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紀錄片《出路》影評

紀錄片《出路》影評

《出路》是一部由陳為軍執導的紀錄片,下面是一些觀眾的影評:

《出路》影評(一):出路,就是沒有出路

  故事分三條線索展開:

  搬磚家的女兒,高考三百分,家人為學費愁,她不知道學習什麼專業。

  三本畢業生萬超,找不到工作,近期目標是在武漢生存下來。

  民辦學校招負責到處生的王老師,意識到自己是在忽悠別人。

  這看上去的三條線,其實就是一條,王老師會不會是當年那個找不到工作,頻繁被拒的萬超,而萬超是不是當年高考分數不盡如人意的王盼。

  問題在於:

  1、教育資源分佈不均。不僅在人上,優秀院校畢業的老師都願意留在大城市,更重要的在一些軟體資源上,有沒有豐富的物化資源,娛樂設施,這城鄉之間差別太大。

  2、教育的產業化。民辦學校校長,為盈利而開學校,那些資質不全的學校,一方面能讓學生學到東西嗎?另一方面,真的能在就業市場得到認可嗎?其實不只是民辦學校,那些三本院校呢?這並非民辦學校的錯,市場的錯,而是國家機器的欺騙和狡詐。

  3、教育問題就像其他任何事情一樣,是分階級的。王盼考不出高分,是因為她智商低,不努力,還是家庭環境所致,富裕程度所致。

  4、不過就像前幾天看劉仲敬說的“畢業的時候你發現讓你上學你吃了很大的虧,因為沒有對接了。以前高考制度之所以有價值是因為它是公務員制度,上學的時候是一個候補官僚,畢業以後就變成了政府官員,現在是後半截砍掉,一畢業的時候你就從懸崖上跳下去了。從體制上講,把教育制度後半截砍掉,就相當於廢科舉一樣,把社會一個迴圈機制打亂了,又沒有很好的替代品,這樣就造成了嚴重的社會紊亂。”就像那個招生老師說的,普遍的中國人眼裡,都認為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好好讀書是中國家長的意識形態。但現在這個機制斷裂了,該怎麼辦呢?出路再哪裡。該怎麼形容這個困局。你讀好書,像我,讀書讀得相當不錯了,真的覺得上了一個當,讀很好的書,也沒有落在我心儀得位置,那麼不好好讀書呢,可能連進入這個正常社會機制的可能都沒有。該怎麼描述這個荒謬的邏輯。

《出路》影評(二):總該有條路的

  看完出路,挺難受的,現實,凜冽。

  去年隨劇組抵達武漢,去到紀錄片拍攝地光谷,當時志願團隊的服務物件就在片中提及的陽新。

  之前我對這種教育產業化所帶來的負面運作了解不太多,看到那位老師所講述的,在脫下正裝時他說的“現在變回人類”,讓我瞭解到現實讓人異化的力量。

  劇中的女孩,其實是廣大貧窮偏遠地區學生的真實寫照,他們面對的是陌生而狡詐的社會。就像在荒山裡再也無法覓得食物的白兔,不得不被逼向更加社會化的現實叢林,以為會有青草,等待他們的卻是猛虎。

  看到她山村的父母和家庭環境,讓我回想到去年在黑龍江鄉村敬老院的狀況,這樣一個不算少數的群體,幾乎可以說掙扎在生存線的邊緣,看到女孩母親為籌學費張羅請客那一幕,我很難受……在城市也一直流行著辦升學宴,當然也會收來客的禮金,但我理解的升學宴和其他諸如婚嫁,喬遷一樣,算作一種“中國式來往”的方式,孩子考得好一點學校是父母的榮耀,差一些也是真的有父母想收回一些曾經給親友“往”出去的禮金……但看到紀錄片裡母親幾乎是通過升學宴來募集或說籌借學費,讓我很痛心。還記得《高三》裡面也有這樣的父母,他們艱難,他們偉大。

  那個畢業生,應該是我相對而言比較熟悉的群體,身邊的朋友有的也已經找了工作,進入了社會,但或許他們該慶幸的是,或許未曾遭遇到其實是更大多數普通學校畢業生面臨的更大一些的就業壓力,現實而鋒利,反思自己,或許我真的太過幸福,當生存都成為挑戰的時候,我那風花雪月的世界簡直一片虛無,滿眼荒唐。當有的人為今天搭什麼鞋而煩惱的時候,另外一些人是沒有腳的;當一部分人在攀比生活品質的時候,另外一些人還在為如何生存而艱難掙扎。

