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必然》五、螢幕只把我們變成近視眼嗎,遠遠不止

《必然》五、螢幕只把我們變成近視眼嗎,遠遠不止

今天我們說《必然》的第四個關鍵詞,屏讀Screening 螢幕的屏,屏讀。先做名詞解釋吧,按照KK大叔的觀點。我們從古到今的內容載體可以分為三代。首先是在古代的時候,內容載體是語言,當時的文化都是圍繞著語言。所有的秩序、經驗和智慧就是依靠口口相傳,聽老人們說著古老的故事,聽遠道而來的客人們講著遠方的故事,那時候我們被稱作語言之民。 後來,隨著活字印刷術的廣泛使用,文字取代語言被提升到了文化的中心位置,成為第二代內容載體。我們的新聞、科學、數學公式以及法律法規全部都誕生於此。依靠印刷大規模生產的圖書突破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將前人的智慧凝結到書本之中,鋪成臺階,後來人依靠它繼續向高處攀爬。這個時候我們被稱為書籍之民。美國的根基便是從文字所構成的一本一本凝結著智慧的書籍中萌發出來的,比如說美國憲法、獨立宣言和聖經。KK說美國的成功依賴於民眾較高水平的識字率,依賴於強大的自媒體,依賴於對書面法律的忠誠和遍佈全國的通用語言文字。
而現在呢?內容再次從書籍上開始遷移,遷移到哪裡?看看我們身邊閃爍著的,全球超過50億張的數字螢幕。從電視、電影到電腦、手機再到手錶、pad和電子廣告螢幕,資訊已經從紙漿裡流動到了這些地方,文字不再是白紙黑字的被固定在紙張上,而是在玻璃平面上以彩虹的色彩,在眨眼間飛速的來去。我們現在已經成為了螢幕之民。 螢幕已經是我們所有人獲取資訊的主要方式,屏讀的生活我們現在已經習以為常。然而每一個趨勢的誕生都會伴隨著諸多的質疑,屏讀也不例外,其實在當下的文化中就已經埋下了書籍之民和螢幕之民衝突的種子。 怎麼說呢?這一點比較難以理解,KK認為,如同剛才所說美國的崛起,我們的文化根基就是完全建立在文字也就是書籍之上的,因為我們之前撰寫的報紙、編寫的雜誌,起草的法律條文和建立的金融秩序等等,他們全部都凝結在一張紙上,這些東西的本質其實都是來自於作者的權威。後來隨著印刷複製技術的普及,這些權威隨同被複印的紙張,穿越了層層的階級,到達每一個人的眼前,給予社會秩序。這一本本沉甸甸的權威,就是所有人的行為準則,所有人都遵守它,就促成了人與人之間更高效的協作,社會才得以迅速向前發展。
而今天呢?我們大部分人都是螢幕之民以後,我們和書籍之民相比會怎麼樣?我們更喜歡畫素間的動態流動,我們被電影螢幕,電視螢幕手機螢幕等等的螢幕所吸引。而螢幕文化是我們上一章說的,他是一個不斷流動的世界,裡面滿是無窮無盡的新聞素材、剪輯過的資料和不成熟的理念。他可能是一條個人微博、一篇斷章取義的摘要、一些隨手拍攝的圖片,或者是簡短片面的文字還有漂浮著的第一眼印象所構成的河流。這裡的真相併不來源於權威,而是由所有的使用者一個碎片一個碎片隨時隨地拼接出來的。這裡似乎不在有規範、沒有標準、隨手抓來的新聞就可以拿去轉發,而從來不會考證他是否真實。我們減減忽略了之前所崇尚的書籍中的經典邏輯,也逐漸無視了之前書本中凝結權威,對他不再報以敬畏之心。
