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ue中經常被問到的面試題
一、對於MVVM的理解?
MVVM 是 Model-View-ViewModel 的縮寫。
-
Model 代表資料模型,也可以在Model中定義資料修改和操作的業務邏輯。
-
View 代表UI 元件,它負責將資料模型轉化成UI 展現出來。
-
ViewModel 監聽模型資料的改變和控制檢視行為、處理使用者互動,簡單理解就是一個同步View 和 Model的物件,連線Model和View。
在MVVM架構下,View 和 Model 之間並沒有直接的聯絡,而是通過ViewModel進行互動,Model 和 ViewModel 之間的互動是雙向的, 因此View 資料的變化會同步到Model中,而Model 資料的變化也會立即反應到View 上。
ViewModel 通過雙向資料繫結把 View 層和 Model 層連線了起來,而View 和 Model 之間的同步工作完全是自動的,無需人為干涉,因此開發者只需關注業務邏輯,不需要手動操作DOM,不需要關注資料狀態的同步問題,複雜的資料狀態維護完全由 MVVM 來統一管理。
二、Vue的生命週期
beforeCreate(建立前),在資料觀測和初始化事件還未開始
created(建立後),完成資料觀測,屬性和方法的運算,初始化事件, $el
屬性還沒有顯示出來
beforeMount(載入前),在掛載開始之前被呼叫,相關的render函式首次被呼叫。例項已完成以下的配置:編譯模板,把data裡面的資料和模板生成html。注意此時還沒有掛載html到頁面上。
mounted(載入後),在el 被新建立的 vm.$el
替換,並掛載到例項上去之後呼叫。例項已完成以下的配置:用上面編譯好的html內容替換el屬性指向的DOM物件。完成模板中的html渲染到html頁面中。此過程中進行ajax互動。
beforeUpdate(更新前),在資料更新之前呼叫,發生在虛擬DOM重新渲染和打補丁之前。可以在該鉤子中進一步地更改狀態,不會觸發附加的重渲染過程。
updated(更新後),在由於資料更改導致的虛擬DOM重新渲染和打補丁之後呼叫。呼叫時,元件DOM已經更新,所以可以執行依賴於DOM的操作。然而在大多數情況下,應該避免在此期間更改狀態,因為這可能會導致更新無限迴圈。該鉤子在伺服器端渲染期間不被呼叫。
beforeDestroy(銷燬前),在例項銷燬之前呼叫。例項仍然完全可用。
destroyed(銷燬後),在例項銷燬之後呼叫。呼叫後,所有的事件監聽器會被移除,所有的子例項也會被銷燬。該鉤子在伺服器端渲染期間不被呼叫。
1、什麼是vue生命週期?
答: Vue 例項從建立到銷燬的過程,就是生命週期。從開始建立、初始化資料、編譯模板、掛載Dom→渲染、更新→渲染、銷燬等一系列過程,稱之為 Vue 的生命週期。
2、vue生命週期的作用是什麼?
答:它的生命週期中有多個事件鉤子,讓我們在控制整個Vue例項的過程時更容易形成好的邏輯。
3、vue生命週期總共有幾個階段?
答:它可以總共分為8個階段:建立前/後、載入前/後、更新前/後、銷燬前/銷燬後。
4、第一次頁面載入會觸發哪幾個鉤子?
答:會觸發下面這幾個beforeCreate、created、beforeMount、mounted 。
5、DOM 渲染在哪個週期中就已經完成?
答:DOM 渲染在 mounted
中就已經完成了。
三、 Vue實現資料雙向繫結的原理:Object.defineProperty()
vue實現資料雙向繫結主要是:採用資料劫持結合釋出者-訂閱者模式的方式,通過 Object.defineProperty()
來劫持各個屬性的setter,getter,在資料變動時釋出訊息給訂閱者,觸發相應監聽回撥。當把一個普通 Javascript 物件傳給 Vue 例項來作為它的 data 選項時,Vue 將遍歷它的屬性,用 Object.defineProperty()
將它們轉為 getter/setter
。使用者看不到 getter/setter
,但是在內部它們讓 Vue 追蹤依賴,在屬性被訪問和修改時通知變化。
vue的資料雙向繫結 將MVVM作為資料繫結的入口,整合Observer,Compile和Watcher三者,通過Observer來監聽自己的model的資料變化,通過Compile來解析編譯模板指令(vue中是用來解析 {{}}
),最終利用watcher搭起observer和Compile之間的通訊橋樑,達到資料變化 —>檢視更新;檢視互動變化(input)—>資料model變更雙向繫結效果。
js實現簡單的雙向繫結:
-
<body>
-
<div id="app">
-
<input type="text" id="txt">
-
<p id="show"></p>
-
</div>
-
</body>
-
<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
-
var obj = {}
-
Object.defineProperty(obj, 'txt', {
-
get: function () {
-
return obj
-
},
-
set: function (newValue) {
-
document.getElementById('txt').value = newValue
-
document.getElementById('show').innerHTML = newValue
-
}
-
})
-
document.addEventListener('keyup', function (e) {
-
obj.txt = e.target.value
-
})
-
</script>
四、Vue元件間的引數傳遞
1、父元件與子元件傳值
父元件傳給子元件:子元件通過props方法接受資料;
子元件傳給父元件: $emit
方法傳遞引數
2、非父子元件間的資料傳遞,兄弟元件傳值
eventBus,就是建立一個事件中心,相當於中轉站,可以用它來傳遞事件和接收事件。專案比較小時,用這個比較合適(雖然也有不少人推薦直接用VUEX,具體來說看需求咯。技術只是手段,目的達到才是王道)。
五、Vue的路由實現:hash模式 和 history模式
hash模式:在瀏覽器中符號“#”,#以及#後面的字元稱之為hash,用 window.location.hash
讀取。特點:hash雖然在URL中,但不被包括在HTTP請求中;用來指導瀏覽器動作,對服務端安全無用,hash不會重載入頁面。
history模式:history採用HTML5的新特性;且提供了兩個新方法: pushState()
, replaceState()
可以對瀏覽器歷史記錄棧進行修改,以及popState事件的監聽到狀態變更。
六、Vue與Angular以及React的區別?