  說到出路,我想也許這是一個不小的,或者說很大的,世界性的?當代議題,僧多粥少的局面在很多領域都太過普遍,大批的待業者為了謀求更多的資源,彼此通過努力給自己增加砝碼,來競爭就業天枰的偏向。在國內,上大學,是一個重要的砝碼,似乎被人們按照慣常理解的做出了輕重之分,其實或許也真的如此。但關於畢業生或者說年輕待業者,在踏入社會前關於未來的不確定性的態度,真的因人而異吧,有的人會像我這樣比較糾結且憂慮,有的人卻會積極地面對,知足,努力,所以我想心態的砝碼也很重要吧。

  關於拍攝方面的存疑:

  女孩與宣講老師的相識,是否具有導演性?

  畢業生的工作不順利,是否與拍攝的介入有關?

《出路》影評(三):中國貧困地區殘酷的教育現狀

  在YouTube找到的這部紀錄片,三個年輕人三個階段,考大學,找工作和搞教育講座,面對未來的出路殘酷的社會,我們無法改變貧富的巨大差異,教育資源的巨大差距,生存與生活的巨大差別,這一切對年輕人成長的影響,當生存都面臨威脅時一樣可以昧著良心慷慨陳詞傳講騙錢教育,但有多少人會不堪忍受像王振祥決定辭職。這種騙子,別說農村,我們這樣的大城市不一樣辦講座,學證書嘛,可見學歷的至關重要。

  而貧窮地區把考大學作為脫貧的出路,走出大學的社會更會是尋找出路的坎坷。片中的年輕人也體會出“社會的不公平”,畢竟城市良好的人文環境和滿足生存並且可以追求精神需要的物質環境在中國來說是更多的貧困地區的夢想。

  前幾天在711一個店員打碎了一瓶玻璃飲料,小主管直接訓斥一會把飲料帳結了,再打碎結雙倍!小店員也只能默默承受。也許沒有處在那樣的生活工作環境,但我覺得我們社會的殘酷,更多是缺乏人文教育而體現的人性誠信上,把原本競爭激烈的社會環境增添了更多爾虞色彩。

  紀錄片並不能代表現實,而是現實的一個側面,是作者想表達的側面,可能也是不同社會背景下的我們沒有察覺到側面。

《出路》影評(四):赤壁市,應該是中國所有小縣城的一個縮影吧

  第一次寫影評,以前都是直接關電腦睡覺,可我感覺今天我可能沒辦法讓自己睡著了。

  作為一個土生土長的赤壁人,我突然感覺像吃了蒼蠅一樣,那熟悉的方言,那熟悉的磚廠,那熟悉的火車站。。。那120公里之外的武漢。。。。

  我不知道自己為什麼要註冊這個豆瓣然後寫點什麼,那麼近的面孔,那麼熟悉又陌生的人,現實中的王盼我身邊比比皆是,為什麼看到這個王盼卻讓我無法入眠。我曾多少次見到這些不同的命運,哪些不用參加高考的同學在期盼自己的留學生涯,哪些考上大學的同學在擔憂父母的經濟能力。很真實的例子,一個父親是某領導,一個父親是種地的農民。

  很不幸,我不是局長的兒子,很幸運,我父母也不是農民。我不是鄙視農民,而是我本能的排斥那種無法改變命運的絕望,如果這個紀錄片在繼續討論下去,估計將是對這個社會無情的鞭笞,答案可能是 馬加爵,可能是祁同偉,更多可能是城中村的你,我,他。(很多人可能說馬加爵活該,他自己把自己困在一個孤立的境地,而我想說,他剛出生的時候和你,和我並沒有什麼區別)

  貧窮是一種深入骨髓的病,鮮有治癒的可能,你可能聽說了身邊某某某家裡貧窮卻勤勞致富了,可當你深入的接觸他,你很有可能發現他的勤勞主要是用在尋找制度和法律的漏洞。可能有失偏頗,但在深圳我見到了太多。。。大多數勤勞者比如王盼的父母。。。。