屏讀這一章可以看做是上一章流動的延續,上面我所說的KK想告訴我們的是什麼?想告訴我們的是,以文字為基礎的社會文明現在面對這種流動性的時候,確實讓很多人都大為恐慌。為什麼呢?舉個最簡單的例子,我來負責拋磚,你想想看我們的媒體,我們都還是書籍之民的時候,一個媒體,不管他是報紙、還是相關部門的準發刊物,它所發表的每篇言論,都要顧及哪些方面?真實性、合法性對吧?這是最基本的。還要政治正確要考慮吧?不能引起群眾恐慌要考慮吧?而我們過渡到螢幕之民之後呢?每一個人都是一個媒體,每一個人都可以在流動的資訊中新增和修改任何內容。而這些內容的真實性和合法性我們作為使用者很難去辨別和考證?你想想看微博上一個千萬粉絲的大V,微信上一個百萬級的公眾號。這些賬號所有者振臂一呼所帶來的影響將是多少的人民日報和新聞聯播都無法企及的?這都不用我說,每個同學都能觀察的到。看一下前段時間寶寶離婚事件關注度徹底碾壓奧運會,我們在這裡不做好壞評論哈,只說這就是資訊流動的必然趨勢所帶來的一個表象而已。 所以,屏讀時代的到來所伴隨的就是之前凝結在“書籍”中固有權威的影響力在不斷的衰弱。這裡的書籍是一個泛指。大家明白就行了。 另外還有一個被討論比較多的觀點,就是在螢幕“祭壇”不斷擴大的時候,從電影螢幕到電視機螢幕,再到手機、手錶和以後的VR眼鏡,你身邊的螢幕會越來越多。很多家裡老人經常這樣說我們,你就天天玩電腦玩手機,整那些沒用的幹嘛,有時間看看書,寫寫字,出來陪我們看看新聞聯播不是多好?在屏讀趨勢興起的過程中很多人都擔心,我們花在閱讀上的時間越來越少了,那麼長此以往的話,閱讀和寫作豈不是就要徹底終結了?其實這個擔心完全就多慮了,因為在最近幾年我們看到,屏讀引發了新的寫作熱潮。我們只是把寫字的地方從紙上搬到了螢幕上。到2015年的時候,網際網路上的頁面數已經超過了60萬億個,而且這個數字每天還在呈現幾十億的增長。所有的網頁都需要有人來寫。就在現在,網際網路使用者每天能釋出8000萬條部落格。全世界的年輕人每天用手機寫下5億條段子。事實與他們所的擔心正好相反,螢幕數量的增加正在擴充套件我們的閱讀量和寫作量。我們面對螢幕所寫下的文字如果稍微統計一下的話,你每週的寫作量一定比你的爺爺奶奶要多,無論你在什麼地方。 螢幕所帶來的改變,不僅僅是原來我們抱著書看書,現在我們抱著手機看書,然後全部變成近視眼。遠遠沒有這麼簡單。 首先是內容本身的改變,您可能覺得不管是語言、書籍還是螢幕,他們都是一個載體,是資訊和內容的載體;他們是一種媒介,是讓內容傳播的媒介。不管載體和媒介再怎麼變,但是我們的最終得到的還是內容啊。內容的價值還是決定一切啊。“內容為王”這句話被掛在牆上永遠不會錯。但是,這句話到了今天已經不再有任何的意義了。為什麼?因為每當內容的載體發生改變,內容的樣式就一定會跟著變。變到屏讀的時候,前面我們說權威已經逐漸瓦解,所有人都是內容的生產者,所有人都是王,那哪裡還有真正的王?我們在屏讀的內容也早就不是單純的文字了,有圖片,有音樂,有視訊,還有我們喜聞樂見的表情包。螢幕呈現給我們的是大雜燴,大鍋亂燉。那什麼樣的內容才叫價值?比如說,很少有人看得懂的專業學術論文和現在網際網路上被使用上千萬次的“吃瓜群眾”四個字你告訴我哪個更有價值?那張學友的表情包算不算優質內容?葛優癱的圖片算不算優質內容?電視臺新聞主持人字正腔圓播報的實時新聞有沒有價值?但是他的收入卻可能還不如一個十多歲漂亮的小姑娘,對著攝像頭不停的說歡迎哥哥,謝謝哥哥的打賞,哥哥你慢走。一年收入上百萬上千萬的都有。他們比較起來誰更有價值?我們根本無從評判嘛。屏讀趨勢的興起使得舊的權威瓦解,標準失效,各種各樣的內容爆炸式的呈現出來。這是第一點改變。 其次,第二點改變是什麼?是內容本身和承載內容傳播的媒介之間的重要性關係。這個太好理解了,只是我們容易忽略掉。羅輯思維的視訊,優質內容吧?對吧?