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大資料業務的全域性觀,瞭解大資料專案上下游
很多大資料的從業者,都清楚的知道,在大資料公司裡,或者是大資料的專案裡,都設有獨立的資料部門,而且如果部門內的的人員規模足夠大的話,還會進一步考慮劃分成幾個小組,比如BI、大資料、資料產品和UED,甚至還可能會有資料探勘組、爬蟲組。大家各盡其責,在自己的崗位上相互獨立的去工作,雖然經常會遇到「資料專案」需要大家一起協作完成,但卻很少有人徹頭徹尾的去了解整個專案中的資料遷移,頂多也只是任務之間的對接而已。
如果每個人都只扮演著流水線上的一顆螺絲釘,那這種半封閉式的工作流程到底好不好呢?
我認為,如果站在「資料專案」敏捷開發的角度,讓所有人都只專注自己熟悉的技術領域,短期內這或許是一件好事。但是長期下來,從專案的質量和創新來說,不見得是一件好事,因為認知的侷限性,很難有人去全方位把控「資料專案」的方向和深度,從而導致同質化的資料產品一大堆,但都普遍缺乏創新性,也談不上價值。同時從個人的成長進階來看,弊肯定大於利。
別讓「侷限」矇蔽了你的雙眼,讓你失去了無限的想象空間,也讓你很難去最大化輸出個人價值。
如果ETL工程師不懂業務的話,那麼他就只是一個工具罷了,由業務人員提供需求和邏輯,他只負責加工資料,但卻很難去驗證資料的準確性,更別談理解資料質量。
如果資料分析師不懂技術的話,那麼他就只是在玩轉小資料,由業務人員提供需求和表源,他就負責寫SQL去分析資料。但他常常會把簡單的SQL語句寫得巨耗時,也不懂得去挖掘資料背後的意義,更別談去做深度分析。
如果資料產品經理不懂的資料和技術的話,那麼他就只是在天馬行空,一切的構思都源於競品分析,他就負責去完成功能堆積。但他卻不理解功能背後的技術細節,也不懂得資料價值如何去落地,更別談去推動產品運營。
而這些「如果」,並不是「假設」,而是實際發生在我們身邊,無時無刻不引起注意的案例。
自從部門對外開放了「資料查詢平臺」給業務運營人員和資料分析人員使用以後,總是會在後臺看到幾百~上千行的SQL語句,先不談執行效率,這語法邏輯跑出來的資料,其準確性都值得質疑,還如何談後續的深度分析工作。
曾經還有一位資料產品經理在規劃智慧營銷產品時,憑空堆積了很多無腦的功能,不去解決「效果跟蹤分析」,反倒是列舉了一些沒價值的資料指標做大屏展示。還有所謂的「資料管理」、「模型訓練」,都讓你無法直視。根本不知道他在解決什麼痛點需求,所以後續就不帶一起玩了。
所以說,我一直在提倡大家要致力成為「綜合性資料人才」,這也是未來市場上最緊缺的資料人才。而所謂的「綜合」,並不是要求你在每一個數據環節都要專研很深,而是要讓你在資料認知的廣度上打破盲區,這樣才能更好的服務於你所扮演的資料角色,更全面去理解資料的價值。
就像資料探勘工程師一樣,你不能只關注資料建模的環節,如果你只把精力全放在「演算法專研」和「演算法調優」上,不親自去了解底層資料,也不結合業務去做使用者分析和資料清洗,甚至不去思考模型結果後的業務運營以及產品包裝,那你就不能說是在探索「資料價值」了。
總而言之,資料沒有邊界,你也不應該閉門造車,資料認知的廣度和深度也是相輔相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