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學習:Java程式碼編寫規範對開發的重要性
本文從Java程式碼編寫的初期到結尾,做了一次整體的總結,希望對初學者有幫助。
一個錯誤的命名會很誤導人,不良的命名,對於閱讀程式碼的人來說很糾結。一個良好的命名對自己也有很大的幫助。
我個人命名的變數都比較長,一般是單詞的全稱,這樣程式碼讀起來易懂,有些縮寫你根本不知道它代表的單詞是什麼,除了像id代表identifier,org代表organization這些大家常見的縮寫命名。
命名一個方法時候,最好能讓大家見名知意,看到名字就能猜出你的功能,而不需要去看方法的註釋,甚至是讀原始碼來了解你的功能。
寫一個方法時可以先把這個方法的功能、演算法原理交代一下,以後自己或者是其他人維護你的程式碼時候可以很方便,對於易出錯的部分加註釋提醒。
小編相信這裡有很多學習java的朋友,小編整理了一份java方面的學習資料,想要獲取的可以加我的java學習群的喲,928204055。歡迎愛學習Java的你們。
寫方法的時候的引數,少用基本型別的組合,而用class型別
在實際專案開發中改一個介面的成本還是挺大的,實際專案開發中為了達到層次清晰、解耦的目的,後臺分了好多層,action、business、dao其中dao還有分了dao介面和實現,一個介面修改得牽動多少地方。
而當初設計的介面傳遞的是User物件,那麼你的程式碼可以簡單的增加幾行就能達到了目的,而不需要修改那麼多的介面,一邊修改一邊糾結。
同樣的程式碼不要粘來粘去,當時寫的時候確實是快了,可是以後需要修改的時候可就慢多了。
更可怕的是你要修改多處,結果你只修改了一處,而你自己卻以為萬事大吉了,說不定哪天就蹦出個bug來。應該把這些公共的程式碼提取成一個class或者是一個方法。
一個方法中寫好多程式碼,寫的時候確實是很方便,很快,更好的辦法是把一個大的方法分解成幾個小的方法,然後在主方法中呼叫其他子方法。
如果把所有的邏輯都寫在一個方法中,當需求發生變化的時候,再要修改那就慢多了。
我自己寫程式碼的時候,剛開始寫某個功能的時候很慢,有幾種實現很糾結到底用那種實現,思考半天,給個變數起個名兒也得半天,有時候還不知道對應的英文單詞,好吧,再開啟桌面詞典,查查單詞。
寫個方法時也得糾結半天,先想好方法的名字,然後是引數,還有返回值。
一小段邏輯的程式碼可以提取出一個private方法,然後在一個方法中呼叫好幾個私有的小方法。
這樣讀程式碼的人讀起來也輕鬆,日後需求發生變化了,你的這些個小的邏輯程式碼塊兒只要重新組合下,就又能滿足新的功能,可以複用。
我自己寫一個新功能的時候,第一次寫很慢,如果是這個新功能發生了變化,需要修改程式碼,修改起來非常快,許多程式碼塊兒都是現成的,只需要重新組合一下方法的呼叫即可。
增加一個新的功能模組時最好有個設計文件,先把方方面面都考慮周全了,設計好了再編碼實現。
如果一開始就有個設計文件,能把方方面面都考慮周全,實現起來就容易多了,實現的程式碼還能優雅些。
為了達到最終的目的,可能中間要走些彎路,如果增加的功能多了,每次實現都走一些彎路,系統最終會變的臃腫不堪。
如果推倒重來,以前的功夫就都白費了,不光是編碼,還有測試部門的測試,有時時間也不允許重構,再說了重構還有風險,這其中的代價還是挺大的。
所以新增功能一定要把需求搞清除,有個良好的設計文件,考慮周全了再編碼實現。
最後在向SVN提交程式碼時先做個功能測試,然後沒問題了,再做個coderevie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