他的優酷自頻道訂閱人數150萬人。而音訊呢?喜馬拉雅上的訂閱使用者500多萬。誰說屏讀就一定要拿眼睛看了?我聽不行麼?作為音訊甚至比視訊的使用場景更廣。那在想,羅輯思維這麼有質量的節目,我把他的文案弄下來裝訂成冊給你你會看嗎?你要你拿去好了,反正我是不看。曉書童頻道的音訊您現在在聽,我微信上每期都會附帶音訊的文案,如果不是有特別需求對其中某些內容想深入瞭解的,其他99%的同學一定不會看。郭德綱的相聲大家都喜歡,他把相聲稿弄出來賣給你,你也肯定不會要。是因為音訊或者視訊的載體就一定比書本的載體要好嗎?也不是,一本暢銷書我一個字一個字的讀給你聽,你聽不聽?有的同學真的會聽,但是我根本就受不了。書的意境全部都被破壞掉了,跟唸經一樣什麼精華都吸取不到,拿來給我催眠差不多。所以就是這個道理,傳播的媒介也是內容價值的一部分,並且還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我們換一個角度再來看媒介和內容的關係,最早承載的文字資訊的媒介是什麼?是石板,文字被刻在石板上,流傳範圍很狹窄,資訊本身可以看做是被固化的,很難出現修改和迭代。後來呢?媒介從石頭變成了竹片、變成了布、變成了紙張。在媒介發生變化的過程中內容流通的成本實在一點一點下降的,人們在接受這些內容的時候,也在對他進行著修改、嫁接和迭代,這樣就出現了新的內容。內容流動傳播的越快,那麼他的升級迭代的速度就越快。今天我們的發展正是由內容資訊的快讀流動所帶動的,每一次媒介出現革命性的改變,我們人類的發展也隨之出現劇烈的變革。這一次我們的媒介從書籍過度到螢幕,內容資訊傳播的成本無限的接近於零,那麼這一次將給世界所帶來的改變也將是前所未有的。所以從這個角度來看的話,媒介比內容還要重要!這個第二個改變,內容和媒介的關係。 第三個改變是所有內容的連結和重構,在屏讀這一章裡,KK大叔用大量的篇幅為我們暢想了一件事。說在我們有生之年可以看到一樣東西,叫做萬能圖書館。這個夢想我們人類早就有了,我們夢想著在同一個地方擁有所有的知識,無論是現在的還是過去的。全部包含其中。到了今天這不再是一個遙不可及的夢想,用今天的技術,就真有可能把萬能圖書館變成現實。它是真正的全球共享,其中的任何內容都可以以每一種語言提供給地球上的每一個人使用。這座圖書館理論上應該包含多少的內容呢?我們從蘇美爾人在泥板上寫下第一個文字到現在,我們人類至少擁有了3億本書,14億篇文章,1.8億首歌曲,3.5萬億幅圖畫,30多萬部電影和10億個小時的視訊以及我們的60萬億個網頁。我們把這些東西全部數字化之後可以壓縮到一個50PB的硬盤裡,PB是一個什麼單位?我們用U盤用行動硬碟都知道GB對吧?4G、8G、16G的U盤,硬碟呢有500G對吧?GB上面的單位是TB,1024個G等於一個T。現在已經有1T的硬碟了。那PB呢?就是1024個TB等於一個PB。所以50PB是非常大的。等於5000多萬個G的容量。這麼大的一個硬碟在十年前有一個圖書館這麼大。按照今天的技術這個硬碟只需要一個臥室這麼大。而明天呢?它可能被塞到你的手機裡。世界上所有的知識都將隨時跟隨著你,當然了,這個前提是明天這些資料還沒有通過某種技術直接輸入到我們的大腦中。 我們要驚歎的可不是人類的所有知識的將被儲存到小小的一個晶片上,而是這些知識在萬能圖書館中被全部打碎之後的連結和重構。我們現在的把書籍看做一本一本的書,電影是一部一部的電影,音樂是一首一首的音樂。