  已經而立之年的我,望著這無法企及的房價,我已經做好了回家的準備,每年有多少人來深圳?但又有多少能留下來?和王盼相比,我唯一比她多的是一張普通一本的文憑,除此之外,我並不感覺我和她又有多少不同,拿到了她期盼的文憑又能怎樣,無非是回到家鄉,一套工薪的房子,一份能養活自己的工作。我突然很害怕一個制度和法制健全的RPC,如果是這樣,我的子孫很可能就和我一樣,出門打工,回到家鄉,生兒育女,然後再…………(其實也可以選擇在深圳郊區或者臨市買房,但是我害怕,出於天生的不安全感,我怕中年危機,我怕哪天公司倒閉而斷貸,我怕經濟危機帶來的房價貶值到比我貸款還少的時候,那個時候我將一無所有。)

  可能我想得太遠,片尾的喪曲(我們叫夜歌)讓我想起那個夏天爺爺的葬禮,那是怎樣一種悲哀才能把你的心唱得像蜂窩一樣千瘡百孔,聽父母說那是在叫魂,讓逝者回來見見親人,聽到王盼母親唱喪歌的那一刻,我感覺靈魂為之一振,也許吧,貧窮的我們早已經沒有魂了,從出生那一刻起,就註定我們將死於高中畢業。

《出路》影評(五):名為出路,實為閉環-寫不下的短評

  感覺像看了現代版的《活著》紀錄片。現實自有萬鈞之力,把人壓得喘不過氣。底層的生存是個閉環,都說教育是唯一的出路,但如果教育也是閉環怎麼辦?

  生存本身就像是一個黑洞,把高考失利的學生,靠榨乾學生賺取暴利的私立大學老師,私立大學畢業後為了賺取微薄工資的求職者的命運綁縛在一起。所謂教育改變命運,其實就只有高考本身宛如一根從天上垂下的細蜘蛛絲,無數考生想抓住它爬上去,沒上去就只能圍著生存爬行。看似前方有路,卻是封閉的一個圈。

  靠教育脫貧的夢想變成詐騙的軟肋,就好像心靈雞湯多為毒藥。詭異的是詐騙能夠存在是因為被騙的人的教育不足以識別詐騙,然而能獲得的教育本身就是詐騙。無論是騙人還是騙己,縱有萬般無奈,卻是生存必須。所以曝光這起詐騙的這部片子也很難被潛在被騙人看到。

  畢業求職者萬超在一個別人城市的黑夜裡無法剋制地流淚崩潰,又在另一天早上收拾妥當笑著重新出發,說著類似:現實太艱辛,但明天總是會好的。這樣的話。他是個上進,陽光,努力的青年,像是一個衝浪者,一時間被巨浪淹沒,過會兒又再小小地浮現繼續和巨浪搏鬥。

  記得曾有面試官問他有什麼目標,他說就是在武漢生存下去,面試官又追問他理想的工作生活狀態,他顯然沒有考慮過這個問題,遲疑幾秒才結結巴巴說出上下班之餘能有時間看點書已經很理想了。他是疲於奔命這個詞的最好註解,起點是生存,目標也是生存。

  很想送句常被提起的話給他,叫:真正的成熟不是忍受痛苦,而是知道了生活真相後依然熱愛生活。

  然而在他的世界裡生活=生存。衷心祝願所有像他一樣尚未絕望勇於搏鬥的人能儘快脫離生存的閉環,有閒暇去思考真正生活,不再被巨浪追趕,到達一片平靜的海洋。

《出路》影評(六):出路

  這種三線獨立敘事沒有一絲的矛盾 拍的很好 去年實習過一個月的我看來這太現實不過了 那個畢業大學生在學校還是很優秀的可是到了社會上就碰壁 可是社會就是社會! 也絕不是什麼大學就是小社會這種狗屁言論 剛畢業找工作至穩定應該是人生中最艱難的那一段時間之一吧 住在條件不好的只夠放一張床一個衛生間一把桌子一個小衣櫃沒有任何多餘的空間給你的地方 精明的不能再精明生怕你少給了它一分 沒有穩定的工作 一個月千把來塊真的很難活 很感觸的說一個農村孩子讀書的未來是有的 十八歲那年 我上了大學 以為畢業能賺大錢 可大學上了我並狠狠把我操了衣服都不給我穿且把我扔向了社會

《出路》影評(七):《閒言之出路》

  約莫是在去年3月份,從南方週末上知道了這個紀錄片,出於近幾年來對紀錄片的相對偏好,也出於一直以來對此類題材的興趣關注,還出於對BBC紀錄片的一貫信慕,所以幾乎也就是在知道後的第一時間,我就從網上搜來了視訊,然後獨自安靜地看完了一遍,看過之後,思緒萬千,感慨萬千,雖是沉默良久,卻似有千言塞在了心口。當時也便知道,自己會有這麼一些文字的出現。

