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正視SD-WAN

正視SD-WAN

SD-WAN熱火朝天,突然之間湧現無數SD-WAN企業,SD-WAN的藍海似乎一夜之間變紅了


在2012年,VMWare以12.6億美金收購SDN初創Nicira,而Juniper則收購了僅僅成立兩天的初創公司Contrail System,隨後Cisco收購Tail-f和Insieme……


當全球網路市場為此迷惑與震驚的時候,幾家默默無聞的初創企業正在絞盡腦汁把SDN的技術體系應用到更廣泛的……廣域網領域。他們如此稀少,以至於屈指可數:Aryaka,Algoblu,Pertino,Viptela,Versa,Velocloud……



至2015年,以SDN資料中心內應用為主的,我們稱之為傳統SDN業務,逐漸沒落以後。一些傳統網路企業卻逐漸開始嘗試SD-WAN的產品與服務。


在我們分析SD-WAN為什麼會炙手可熱之前,我們先看看為什麼SDN的初創公司會驟然消失:


傳統SDN是一個區域網範圍內技術,其出現來自於校園網,最早被應用到資料中心領域,主要為資料中心部署雲業務服務。


但在VMWare提供雲內SDN系統以後(其主要來自於Nicira),市場上大部分客戶的私有云方案均來自於VMWare的一站式體系;而對於公有云服務商,其自身能力足夠自己開發雲內需要的高度客戶化的SDN體系。(非常有意思的是,SDN的價值就是讓封閉的網路平臺向開放發展,目的就是降低了IDC內,以及雲內網路系統的開發難度)……這是一個奇怪的悖論,初創公司因為SDN的開發難度降低而有機會與Cisco這樣的網路巨頭一爭高下,但同時又是因為這點而失去壁壘與客戶。


我們再看SD-WAN:SD-WAN對比SDN(傳統SDN)的最大不同與挑戰就是廣域網。廣域網(WAN)對於絕大多數人來說是個神祕的黑匣子(包括運營商和Cisco這樣的網路專家)。這就好像人們在面對複雜的城市交通一樣,沒有人能夠確切知道交通的狀況並作出有效的預測(我們所說的有效是隻可以確定知道你的行程不會被打擾與中斷),即使是交通管理部門(對應於網路中的運營商)和交通訊號與監控裝置系統供應商(對應於裝置方案提供商Cisco)依然無法以“上帝視角”看透這個黑盒子。而正是這一點為SD-WAN提供了機會,壁壘與價值體現。SD-WAN的生命力源於此,目的就是從“上帝視角”解決這些問題。


SD-WAN的核心


SD-WAN的核心是定義(Define)

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也許從一開始……)SD-WAN被很多數人理解為SO(optimization)-WAN,即用軟體方式達到網路優化的效果(實際上是提升了特定線路的傳輸效率)……這是一個奇怪的現象,我們可以看到,這在很大層面上來源於optimization的從業者有意或者無意地誤導。


我們看看這兩者有什麼不同

我們可以以城市交通為參照(通訊與交通有非常多的相似之處)……網路優化可以理解為導航規避擁堵(路由優化)和更換賽車與專業車手(協議優化)


且先不談網路優化已經有幾十年的發展,技術成熟度已經非常高(眾多網路裝置廠商有大 量的技術與經驗積累),谷歌甚至公佈了其 TCP BBR 擁塞控制演算法,並提交到了 Linux 核心,從 4.9 開始,Linux 核心已經用上了該演算法……其對初創公司來說,在這個領域很難形成真正的壁壘……我們僅從廣域網黑盒子的角度去看,SO-WAN並沒有改變什麼,黑盒子並沒有因此透明,網路優化也並不能預測與規劃好網路。可以很確定地說:這是一個Nice to have的業務模型(從市場反饋來看,使用者粘性與ARPU都非常有限)。因此,SO-WAN的價值體現也無法與SD(Define)-WAN相提並論。


*老套的觀點是,這是innovation與revolution的對比。*


我們再看看Define,SD-WAN的D體現在網路的定義。同樣以交通作為對照,定義的意義在於我們可以把城市機動車道定義為高速路,可以把雙向4車道定義為可調整的非對稱車道(潮汐車道),甚至可以把公路定義為鐵路。這意味著,如果我們把某條城市道路定義為高速度路,在某個時間點,在一個方向上將會出現全部的綠燈,而垂直方向上將全部是紅燈。甚至是在同方向的每個車道上,有不同的紅綠燈配時。我們可以為某一輛車定義這樣的高速,也可以為某一種車定義這樣的高速(如公交專用道)。而S(軟體)的作用在於可以用程式設計的方式做到這些定義,並加入足夠多的關聯條件,時間,流量,車型,車主,乘客目的地,乘客時間安排,車輛當前位置,當前速度等等。而形成一個實時可變的,靈活的定義系統。


