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計算機網路(1) 體系簡介

計算機網路(1) 體系簡介

複習計劃

1.掌握計算機網路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

2.掌握計算機網路的體系結構和典型網路協議,瞭解典型網路的組成和特點,理解典型網路裝置的工作原理

3.能夠綜合運用計算機網路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進行網路系統的分析、設計和應用

 

學習方法:

理論+實踐

協議分析工具-wireshark

網路拓撲工具-packettracer

輔助命令 ping

          tracert (traceroot)

 

計算機網路體系結構與參考模型

1.計算機網路體系結構

計算機網路: 通過通訊裝置和線路講地址位置不同、功能獨立的多個計算機系統互連七來,以功能完善的網路軟體(即通訊協議等等..)實現網路中資源共享和資訊傳遞的系統。

 

計算機網路

1) 邊緣部分 由所有連結在因特網上的主機組成

2) 核心部分 由大量網路和連結這些網路的路由器組成

計算機網路的分類

——廣域網 WAN Wide Area Network

——區域網 LAN Local Area Network

——都會網路 MAN Metropolitan Area Network

——個人區域網 PAN Personal Area Network

 

從網路使用者分類

——公用網(public network

——專用網(private network  部隊 公安

按網路的拓撲結構分類

—星形 匯流排 環形 樹形 網行

 

計算機網路的標準化工作及相關組織

國際上指定通訊協議和標準的主要組織有以下幾個

1) IEEE 區域網,無線區域網

2) ISO 網路參考模型

3) ITU

 

標準化四個階段

因特網草案(Internet Draft

——在這個階段還不是RFC文件

建議標準(Proprosed Standard

——從這個階段開始就成為RFC文件

草案標準(Draft Standard

因特網標準(Intenet Standard

 

計算機網路分層結構

計算機網路中的協議、介面、服務

 

下層為上層提供服務,而不是下層使用上層的東西

l  下層為上層提供服務!

OSI是一個標準

物理層:通訊在通道上傳送原始位元流。

關鍵技術是訊號與介面

 

 

鏈路層:在網路上沿著網路鏈路在相鄰節點之間移動資料的技術規範。(相鄰點和點之間 比如手機到最近的基站)

物理層不關心接受和傳送位元流的含義和結構,只能依賴各鏈路層產生和識別幀邊界

幀是一種資訊單位,每一幀應該包括一定數量的資料和一些必要資訊

 

 

網路層:確定分組從源端到達目的端 傳送資料單位是分組,就是將一個豹紋分成登場的分組

主要的在做路由和轉發

 

 

傳輸層:從會話層接收資料,並且在必要時把他分成較小的單位,傳遞給網路層,

主要負責…埠號 等等。(資訊來到手機後知道轉發給哪個埠)

實現了程序和程序間的通訊。

 

會話層: 允許不同機器上的使用者建立繪畫關係,管理對話和同步。比如有微信易信飛q,

管理會話和響應的同步。

 

表示層:關心的是面向應用的資訊的語法和語義。典型的例子是用一種大家一致統一的標準方法進行資料編碼。

應用層:包括程式執行的功能和操作員執行的功能,在OSI環境下,只有應用層是直接為使用者服務的。應用層包括的功能最對,比如虛擬終端協議VTP,電子郵件等等。。

2.TCP/IP模型

OSI:https://zh.wikipedia.org/wiki/OSI%E6%A8%A1%E5%9E%8B 1984年

TCP/IP:https://zh.wikipedia.org/wiki/TCP/IP%E5%8D%8F%E8%AE%AE%E6%97%8F 1983年

不同之處是把應用層徹底簡化了,將三層合為了一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