  《出路》是BBC紀錄片頻道在世界範圍內拍攝的《為什麼貧窮》(Why Poverty)系列八個紀錄片的最後一個,或者是說,在幾十個拍攝成果中篩選出來的八個中的其中一個,八個紀錄片除了第一個是總括性的介紹了貧窮的歷史起源和發展變遷,其他七個從不同國家不同角度對貧窮問題進行了闡釋和思考。

  今年年初的一段時間,又算是費了一些周折,我把這八個片子都下載到了電腦裡面,從最初大概都只是都用上幾分鐘草草掃視過了一遍,然後再到斷斷續續一個不落地全部看完,總計大致是歷經了兩三個月之久。而在第二回看完《出路》之後,自己的思緒更多,感慨也更多,甚至,還多出了一些悲傷,雖然,也更想要寫下點什麼,但現實卻又是常常客觀主觀地拖延著,久久都沒有敲出一個字來,只是心裡邊倒還是一直惦念著這筆“欠債”。

  逐個看完這個系列的紀錄片之後,發現自己除了能深切體會和憂慮其中出自於中國的這個《出路》之外,開篇的《動畫貧窮史》也還算是能大致理解一些,而其他幾個在走馬觀花的欣賞過程中,由於知識儲備的匱乏和現實背景的不解,因此在巨大的資訊量中,我所能理解的和所能消化的部分都非常之少,但是,這絲毫都不妨礙我對那些勞心勞力付出的導演們由衷的敬佩和歎賞。

  略作一下猜想,陳為軍導演拍攝的這個《出路》能夠入選的原因之一是日漸受世人矚目的中國近些年來貧富差距著實分化得越來越嚴重,原因之二是他選擇的切入點標杆鮮明而又辛辣獨特,並且一定程度來說還頗具有一些諷刺意味藏在其中吧,它的英文譯名是《Education, Education》。題外話一句,之前我看過陳為軍在武漢一所小學拍攝的紀錄片《請問我投票》,當時的感受是毫不亞於一部優秀的現實題材電影,而在豆瓣上多做了一些瞭解之後,發現這個導演拍過的其他紀錄片也是難得的口碑良好。

  當今的中國就像是一個巨大的熔爐,熔爐裡參雜著的有文明富饒的現代都市、也有赤貧落後的偏遠山村;有商貿發達的契約意識、也有爐火純青的官僚傳統;有削山填海的非凡構想,也有男尊女卑的殘規陋習;有天涯咫尺的便捷通訊,也有比鄰不識的深深隔膜;有孔孟老莊的朝花夕拾,也有道德禮儀的愈加式微;有“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的百花齊放,也有“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的刻板迂腐。

  這個紀錄片就像是當今中國的一個手術切片,它選取的部位是社會金字塔結構的最龐大的底層。

  ——“在中國,高考是每位學生命運中最重要的轉折點,它決定了考生一生的出路。”

  都說高考是“千軍萬馬過獨木橋”,橋的這一頭,繫著的是“一切為了高考”的家長們的苦心,橋的那一頭,飄著的是“高考為了一切”的學生們的迷途。也說高考是“不公平中的一種公平”,“不公平”是說無論一個人平素學識能力如何,幾乎只是幾頁試卷就判決了他的前路去向,“公平”是說無論一個人起點貧窮富貴哪般,它至少設定了既定規則近似的公共賽道。

  如同片頭的題記,《出路》紀錄的點點滴滴都是圍繞高考展開、或是與高考緊密關聯的,其展現的時間跨度也是在高考結束之後的兩個多月。也許真正與片中人接觸的時間和拍攝的時間要遠遠長於所展現出來的,所以剪輯出來的成片之中,片中的每一個人幾乎都沒有什麼違和感,行為和情感都顯得真實而自然,而雖然片中也有不少為了推進節奏轉換的自我獨白,但是通篇下來,卻也並沒有帶來什麼生澀和不適的感受。如果說紀錄片所最注重要求的是對真切現實毫不增減的本色還原,那麼在我看來,這一紀錄片應算是成功地做到了。