而在萬能圖書館中,不再有這樣固化的分界,量詞的區分也不在有意義,而是所有知識都相互關聯,可以進行之間的轉跳,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萬能圖書館就像是生物的神經系統,把所有的知識都聯絡在一起,你可以輕鬆的調閱相關的內容,找到相關的解釋。比如說你讀必然,其中有的內容不是很明白,那麼你可以通過關聯輕鬆找到曉書童的音訊,幫助你理解。轉跳點選的人越多,那麼曉書童頻道和必然這本書的關聯度就會越高。 這樣一來也就改變了我們的思考模式,你看哈,書籍培養的是我們深入思考的能力,看書是一個人的事情,經常都遇到晦澀難懂的地方,要麼你就繞道離開,不去管它;要麼你就自己苦心鑽研,不斷的去常識新的方向試圖去理解答案。而我們現在呢?必然難讀是吧?那我去聽聽羅胖怎麼說的,我去聽聽曉書童怎麼說的,或者我去知乎上看看各位大神是怎麼理解的。哦,原來他們是這樣理解的,那我明白了。就這樣吧。這樣思考模式的轉變是好還是壞呢?我只能說,您在之前很多繞道離開無奈的時候,現在可以有更好的解決辦法讓你獲得更多的收益。不過呢,人們也越來越喜歡簡單易懂的知識,深奧複雜的內容越來越找不到受眾,“太長不看”已經是民眾們給長篇文章的墓誌銘。 像這樣萬能圖書館的雛形我們今天已經有了,就在我們的網際網路上,你可以去看看維基百科,如果看不到你直接看百度百科也可以。你進入到一個百度詞條之後你能看到很多很多的畫著下劃線的被標註成藍色的文字,這些全部都是超連結,可以直接轉跳到你感興趣的內容。在未來萬能圖書館的夢想我覺得這肯定是一種必然,我們現在都已經觸手可及了,是吧? 這樣一來的話,比如說一本書,我們傳統的觀點是每本書他都是一個孤立的存在,即便是現在的電子書依然像是把他們擺在了圖書館的書架上一樣,相互是獨立的。但是像我們剛才說的一樣,密佈在書籍中的超連結,會把所有書籍變成一個網路化的事件,在萬能圖書館裡,任何一本書都不會成為一座孤島,他們全部都是相互關聯的。之前我們讓書籍作為內容的媒介開始流動,我們正在看到的是書中的內容脫離書籍的束縛,本身就在流動。完成了這一步之後,僅僅是一個開始。隨著我們對萬能圖書館的使用,裡面的內容被我們交叉連線、聚集、引述、提取、分析、標註並被再次編排進這股巨大的資訊流之後,所有的知識將按照使用者的使用情況被新增上各式各樣,並且數量龐大的標籤。這樣一來,任何尋求智慧的人都可以從萬能圖書館中汲取你當下最希望得到的養分。 這就是在屏讀的趨勢下,萬能圖書館的構建所造成的全世界內容的連結和重構。 今天的這期節目,其實都是再說一個問題,就是內容在載體和媒介發生遷移之後所帶來的影響。藉著這個話題我還要說一個問題,就是我之前在生日彩蛋裡提到的。關於知識內化的問題。那期節目裡我表明了自己的觀點,我認為每個人的知識體系就如同生長在心中的一棵樹,我們認知能力的提升就讓這棵樹越長越好,最後開枝散葉。我覺得看書就是應該一本一本的啃下去,因為每本書中都蘊含著作者的價值觀和知識體系,以及完整的邏輯鏈條。一本書就是作者心中那棵樹的縮影。這樣整塊的知識更加便於我們吸收,與自己的知識體系進行縫合,嫁接到自己的樹上。用今天節目裡的話說就是我依然崇拜書籍中的經典邏輯和保持著對作者權威的敬畏之心。通過今天的節目,我們清晰的發現,屏讀時代的到來,萬能圖書館的建立,必然是要打破書與書之間的界限,他們不再是一座座的知識孤島,所有知識都相互連結,我們要在其間進行無盡的轉跳。警覺的同學可能會發現,這不就是知識碎片化的趨勢嗎?那些看似枝繁葉茂的蒼天大樹,就要在屏讀的趨勢下被壓扁,最終形態就是你曉書童不願意接受的變成一片遍地開花的大草原啊。