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wireshark抓包,基於RIP報文進行解析

wireshark抓包,基於RIP報文進行解析

測試目的:瞭解RIP協議的工作原理,及使用wireshark進行報文分析

測試軟體:華為ENSP、wireshark抓包工具

環境搭建:基於華為ENSP網路模擬軟體搭建如下測試環境,使用抓包工具抓取R4路由器的GE0/0/1介面網路資料

一、ensp軟體配置及資料檢視:

1、進入系統檢視模式,執行命令rip [process-id],已啟動RIP程序 [預設程序ID為1]

2、通過network network-address 命令釋出指定的網段

3、通過命令display rip [process-id]命令檢視RIP當前執行狀態 

  • “RIP process: 1” 表示RIP的程序編號為1 ; 
  • “RIP version : 1”  表示執行的是RIPv1 ; 
  • “Preference:100” 表示RIP的協議優先順序的值為100 ; 
  • “Update time : 30 sec” :表示更新定時器的週期值為30秒;
  • “Age time:180 sec” :表示無效定時器的週期值為180秒,也稱為老化定時器; 
  • “Garbage-collect time :120 sec” : 表示垃圾收集定時器的初始值為120秒

4、使用display rip process-id route 檢視R4路由器從其他路由器學習到的所有RIP路由資訊

二、使用wireshark抓包工具抓包後進行分析

1、物理層的資料情況

  • 該例Frame 1:--  1號幀,介面0上傳輸66個位元組,實際捕獲66位元組
  • interface id:0  #介面id 0 ;  
  • Encapsulation type: Ethernet (1)  #封裝型別採用Ethernet (1);
  • Arrival Time #捕獲日期和時間; 
  • [Time shift for this packet: 0.000000000 seconds]  #此資料包的偏移時間
  • Epoch Time: 3140.331000000 seconds  #週期時長
  • [Time delta from previous captured frame: 0.025257000 seconds]  #此包與前一包的捕獲時間間隔;
  • [Time delta from previous displayed frame: 0.000000000 seconds] #此包與前一個包的顯示時間間隔;
  • [Time since reference or first frame: 0.537138000 seconds]  #此包與前一幀的時間間隔; 
  • Frame Number: 1 # 幀序號為1;
  • Frame Length #幀長; 
  • Capture Length #捕獲幀長; 
  • [Frame is marked: False]  #此幀是否做了標記:否;
  • [Frame is ignored: False]  #此幀是否被忽略:否; 
  • [Protocols in frame: eth:ethertype:ip:udp:rip]  #幀內封裝的協議層次結構; 
  • [Coloring Rule Name: TTL low or unexpected]  #著色標記的協議名稱 ;
  • [Coloring Rule String: --]  #著色規則顯示的字串

2、資料鏈路層乙太網頭部資訊

  • Destination  目的MAC地址:    ff::ff
  • Source  源MAC地址:     54:89:98:be:27:ca                      
  • Type  使用協議:0X0800   IPV4協議

3、網路層IP包資訊

  • Version: 4   #高四位展示版本   使用網際網路協議IPv4
  • Header Length: #低四位展示IP包頭部長度,長度為20位元組;指資料報協議頭長度,表示協議頭具有32位字長的數量。指向資料起點。正確協議頭最小值為5。
  • Differentiated Services Field: 0xc0 (DSCP: CS6, ECN: Not-ECT) : #差分服務欄位
  • Total Length:52  #IP包的總長度為52位元組;指定整個 IP 資料包的位元組長度,包括資料和協議頭。其最大值為65,535位元組
  • Identification:0x0024(36)  #標誌欄位;包含一個整數,用於識別當前資料報。該欄位由傳送端分配幫助接收端集中資料報分片。
  • Flags: 0x00  #標記欄位;由3位欄位構成,其中最低位(MF)控制分片,存在下一個分片置為1,否則置0代表結束分片。中間位(DF)指出資料包是否可進行分片。第三位即最高位保留不使用,但是必須為0
  • Fragment offset: 0 (0x0000) #分的偏移量為0;13位欄位,指出與源資料報的起始端相關的分片資料位置,支援目標IP適當重建源資料報
  • Time-to-Live:1 (0x01) #生存週期,是一種計數器,在丟棄資料報的每個點值依次減1直至減少為0。這樣確保資料包無止境的環路過程(即TTL)
  •  Protocol: UDP (17)  #此包內封裝的上層協議為UDP;指出在 IP 處理過程完成之後,有哪種上層協議接收匯入資料包
  • Header checksum: 0xa9d0 [validation disabled] #頭部資料檢驗和; 幫助確保 IP 協議頭的完整性。由於某些協議頭欄位的改變,如生存期(Time to Live),這就需要對每個點重新計算和檢驗。Internet 協議頭需要進行處理
  • Source: 15.0.0.6  #源主機IP地址
  • Destination: 255.255.255.255   #目標主機IP地址
  • Source GeoIP  #源IP的地理資訊
  • [Destination GeoIP: Unknown]   #目標IP的地理資訊

4、傳輸層的資料概況 (該例中傳輸層使用了UDP包)

  • Source Port: 520  #源埠為520
  • Destination Port: 520  #目的埠為520
  • Length: 32  #UDP報文長度
  • Checksum: 0x29ec [unverified]   #UDP報文校驗和

5、會話層資料概況 (該文使用RIP協議:Routing Information Protocol)

  • Command: Response (2)  #命令:1為RIP請求資訊;2為RIP響應資訊
  • Version: RIPv1 (1)  #版本:使用RIPv1版本
  • Address Family: IP (2)  #協議簇,該欄位長度為4位元組。對於TCP/IP協議簇,該欄位的取值為2
  • IP Address: 192.168.0.0  #路由項的目的網路地址
  • Metric: 1  #跳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