  《出路》主要紀錄和表述的是十分具有代表意義的來自於中國社會中下層的三個年輕人在2012年高考之後的一小段生活經歷,而且這小小的一個片段,幾乎算是改變了或決定了他們一生的人生軌跡。王盼,剛剛考完高考的高中生,成績中下,家庭貧困,雖然考場發揮失常,但是這失常的高考結果仍然幾乎是其用之開始準備人生蛻變的唯一籌碼,對她來說,高考就像是一根紐帶,連線的是之前的困苦無助和之後的艱辛無奈;萬超,一所普通大學的應屆畢業生,雖四年前已跨越了高考,但如今面臨的就業難題仍然受著那次高考極大的餘波影響,因為其學校的名氣不夠而直接拔高了他就業的門檻線,對他來說,高考就像是藏在心底的一把鹹鹽,哪裡有了傷口,哪裡就會加劇的刺痛;王振祥,軟體教育學院的一名老師,負責該校某個分割槽每年面向成績較差見識面窄的農村高考生的釣魚(招生)工作,因為受到辭退的要挾而不得不到處招搖撞騙從而良心備受煎熬,他自己曾經經歷高考後又從大學畢業,如今在民辦高校任職教師,因此他最能體會高考後的高校教育的諸多現實弊端,對他來說,高考就像是一種試劑,它能夠測試出這個紛亂複雜的叢林社會的離奇真實和斑駁陸離。

  “讀書(語境原話意義應是等同於上大學),是我們當今社會最好的出路。”

  誠然,對於處於金字塔底端的人們來說,這句話在大多數時候都是正確而合理的,但是同時,即便是這看上去很美好的康莊大道,對於某些個體來說,它的欺騙性常常是遠多於不確定性的。可以說,“讀書無用論”的危害有多大,這句話存有的誤導和片面就有多大。如同片中的萬超,那個坦誠而勤奮的大學畢業生,雖然並沒有其他的出路為之佐證,但是他所面臨的身心困窘和前路迷茫,很難讓人去相信,他走的上大學這條路徑就是他能實現未來精彩人生的最好出路。雖然“畢業等於失業”並非每一高校畢業生的常態,但是據我的觀測,在畢業前後,無論就業與否,對於畢業出路的困惑彷徨和茫然無助卻幾乎都是人皆有之。

  “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這句話在過往的兩千年裡也許的確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真理,但是在已是半現代化或是現代化、傳統倫理“禮崩樂壞”、價值觀越來越趨於多元的當今,這句真理如同氾濫至大街小巷的成功學理論一樣,既像一劑麻藥,讓人無需再努力認清身處的位置,也讓人無需奮力尋覓正確的方向;又像一劑毒藥,讓人在人云亦云人信我信中心患理智頑疾,讓人在外界的誤導和自我的沉陷中逐漸病入膏肓。

  對於我來說,浮淺的認知是,一個人在重要路口的最好出路不應當是由他人指定出來,而是應該由自己找尋出來的,首要順從自己的天性,其次釐清面臨的現實,然後參佐他人的指引,明而辨之,篤而行之。當然,要良好的實現這一過程、達到理想目標,這其中會有很多誤區等待排除,會有很多學識需要積澱,會有很多技藝應該磨練,而其中間必然會有許多困擾許多挫折許多磨難,但是,這不正是整個人生路途的一個縮影麼,有不斷的坎坷艱辛,有不時的喜悅悲傷,還有不定的陰晴圓缺,這才是真實的人生,假若只有一帆風順,只有諸事坦途,只有按部就班,我想那一定不是一個人屬於自我的人生,而只是給定的人生,那一切都是“楚門的世界”。

  實事求是而言之,作為從出生到高考之前都沒有涉足過縣城之外的鄉村少年,那十載寒窗所換來的高校生涯,那的確應該被認為是實現個人在社會階層中躍遷和立身最為直截而明朗的途徑。雖說寒門難出貴子,但是既然有了這麼一條容許寒門之子憧憬與奮鬥的路徑存在,那麼也就算是存在了一個人從下游開始全力拼搏,然後最終到達中游乃至上游的可能。而且,身為成長在封閉落後社會底層的寒門之子,為了改變自身出路而依靠刻苦用功讀書幾乎是他們祖輩們所認定的最好的、也幾乎是唯一的選擇,於是乎,這也常常會是他們自身所認定認可的選擇。這一流傳了二千年的傳統之見,在沒有強大外力的革新之下,自然而然地,它會祖祖輩輩地繼續流傳下去。“鯉魚躍龍門”,這條路徑本身也許並沒有什麼問題,只是在階層之間越來越固化,流動可能性越來越小的今天,這條路徑實現的難度已經變得越來越困難重重,越來越鳳毛麟角。這難度的變化也許並不是人為選擇決定的,而只是類同於其他生物群落一般在發展變遷中的自然屬性吧。