什麼是真正的SD-WAN


SD-WAN真正有趣的地方是在整個網路空間上定義出不同的資源,(比如,在公共網際網路為基礎的廣域網上定義出MPLS特性:標籤,優先順序轉發與QoS)並用可程式設計的方式進行建立,管理與分派。就像面向物件的程式設計,你可以建立一個MPLS物件,並管理這個物件的特徵值,在你需要的時候進行啟用與釋放。在這些網路物件之上可以通過呼叫與程式設計構建更加複雜的網路。你可以輕易構建HA結構,構建雙環保護,也可以輕易把星型組網改編成Fully Mesh網路。你也可以在一條物理光纖上同時構建SDH,MPLS和網際網路服務,並且相互隔離與動態可調。而這些都是通過軟體呼叫,並藉助於底層網路資源虛擬化而實現的。


至此,我們現在可以清晰地看到這兩者的區別,網路優化的目的是為了單一業務的加速,或者單一業務負載的均衡。無論是大檔案的傳輸加速,視訊傳輸的加速還是應用系統的加速,都是針對某一個特定需求而做的優化措施,並不會改變網路架構的本質。就像在軟體,伺服器上的優化,優化資料庫,優化應用,優化中介軟體都無法與VMWare和AWS的虛擬化雲體系相提並論。


*最被大家廣泛詢問的問題是:如果本質上是網路優化,那如何應對頻寬增加與網路價格(成本)下降所帶來的挑戰?

回答是:無論怎樣的優化都應對不了頻寬擴容所帶來的壓力與挑戰......,每一次大規模的網際網路網路擴容,都會極大打擊網路優化公司的業績(我們從眾多網路優化公司的生生死死已經可以得到這樣的結論)*


而SD-WAN的目的是使無序的網路變得有秩序和可預測,並擺脫傳統的物理資源(專線光纖,獨立的MPLS網路等等)限制。因為SD-WAN可以自己定義與虛擬化出需要的網路資源,並在需要的時候可以任意放大或縮小資源的某一個特定特性,比如,虛擬化的MPLS資源可以輕易擴充標籤項,可以輕易改變網路拓撲,當然也能瞬時改變網路容量。


SD-WAN與其他網路體系的價值對比與IDC和雲的價值對比類似。SD-WAN真正解決的是複雜網路的透明化、簡單化與虛擬化,解決的是網路彈性,有序與可預測。如果雲是由AWS的EC2定義的,那麼SD-WAN應該由ECN(Elastic Cloud Network)去描述。


面對上面的同樣問題,我們的回答是這樣的:網路頻寬的增加與網路定義、控制與管理無關。就好像無論道路修的有多寬,訊號燈系統都需要越來越智慧,從最初的人工控制手動調整,到固定配時,到依據大資料的定期調整配時,再到未來的AI配時與按需配時。這些方式都是為了能夠在道路上形成可預見的交通形勢,以滿足*每一個*交通參與者的需求。而同時,網路的頻寬與成本變化不影響對網路資源的定義需求,而更多的資源(頻寬)只會更有利於複雜網路的定義。(同樣的道理,越來越便宜的硬體伺服器是對雲服務的正向激勵)


在我們理解了SD-WAN之後,我們可以看看為什麼SD-WAN如此火熱。


*SD-WAN的網路是建立在透明、可控、可預測的白盒體系中。*


其技術壁壘不言而喻……對比於傳統的不能再傳統的網路優化技術,“定義”作為一個嶄新的概念,是真正意義上的革命。定義可以為我們帶來很多有趣的事情(事實上,SD-WAN也可以定義SO-WAN,他們是Master/Slave關係),利用SD-WAN,我們從來沒有象現在這樣有效地控制網路;利用SD-WAN,我們在WAN上實現了不同等級的QoS(注意,不是SLA),實現了按需分配網路資源,實現了彈性網路,實現了網路切片與分層。


在另一個層面上,越複雜的網路業務,越豐富的業務種類越是能夠體現SD-WAN的價值(如金融和電信領域,這也是為什麼很少有網際網路公司(巨頭)會成為SD-WAN的主流客戶)。這帶來了足夠的市場空間與價值體現,足以讓從運營商到方案供應商為之興奮異常,而資本的追逐也源於此。


SD—WAN依然是藍海


SD-WAN的藍海變成紅海了嗎?首先我們要去除浮在SD-WAN上的薄霧


我們怎樣識別SD-WAN


SD-WAN的服務特點

QoS:QoS與SLA不同,QoS不是指單一業務/服務的指標,而是在不同業務之間進行的質量指標控制,並能夠按要求定義不同的QoS;

網路彈性:有價值的網路彈性在於有QoS質量保證的彈性,包括頻寬彈性,優先順序彈性以及QoS彈性

可定義性:是否可以定義不同質量與特性的網路資源,以及是否展現所定義網路的關鍵特徵。例如,定義一個MPLS網路,是否可以展現Multiple Protocol的標籤體系。

可程式設計:按照使用者的需求與業務進行程式設計控制網路的資源定義、QoS與彈性


SD-WAN的技術標記

中央集中的Controller系統

分層與簡潔的廣域⽹網路架構(通常是三層裝置)

Overlay與underlay網路的無邊界統一

與傳統IP網路的peering互動


在遮蔽各種花樣翻新的誤導之後,我們現在可以把那些網路優化廠商區分開來,把鏈路服務商區分開來,當然也會把SDN廠商區分開來……在重新正視在SD-WAN的道路上……我們發現,在這個領域的公司依然是屈指可數……SD-WAN依然是一個藍海市場……


真正的SD-WAN技術與運營壁壘依然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