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P/IP學習筆記(6) --UDP協議
UDP簡要介紹
UDP是傳輸層協議,和TCP協議處於一個分層中,但是與TCP協議不同,UDP協議並不提供超時重傳,出錯重傳等功能,也就是說其是不可靠的協議。
UDP協議頭
UDP埠號
由於很多軟體需要用到UDP協議,所以UDP協議必須通過某個標誌用以區分不同的程式所需要的資料包。埠號的功能就在於此,例如某一個UDP程式A在系統中註冊了3000埠,那麼,以後從外面傳進來的目的埠號為3000的UDP包都會交給該程式。埠號理論上可以有2^16這麼多。因為它的長度是16個bit。
UDP檢驗和
這是一個可選的選項,並不是所有的系統都對UDP資料包加以檢驗和資料(相對TCP協議的必須來說),但是RFC中標準要求,傳送端應該計算檢驗和。
UDP檢驗和覆蓋UDP協議頭和資料,這和IP的檢驗和是不同的,IP協議的檢驗和只是覆蓋IP資料頭,並不覆蓋所有的資料。UDP和TCP都包含一個偽首部,這是為了計算檢驗和而設定的。偽首部甚至還包含IP地址這樣的IP協議裡面都有的資訊,目的是讓UDP兩次檢查資料是否已經正確到達目的地。如果傳送端沒有開啟檢驗和選項,而接收端計算檢驗和有差錯,那麼UDP資料將會被悄悄的丟掉(不保證送達),而不產生任何差錯報文。
UDP長度
UDP可以很長很長,可以有65535位元組那麼長。但是一般網路在傳送的時候,一次一般傳送不了那麼長的協議(涉及到MTU的問題),就只好對資料分片,當然,這些是對UDP等上級協議透明的,UDP不需要關心IP協議層對資料如何分片,下一個章節將會稍微討論一些分片的策略。
IP分片
IP在從上層接到資料以後,要根據IP地址來判斷從那個介面傳送資料(通過選路),並進行MTU的查詢,如果資料大小超過MTU就進行資料分片。資料的分片是對上層和下層透明,而資料也只是到達目的地還會被重新組裝,不過不用擔心,IP層提供了足夠的資訊進行資料的再組裝。
在IP頭裡面,16bit識別號唯一記錄了一個IP包的ID,具有同一個ID的IP片將會被重新組裝;而13位片偏移則記錄了某IP片相對整個包的位置;而這兩個表示中間的3bit標誌則標示著該分片後面是否還有新的分片。這三個標示就組成了IP分片的所有資訊,接受方就可以利用這些資訊對IP資料進行重新組織(就算是後面的分片比前面的分片先到,這些資訊也是足夠了)。
因為分片技術在網路上被經常的使用,所以偽造IP分片包進行流氓攻擊的軟體和人也就層出不窮。
可以用Trancdroute程式來進行簡單的MTU偵測。
UDP和ARP之間的互動式應用
這是不常被人注意到的一個細節,這是針對一些系統地實現來說的。當ARP快取還是空的時候。UDP在被髮送之前一定要傳送一個ARP請求來獲得目的主機的MAC地址,如果這個UDP的資料包足夠大,大到IP層一定要對其進行分片的時候,想象中,該UDP資料包的第一個分片會發出一個ARP查詢請求,所有的分片都輝等到這個查詢完成以後再發送。事實上是這樣嗎?
結果是,某些系統會讓每一個分片都發送一個ARP查詢,所有的分片都在等待,但是接受到第一個迴應的時候,主機卻只發送了最後一個數據片而拋棄了其他,這實在是讓人匪夷所思。這樣,因為分片的資料不能被及時組裝,接受主機將會在一段時間內將永遠無法組裝的IP資料包拋棄,並且傳送組裝超時的ICMP報文(其實很多系統不產生這個差錯),以保證接受主機自己的接收端快取不被那些永遠得不到組裝的分片充滿。
ICMP源站抑制差錯
當目標主機的處理速度趕不上資料接收的速度,因為接受主機的IP層快取會被佔滿,所以主機就會發出一個“我受不了”的一個ICMP報文。
UDP伺服器設計
UDP協議的某些特性將會影響我們的伺服器程式設計,大致總結如下:
-
關於客戶IP和地址:伺服器必須有根據客戶IP地址和埠號判斷資料包是否合法的能力(這似乎要求每一個伺服器都要具備)
-
關於目的地址:伺服器必須要有過濾廣播地址的能力。
-
關於資料輸入:通常伺服器系統的每一個埠號都會和一塊輸入緩衝區對應,進來的輸入根據先來後到的原則等待伺服器的處理,所以難免會出現緩衝區溢位的問題,這種情況下,UDP資料包可能會被丟棄,而應用伺服器程式本身並不知道這個問題。
-
伺服器應該限制本地IP地址,就是說它應該可以把自己繫結到某一個網路介面的某一個埠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