  片子的中心詞是教育,或者說是受教育,這也是國家政權的基本職能之一,但有時我會想,興許個人要能夠有所改變的出路是將之主體略加轉換一下,變改為學習,由學習知識開始,到學習做事,再到學習為人,由學習失敗開始,到學習應變,再到學習成功。假若能夠長此以往地秉持這種謙遜之態,無論身處什麼困境,想必都會日漸有所改觀。

  (2014年12月19日 夜 於金昌)

《出路》影評(八):無力感

  週六凌晨時分看了家偉給我推薦的BBC紀錄片《出路》,看完以後的感覺除了有一些錯愕,心酸以外還覺得有一些說不上來的噁心,就像走在路上突然有蟲子落在身上那樣的感覺,張開嘴又說不出什麼。一些人的生活以這樣方式呈現給你看,直接剖成一個橫截面,露出你可能沒大準備好接受的那一部分。

  英文名是 education,education,主題大概是想抨擊我們教育產業化,招了這麼多人,就像導演陳為軍原來想給的名字Chinese Dream,給人們一種幻像,考大學了呀,人才呀,以後肯定有好的生活。難道生活不總是殘酷,猙獰的嗎?考上好大學就有好生活,騙誰啊?呵呵,騙的就是你,騙一個算一個。這麼多人一起上學不好嗎,不上學也真的沒有啥好去處了呀,無論是本一本二還是騙錢的本三總比混社會好吧,我是想不出什麼好的解決方法了。

  印象比較深的是王盼家吃飯時的氣氛,王盼給他爸倒酒,倒少了他爸露出的那種不滿,少喝一口會死啊,喝完酒會不會打人呢?曾經看過一個震撼的片子就是醉酒的父母在孩子眼裡的形象,真是太可怕了,還有王盼媽媽唱的小曲子,十個手指只剩下一個喲。

《出路》影評(九):振聾發聵!

  教育產業化,教育也成了企業的樣子,而不是神聖的精神洗禮。老師到處跑也是為了賺錢。“我們是個公司,不是一個學校”說的我瞋目結舌!!!“上學的目的是找到一個好工作”真是中學好好學習為了考上一個好大學的狗屎思想的延續,shit。三大暴利行業之首-招生!

  “城市的小孩不上當啊”,聽到這句話,我的心真是痛,多少農村的父母把辛苦錢給了商人,可是這就是現實,就是這個弱肉強食,適者生存的世界的現實。

  “學校講的什麼樣子就不說了,反正老師都是去混時間的”別說這種培訓學校,就是所謂的我在的名號是211的學校,老師也都是忙著自己的所謂專案,對於上課,多數老師都是混!

  學校裡的人真的對於學生以後怎麼樣一點都不會管的,而當初天真的我還對於人性保佑好的期待,而後才知道這個社會其實比我想象的要冷漠的多。

  看到那個考了388的女生打電話說別人建議她學會計,我也想到了自己以及周圍的一些同學,接受了12年的中小學教育,也沒有培養出自己的興趣,到了大學也不知道學什麼,一方面是家長的引導,一方面是中小學教師已經淪為應試教育的傀儡的錯誤指導,不過也不能算他們的,都要在這個社會生存,再向上說就涉及政治了。

《出路》影評(十):奇怪的敘事邏輯

  片子開始時候是三線獨立敘事,那麼從概率上講其中兩線最終交錯幾乎是不可能的。但這事兒就發生了,賣雞湯的平面設計師忽悠上了農家女孩把家裡多少年的血汗錢送給了收錢不辦事的某坑爹學院。顯然導演不但看見了六萬塊對於那家人意味著什麼,也看見了這六萬塊的含金量慘不忍睹,我暫且把這當做是為了客觀反映事實而採取的純粹觀察者視角,也預設職業精神高於一切,從而免去討論“動物世界裡拍到鱷魚蹲點企圖捕殺水牛的時候是否應該扔石頭提醒水牛快跑”這種永遠在職業精神與倫理道德之間震盪的蛋疼問題。我只是很好奇雞湯講師是怎麼跟農家女孩搭上線的,別是導演整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