版本在不斷更新,以下的區別有可能不是很正確。我工作中只用到vue,對angular和react不怎麼熟。
1、與AngularJS的區別
相同點:都支援指令:內建指令和自定義指令;都支援過濾器:內建過濾器和自定義過濾器;都支援雙向資料繫結;都不支援低端瀏覽器。
不同點:AngularJS的學習成本高,比如增加了Dependency Injection特性,而Vue.js本身提供的API都比較簡單、直觀;在效能上,AngularJS依賴對資料做髒檢查,所以Watcher越多越慢;Vue.js使用基於依賴追蹤的觀察並且使用非同步佇列更新,所有的資料都是獨立觸發的。
2、與React的區別
相同點:React採用特殊的JSX語法,Vue.js在元件開發中也推崇編寫.vue特殊檔案格式,對檔案內容都有一些約定,兩者都需要編譯後使用;中心思想相同:一切都是元件,元件例項之間可以巢狀;都提供合理的鉤子函式,可以讓開發者定製化地去處理需求;都不內建列數AJAX,Route等功能到核心包,而是以外掛的方式載入;在元件開發中都支援mixins的特性。
不同點:React採用的Virtual DOM會對渲染出來的結果做髒檢查;Vue.js在模板中提供了指令,過濾器等,可以非常方便,快捷地操作Virtual DOM。
七、vue路由的鉤子函式
首頁可以控制導航跳轉,beforeEach,afterEach等,一般用於頁面title的修改。一些需要登入才能調整頁面的重定向功能。
-
beforeEach主要有3個引數to,from,next。
-
to:route即將進入的目標路由物件。
-
from:route當前導航正要離開的路由。
-
next:function一定要呼叫該方法resolve這個鉤子。執行效果依賴next方法的呼叫引數。可以控制網頁的跳轉。
八、vuex是什麼?怎麼使用?哪種功能場景使用它?
只用來讀取的狀態集中放在store中; 改變狀態的方式是提交mutations,這是個同步的事物; 非同步邏輯應該封裝在action中。
在main.js引入store,注入。新建了一個目錄store,… export 。
場景有:單頁應用中,元件之間的狀態、音樂播放、登入狀態、加入購物車
state:Vuex 使用單一狀態樹,即每個應用將僅僅包含一個store 例項,但單一狀態樹和模組化並不衝突。存放的資料狀態,不可以直接修改裡面的資料。
mutations:mutations定義的方法動態修改Vuex 的 store 中的狀態或資料。
getters:類似vue的計算屬性,主要用來過濾一些資料。
action:actions可以理解為通過將mutations裡面處裡資料的方法變成可非同步的處理資料的方法,簡單的說就是非同步操作資料。view 層通過 store.dispath
來分發 action。
-
const store = new Vuex.Store({ //store例項
-
state: {
-
count: 0
-
},
-
mutations: {
-
increment (state) {
-
state.count++
-
}
-
},
-
actions: {
-
increment (context) {
-
context.commit('increment')
-
}
-
}
-
})
modules:專案特別複雜的時候,可以讓每一個模組擁有自己的state、mutation、action、getters,使得結構非常清晰,方便管理。
-
const moduleA = {
-
state: { ... },
-
mutations: { ... },
-
actions: { ... },
-
getters: { ... }
-
}
-
const moduleB = {
-
state: { ... },
-
mutations: { ... },
-
actions: { ... }
-
}
-
-
const store = new Vuex.Store({
-
modules: {
-
a: moduleA,
-
b: moduleB
-
})
九、其它小知識點
1、css只在當前元件起作用
答:在style標籤中寫入scoped即可 例如: <stylescoped></style>
2、v-if 和 v-show 區別
答:v-if按照條件是否渲染,v-show是display的block或none;
3、$route和$router的區別
答:$route是“路由資訊物件”,包括path,params,hash,query,fullPath,matched,name等路由資訊引數。而$router是“路由例項”物件包括了路由的跳轉方法,鉤子函式等。
router為VueRouter的例項,相當於一個全域性的路由器物件,裡面含有很多屬性和子物件,例如history物件。。。經常用的跳轉連結就可以用this.$router.push,和router-link跳轉一樣。。。
this.$router.push會往history棧中新增一個新的記錄。。詳細見vue官方文件https://router.vuejs.org/zh/guide/essentials/navigation.html
route相當於當前正在跳轉的路由物件。。可以從裡面獲取name,path,params,query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