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日常學習
阿新 • • 發佈:2018-11-09
學習內容
- 程式語言的進化以及面向物件的優勢(脫離計算機問題,解決業務問題);
- 資料型別和變數;
- 運算子;
- 類的定義;
- 普通方法和構造方法概述。
學習重點
- 八大基本資料型別和變數的定義;
1.數值型
整數型:byte(-128-127)、short(15次方)、int(31次方)、long(63次方)
浮點型:float(38次方)、double(308次方)
在實際開發中,我們一般使用 int、double
2.字元型
char:用單引號表示,Java 中使用16位的 Unicode 字符集作為編碼方式
3.布林型
boolean:表示邏輯中的真和假,值只有 true / false。 - 充分理解算數、比較、邏輯運算子的使用、瞭解表示式的概念;
- 體會類定義的規範,以及屬性和方法的定義。
學習的程式碼
int age = 16;
String ageStr = age > 18 ? "成年" : "未成年";
System.out.println(ageStr); // 結論未成年
預習的內容
流程控制
- 順序結構
程式是一個自上而下執行的過程。
- 判斷(分支選擇)結構
if的三種類型的結構
if (logic expression ) {
statement;
}
if (logic expression) {
statement;
} else {
statement;
}
if (logic expression) {
statement;
} else if (logic expression) {
statement;
} else {
statement;
}
switch 結構
switch (expression) {
case condition1 : {
statement;
break;
}
case condition2 : {
statement;
break;
}
default : {
statement;
break;
}
}
- 迴圈結構
while 結構
(init_statement);
while (test_expression) {
body_statement;
[iteration_statement];
}
do-while 結構
(init_statement);
do {
body_statement;
[iteration_statement];
} while (tes
for 迴圈
for ([init_statement]; test_expression; [iteration_statement]) {
body_statement;
}
控制迴圈結構
break:在迴圈體中,使用 break 關鍵字跳出整個迴圈。
int flag = 6;
int sum = 0;
for (int i = 1; i <= 10; i++) {
sum = sum + i;
if (i == flag) {
break;
}
}
System.out.println(sum); // 21
continue:在迴圈體中,使用 continue 跳出本次迴圈,迴圈還會繼續執行。
int sum = 0;
for (int i = 1; i <= 10; i++) {
if (i % 2 == 0) {
continue;
}
sum = sum + i;
}
System.out.println(sum); // 25
陣列結構
陣列的要點
存放的資料是相同的資料型別
陣列的長度在定義時就確定了大小,陣列是不可變長度的,或者說叫定長
- 陣列中可以存放任意的資料型別(包含基本資料型別、引用資料型別、陣列)
- 陣列本身是引用資料型別(在棧記憶體中會儲存其在堆記憶體中的引用地址)
面向物件的
面向過程和麵向物件程式設計
通過類封裝實體的屬性和動作(方法)。
類和物件
類: 是一種自定義的資料型別。有時把這種資料型別也叫做「類型別」或者「引用資料型別」。「引用」就是記憶體地址的意思。
物件:通過類建立的變數,或者叫類的實體。
隱藏和封裝
封裝是面向物件程式設計的三大特性之一。
封裝的目的:
隱藏類方法實現的細節;
讓使用者只能通過預先定義的方法來訪問資料,從而可以在方法中加入一些控制邏輯,限制對成員變數的不合理訪問。
深入構造器
學習總結
對於今天一天的學習瞭解的還算比較透徹的,後面的預習的內容感覺難度挺大,今天沒有看完 ,看了一些等老師的講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