我在生日彩蛋的節目裡留了一個活釦,整本書的大塊知識我就不再贅述了,不知道的同學可以到我的公眾號從下方的選單進入,找到生日彩蛋聽一下。因為書本他肯定有鮮明的論點和詳實的論據作為支撐,還有完整的邏輯鏈條可以幫助你理解內化。 那碎片化知識怎麼辦呢?我說碎片化的知識也不一定就是眼前飛速流失的水滴,眼睛是看到了,腦子裡什麼都沒有留下。碎片化知識的內化需要講究方法。而這方法的關鍵點在於你是被動的接收,還是主動的搜尋。這就非常關鍵了,我依然堅持知識必須內化到自己的知識體系裡面去,當然了前提一樣是科技還沒有發展到可以直接把他們輸入你的大腦,我覺得在可見的未來我們不一定能見到這一天。 好,那什麼是被動的接收?我要上廁所,我必須抓點東西看看,不然地心引力可能會不足以支撐我完成這件事情。我在瀏覽網頁打發時間,突然掃到一個我很感興趣的標題,點進去一看很有意思,收藏轉發。我訂閱了一個公眾號,是一個非常牛逼的大神,他今天推送了一片千字文,我必須要看看,學習一下。這些都是被動的接收。其中有95%的內容你是看過之後根本就記不住的,為什麼呢?因為你被動看到的知識內容會非常的多,根據自己知識存量的不同會出現三種情況。第一種,看到的知識在你的知識體系裡已經有了,你已經完全明白的。你會不削的就直接把他無視掉。第二種,這個知識已經完全超出你的認知能力以外,看不懂,但是感覺說得還是很有道理,收藏起來,以後再也想不起來看。這兩種知識都是在你眼前流動了一下之後就飛速消失掉了。一段時間之後你根本就啥也想不起來,所以你根本不能複述他裡面的內容。這些就是那95%。還有5%是什麼情況,是第三種情況,就是你被動接受到的資訊,正好在你的知識邊界上的。位置剛剛好,你能看懂大部分,並且引起了你的深入思考,為你帶來了明顯的收穫,被你內化。你靠這5%的碎片化知識來餵養你心中的大樹,你還指望他枝繁葉茂,估計有點困哪吧? 那好,我們來說主動搜尋,非常好理解,肚子餓了吃自助餐,想吃什麼就去拿什麼,帶著問題去尋找你要的答案。在海量的碎片化知識當中找到你心中大樹成長正好需要的部分,拿過來進行連結和重構!拿我自己做節目來當例子好了,我要把書本的這棵樹嫁接到自己的樹上,自己理解了還不算完,我要把裡面的精髓提煉出來,用完整的邏輯表述出來讓大家都聽得懂。所以我在做節目的時候就帶著這個目標,帶著這些問題去百度、去知乎、去微信推送的圖文裡查閱大量的碎片化內容。比如,吳曉波在書中引用了吳敬璉和厲以寧的話,他們兩是誰?做什麼的?有什麼經濟學理論?我去查。尤瓦爾赫拉利說更好的演算法,說大資料的應用,我聽過但是我說不清楚,我就去查。說君士坦丁大帝,他幹什麼的?做過什麼事情?不知道,去查。說古羅馬帝國和基督教,什麼關係?怎麼回事?不知道我去查。我上面所說的查詢的碎片化的內容,當時全部都是我知識體系以外的東西,我根本就不知道。那你想象看哈,如果這些東西是某個公眾號推送給我的,或者我是在上廁所或者是瀏覽網頁的時候無意間被動接收的話,我會記不住嗎?內化的了嗎?早就忘了吧。而現在呢?這些知識已經被固化到這幾本書的知識體系裡,進而被嫁接到了我自己的大樹上。因此,因為我的主動搜尋、連結和重構,我現在才可以說我把他們內化了。就是這樣。這就是問題的答案,沿著你自己知識體系的成長路徑,主動帶著問題去尋找那些你需要的碎片化知識,缺什麼補什麼。這樣拿過來的東西才是好用的,嫁接上去才能活的。就是這樣,我們一起努力吧,都不為別的,只為對得起未來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