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ndows server 2008 關機後安裝自動更新,反覆啟動,不能進入系統
分享一下我老師大神的人工智慧教程!零基礎,通俗易懂!http://blog.csdn.net/jiangjunshow
也歡迎大家轉載本篇文章。分享知識,造福人民,實現我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我的筆記本安裝的是正版的windows server 2008 標準版 SP2,昨天關機後安裝自動更新,顯示:正在配置更新 第3階段,共3階段,0完成。請勿關閉電源。1分鐘左右後,系統重啟,但重啟後到此介面,反覆啟動,不能進入系統。
嘗試用各用啟動方式,均走到這個配置更新介面而重啟。
分析:
1、平時沒有亂裝軟體的習慣,基本排除病毒的可能。
2、本本平時保養得還行,不太可能是硬體故障。
3、能進入選單,說明引導區還正常。
4、那最大的可能是windows系統,那個號稱是“最安全和最可靠的作業系統Windows2008”。
google了下,找到這篇文章:
http://social.technet.microsoft.com/Forums/zh-CN/2219/thread/806066f0-8670-461c-bf26-4355bcc7a575
其解決思路是:
更新完成後重新啟動,需要重寫一個Pending.xml檔案。當該檔案出現問題時,有可能出現這樣的情況。
根據目前的情況,我建議我們嘗試重新命名 Pending.xml 檔案來進入系統。需要您理解的是,重新命名 Pending.xml 檔案需要一張系統光碟來幫助我們進入WinRE環境進行操作。如果電腦沒有配置光碟機,建議您聯絡品牌廠商,確認是否可以提供其他方法進入WinRE環境。
要重新命名 Pending.xml 檔案,請按照下列步驟操作:
1. 將 Windows Vista 安裝光碟插入 DVD 驅動器中,然後重新啟動計算機。
2. 系統提示時按任意鍵,從光碟重新啟動。
3. 收到提示後,配置所需的“要安裝的語言”、“時間和貨幣格式”和“鍵盤和輸入方法”選項,然後單擊 下一步。
4. 在 安裝 Windows頁上,單擊 修復計算機。
5. 在 系統恢復選項 頁上,單擊要修復的 Windows Vista 作業系統的版本,然後單擊 下一步。
6. 在 系統恢復選項 頁上,單擊 命令提示符。
7. 鍵入 cd C:/windows/winsxs,然後按 Enter。
8. 鍵入 ren pending.xml pending.old,然後按 Enter。
9. 鍵入 exit,然後按 Enter
而我原來安裝用的是ISO檔案,而不是用光碟,所以無法進入WINRE。也沒有啟動光碟進入PE引導系統。
看看上面的思路,主要問題是重新命名pending.xml文。因為以前裝Ghost一鍵還原,於是重啟,
1、進入一鍵Ghost 啟動選單,選擇dos tools
2、輸入NTFSDOS,載入NTFS分割槽
3、找到系統分割槽,注意碟符可能與widnows正常啟動的介面不同,假定為F
4、鍵入 cd F:/windows/winsxs
5、鍵入 ren pending.xml pending.old
6、重啟。
此時,系統會提示:上次未成功關閉。請選擇插入光碟進行修復。廢話。有啟動盤,我還這麼費勁麼。
後面緊跟著還有個說明:”如果上次是電源意外關閉,請選擇正常啟動!”,就依此處理。
正常啟動後,又進入那個“正在配置更新 第3階段,共3階段,0完成。請勿關閉電源。”,幸好,它只是跟我開個玩笑,1分鐘後,提示Ctrl+Alt+Delete進行登入的介面。
小結:windows server 2008這個系統的穩定性還是可以的,遇到此類意外問題,不要急著去ghost,先嚐試其他最簡單的方法,再遇到此類問題便心中有數。否則花費很大的精力去重灌各咱應用軟體和配置環境,時間又過去了一天。
邀月注:本文版權由邀月和CSDN共同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
助人等於自助! [email protected]
給我老師的人工智慧教程打call!http://blog.csdn.net/jiangjunshow
你好! 這是你第一次使用 **Markdown編輯器** 所展示的歡迎頁。如果你想學習如何使用Markdown編輯器, 可以仔細閱讀這篇文章,瞭解一下Markdown的基本語法知識。新的改變
我們對Markdown編輯器進行了一些功能拓展與語法支援,除了標準的Markdown編輯器功能,我們增加了如下幾點新功能,幫助你用它寫部落格:
- 全新的介面設計 ,將會帶來全新的寫作體驗;
- 在創作中心設定你喜愛的程式碼高亮樣式,Markdown 將程式碼片顯示選擇的高亮樣式 進行展示;
- 增加了 圖片拖拽 功能,你可以將本地的圖片直接拖拽到編輯區域直接展示;
