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通證經濟大局觀(二十一):價值生產率與供給、需求

通證經濟大局觀(二十一):價值生產率與供給、需求

價值是個主觀的東西,一個東西對你有效用,你才覺得有價值。對應於供給和需求來說,那就是有人用,也就是有需求的供給才是有價值的供給。

傳統經濟裡的物品和勞務大多帶有“原子”屬性,你用了別人就沒法用,或者是你用的時候別人就沒辦法用,比如一個蘋果,你吃了別人就沒辦法吃;一個座位你坐了,別人就沒辦法坐。所以,傳統經濟裡的價值生產率,大體就是物品和勞務的生產率。

一個蘋果被吃完了就沒有價值了,要想產生更多的價值,就只能生產更多的蘋果。當然,這種供給也受需求的影響,或者是相互影響。

但是,區塊鏈基於資訊科技,所以,通證經濟裡的“產品”一般都帶有“位元”屬性,大家可以一起用,而且用完也不會消失。

一個蘋果的價值有天花板,而一篇文章的價值則沒有。所以,一個通證經濟體的價值生產率,不能簡單地供給的用生產率來替代,而是要把供給和需求當成一個有機體來分析。

當然,以前分析傳統經濟時的供給需求關係還是可以用的。另外,當然也多了些東西。

 

1、需求本身就能提高價值生產率

一篇文章,讀者越多,當然價值越高。一方面要想方設法增加基石使用者的數量。另一方面,可以利用其它媒體的力量。

其實,上面兩個辦法,用我們熟悉的話說,一個就是擴大內需,另一個就是加大出口。

 

2、需求能刺激供給

這個道理很簡單,如果文章的讀者越多,當然能刺激文章的作者寫出更多更好的文章。更多更好的文章,當然就代表更高的價值生產率。

 

3、供給能刺激需求

這種效應在平臺、渠道商、中介身上,表現得特別明顯。比如,亞馬遜只要每增加一種圖書,必然就會多帶來一點使用者。房產中介手上的房源越多,最後在他手上成交的房子也會越多。

當年,阿里的幹嘉偉加入美團不久後,就發現簡單地增加團購的供應種類,就能增加銷售收入,興奮得他直跑去跟王興說,沒想到王興輕飄飄地回答:是啊。

 

4、不斷拓展供給和需求的邊界

科技正在一步步地解放人類,人類將擁有更多不為吃穿、可自由支配的剩餘時間或者剩餘注意力。所以,一個通證經濟體只要發展良好,就可以不斷地把這些剩餘時間吸引過來,壯大自己。這是不斷拓展邊界的前提。

但同時,如果通證生態的經濟發展不均衡,這些剩餘注意力也有可能面臨傳統經濟中產能過剩的問題,我們這種過剩,稱之為注意力過剩。

目前只是一個區塊鏈內容的垂直平臺,場景只是寫文章看文章。因為對內容進行了約束,所以肯定有大量文章的內容和觀點是重複的,這就相當於現實世界中的產能過剩、重複建設。

在現實世界中,科技的發展可以創造新的供給和需求,多餘的產能可以通過轉型化解。其本質就是不斷拓展供給和需求的邊界。

在通證經濟體裡,也可以用各種手段,不斷拓展供給和需求的邊界。

好了,對於經濟學的原理八——一國的生活水平取決於它生產物品與勞務的能力,就告一段落了。寫了9篇文章,總結起來,其實也就做了三件事:

1、分析了傳統經濟裡的原理八;

2、從傳統經濟裡的原理八匯出了適合通證經濟體的描述——一個通證經濟體的實力取決於它的價值生產能力;

3、最後再分別對決定價值生產能力的三個要素——使用者、時長、價值生產率,進行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