宗智在其研究中使用了這個詞彙,並在其《華北小農經濟與社會變遷》和《長江三角洲小農家庭與鄉村發展》兩本書中描述了這種“內卷化”的模式,並且試圖解釋了其原因。其給出的關於“內卷化”的具體描述大約就是,在“小農經濟”的經濟總量不斷髮展的事實下,以家庭為單位的小農經濟個體中單個人的勞動效率一直得不到增長,這種以“餬口”為目的的小農經濟的邏輯與習慣,造成了“內卷化”這一“事實”。
在《華北》一書中,他把這種“內卷化”歸結為“自耕農的生產模式”,這種模式下,限制於“人口壓力”和“分配不均”,小農無論在“自己耕作的土地”還是“為別人做傭工”兩方面單獨都無法維持其生計,不得不採取“半農半工”的方式,還只能在“飢餓線”上掙扎,而同時“一個不經商不放貸的小地主單從地租中獲得得收益並不高,經營式農場主的收益率也比小農強不了多少。而且一旦他脫離生產,這些收入就會大部分消失”,並且他還面對著“分家析產”的困擾。
而在後來《長江三角洲》一書中,黃宗智更是描述了,即使在長三角當時這樣商品經濟其實很發達的的地區,商品經濟反而促進了"小農經濟”的內卷化發展,而並非英國經典模式中那樣“向資本主義過渡”。
就我個人看來,黃宗智“內卷化”,並不能成為一個理論,而只能成為一個“描述”,“內卷化”是一個事實,這個事實是確實存在的,即使是現在也依然存在,但究其原因與具體模式,卻在不同的地方表現出完全不同的方式,比如黃宗智分析的“華北”和“長江三角洲”不同的模式,而秦暉教授的“關中模式"其實也可以被認為是一種”內卷化”現象。
而至於“內卷化“對史學的價值,恐怕還是那個我們已經開始慢慢意識到的,而其實從很早開始就一直有人不斷在提的,中國歷史的模式不應該用西方或者說是“英國經典模式”來約束,而應該深入的研究我們歷史中自有的內在邏輯。編輯於 2017-02-07

清朝的內卷化: 但從乾嘉時期的各種社會和政治危機來看(比如天理教事件裡官僚系統的表現,幾年前中國紀檢報還發過一篇政論《官員們都在坐等出事》),都是老大帝國後期病症週期律。

中國的內卷化一點都不特殊,特殊的其實是英國。工業化不是西方的發明物,而是英國的。可說是英國勞動力價格持續高昂的結果。以下是引用:
比如說,當英國正在發展珍妮紡紗機的時候,英國的陶工們還在採用青銅器時代比較浪費的燒窯技術。與此同時,中國則在建設極為先進的燒窯體系,這種窯能讓熱空氣流通,使整個過程的能源效率實現最大化。哪一種文化更具創新性?在艾倫看來,這個問題本身就偏離了方向。兩國都在發展新技術,只是背後有著不同的經濟激勵。
在工業革命之初,英國勞動力比較昂貴,而以煤炭形式存在的能源卻比較廉價。歐洲大陸與此稍有不同,中國和印度則正好相反:勞動力比較廉價,能源較貴。由於大英貿易帝國的成功,當時英國工資水平較高。因此在英國用蒸汽動力代替人力比較划算。
中國的發明家們想方設法節約能源,英國的發明家們則千方百計要節約勞動力。
根據艾倫的計算,在1780年,即使一個法國企業家有機會學到組裝珍妮紡紗機的簡易方法,基本上也不具有生產價值。在印度,這麼做絕對會虧損。但在英國,其年均回報率卻接近40%。這就在很大程度上解釋了英國在工程領域的超凡之處:不是因為別的國家無法發明可以節約勞動力的機器,而是因為他們沒有這種需要。


簡單的說堆人海能引起量變但不能引起質變,要質變需要的思路是如何減少生產機械體系里人的數量。細思一下現在的智慧化與無人化發展方向,極恐。

《增長的極限》末尾的討論:資源趨於耗盡之後低增長的可持續世界將毀掉自由。

總結:
1 如無外力物體的熵會不斷變大是自然物理規律。任何一個東西,如果沒有外力,哪怕資源最優的利用(內卷化),遲早都是要崩潰。解決方法: 要有持續的生的力量(外力)來推動,使得熵迴圈形成正迴圈。否則就是負迴圈到崩潰。

具體到個人就是要有創造力,要努力幹活,別偷懶。別期望穩定的偷懶。所有希望進國企混日子,公務員混日子的遲早會被自然規律給清算。
人是生的力量,自然界是死的力量。要生的更好,那隻能不斷的形成更多生的力量。
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是 生存,生活,最後是自我實現。希望更多的人能實現自我。別陷入房奴,車奴,卡奴等等陷阱之中。


具體到家庭:別貪圖享受,別浪費。

具體到公司:技術--->產品--->運營---->消失。只有不斷的研發新技術,提供新產品才能使得公司越來越大。

具體到國家:集體意志只是少數幾個人的意志,但遠遠比不過很多人的積極發揮。過分強調集體意志剝奪了大部分人的想法,嚴重抑制民眾的積極創造力。蘇聯模式的集體主義,對比西方資本的個人主義。誰優誰劣已經經過了歷史的考驗。
馬克思主義的核心是說要解放人類的生產力。真希望越來越多的人能實現自我價值,創造生的力量。

具體到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需要一次文化復興來引發。讓更多的人能走向世界。 但文化卻一直是管制最為嚴格的一塊。幾千年總有很多次文化復興的機會。但一直被有意扼殺。期望高層能高瞻遠矚,別局限於一時缺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