- 全新的 KaTeX數學公式 語法;
- 增加了支援甘特圖的mermaid語法1 功能;
- 增加了 多螢幕編輯 Markdown文章功能;
- 增加了 焦點寫作模式、預覽模式、簡潔寫作模式、左右區域同步滾輪設定 等功能,功能按鈕位於編輯區域與預覽區域中間;
- 增加了 檢查列表 功能。
功能快捷鍵
撤銷:Ctrl/Command + Z
重做:Ctrl/Command + Y
加粗:Ctrl/Command + B
斜體:Ctrl/Command + I
標題:Ctrl/Command + Shift + H
無序列表:Ctrl/Command + Shift + U
有序列表:Ctrl/Command + Shift + O
檢查列表:Ctrl/Command + Shift + C
插入程式碼:Ctrl/Command + Shift + K
插入連結:Ctrl/Command + Shift + L
插入圖片:Ctrl/Command + Shift + G
合理的建立標題,有助於目錄的生成
直接輸入1次#,並按下space後,將生成1級標題。
輸入2次#,並按下space後,將生成2級標題。
以此類推,我們支援6級標題。有助於使用TOC
語法後生成一個完美的目錄。
如何改變文字的樣式
強調文字 強調文字
加粗文字 加粗文字
標記文字
刪除文字
引用文字
H2O is是液體。
210 運算結果是 1024.
插入連結與圖片
連結: link.
圖片:
帶尺寸的圖片:
當然,我們為了讓使用者更加便捷,我們增加了圖片拖拽功能。
如何插入一段漂亮的程式碼片
去部落格設定頁面,選擇一款你喜歡的程式碼片高亮樣式,下面展示同樣高亮的 程式碼片
.
// An highlighted block var foo = 'bar';
生成一個適合你的列表
- 專案
- 專案
- 專案
- 專案
- 專案1
- 專案2
- 專案3
- 計劃任務
- 完成任務
建立一個表格
一個簡單的表格是這麼建立的:
專案 | Value |
---|---|
電腦 | $1600 |
手機 | $12 |
導管 | $1 |
設定內容居中、居左、居右
使用:---------:
居中
使用:----------
居左
使用----------:
居右
第一列 | 第二列 | 第三列 |
---|---|---|
第一列文字居中 | 第二列文字居右 | 第三列文字居左 |
SmartyPants
SmartyPants將ASCII標點字元轉換為“智慧”印刷標點HTML實體。例如:
TYPE | ASCII | HTML |
---|---|---|
Single backticks | 'Isn't this fun?' |
‘Isn’t this fun?’ |
Quotes | "Isn't this fun?" |
“Isn’t this fun?” |
Dashes | -- is en-dash, --- is em-dash |
– is en-dash, — is em-dash |
建立一個自定義列表
- Markdown
- Text-to- HTML conversion tool
- Authors
- John
- Luke
如何建立一個註腳
一個具有註腳的文字。2
註釋也是必不可少的
Markdown將文字轉換為 HTML。
KaTeX數學公式
您可以使用渲染LaTeX數學表示式 KaTeX:
Gamma公式展示 是通過尤拉積分
你可以找到更多關於的資訊 LaTeX 數學表示式here.
新的甘特圖功能,豐富你的文章
gantt
dateFormat YYYY-MM-DD
title Adding GANTT diagram functionality to mermaid
section 現有任務
已完成 :done, des1, 2014-01-06,2014-01-08
進行中 :active, des2, 2014-01-09, 3d
計劃一 : des3, after des2, 5d
計劃二 : des4, after des3, 5d
- 關於 甘特圖 語法,參考 這兒,
UML 圖表
可以使用UML圖表進行渲染。 Mermaid. 例如下面產生的一個序列圖::
這將產生一個流程圖。:
- 關於 Mermaid 語法,參考 這兒,
FLowchart流程圖
我們依舊會支援flowchart的流程圖:
- 關於 Flowchart流程圖 語法,參考 這兒.
匯出與匯入
匯出
如果你想嘗試使用此編輯器, 你可以在此篇文章任意編輯。當你完成了一篇文章的寫作, 在上方工具欄找到 文章匯出 ,生成一個.md檔案或者.html檔案進行本地儲存。
匯入
如果你想載入一篇你寫過的.md檔案或者.html檔案,在上方工具欄可以選擇匯入功能進行對應副檔名的檔案匯入,
繼續你的創作。
註腳的解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