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對孩子不做物質獎勵

對孩子不做物質獎勵

父親節之際,不寫程式碼相關文章,記錄一下育兒。最近讀了一篇育兒的文章,其中講到的核心觀點是對孩子不做物質獎勵,也在自己育兒中做了一點實踐。

為什麼對孩子不要物質獎勵:

     從心理學來講,每個人做一件事都需要驅動力,驅動力分為內在驅動力和外在驅動力。一個孩子自發的想要學習,就是內在驅動力,然而物質獎勵對孩子來說,是外在驅動力。如果建立的連結是外在驅動力,那麼只要外在驅動力撤銷,事件就不會發生。也就是說,習慣於物質獎勵的孩子,一旦沒有物質獎勵,好習慣或好行為就會消失。當一個人進行一項愉快得活動時,給他提供獎勵結果反而會減少這項活動對他內在得吸引力。這就是所謂得“德西效應”。此刻有用,長遠無效,不利於習慣養成:驅動力專家丹尼爾.平克說過:“獎勵只能帶來短期的爆發,其效果會逐漸消失。

      尹建莉老師曾在《自由的孩子最自覺》裡提到過:“買玩具,如果覺得可以給孩子買,就痛痛快快的給孩子買,不要把背古詩和買東西聯絡起來。”她曾經在《好媽媽勝過好老師》裡也提到過“考好了不獎勵”,物質獎勵對好習慣、好行為的養成沒有任何好處。買玩具就是買玩具,吃飯就是吃飯,學習就是學習,他們之間沒有任何關係。用一些物質去鼓勵孩子,孩子通常會慢慢的開始依賴“物質”這樣的外在驅動力。當一個人持續的依賴外在驅動力來支配自己的行為,他就很難用內在動力去約束和支配自己的行為。

 長此以往,人的自律性就會變差。

正確的做法:

1)給孩子一個記錄榮譽的本子


     在尹建莉的《好媽媽勝過好老師裡》提到過,她給女兒圓圓弄了一個本子,專門記錄做的好事。比如:“收好玩具”、“扔垃圾”、“學會認鐘錶”等等。尹建莉將其稱為“記功簿”,記功簿實質上是帶給孩子一種榮譽感,孩子會極其珍惜這種榮譽感。“記功簿”形成的是一種正面暗示和良性刺激,孩子在其中感受到成就感。她在文章中特別提到:只設“記功簿”,不設“記過簿”,避免懲罰記錄,避免過錯的強化。

2)不吝嗇對孩子的肯定

     倪萍曾經在《姥姥語錄》裡寫過,姥姥說:“好孩子都是誇出來的。”在孩子的眼裡父母就是“神”,他們深深的信任著父母,對父母的話深信不疑。父母對孩子的肯定,增添的就是孩子的自我肯定力。正如陳美齡受採訪的視訊中所說:“孩子的自我肯定力是非常非常重要的。”美國心理學家Edward Deci建議過,想要刺激孩子的“內在驅動力”,就是讓孩子覺得“我能做到”。


我的實踐

兒子目前兩歲,有時候不會聽話,比如去廚房到處摸,廚房刀具、碗都是比較危險的東西,讓他出去,他又不聽,用哭鬧反抗,以前的做法是:如果出去就答應給買他喜歡的東西,比如果汁、漢堡,當然每次都是拿來臨時騙一下,現在的做法是跟他邊講原因,邊往外抱,轉移注意力,下次他再去廚房,就說刀是危險的,他如果聽進去了,不去動,然後對這個行為給與鼓勵,比如“寶貝做的真棒,我們去玩....,然後去玩玩具或者看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