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十三邀》--李誕、馬東、許知遠

《十三邀》--李誕、馬東、許知遠

本文通過MetaWeblog自動釋出,原文及更新連結:https://extendswind.top/posts/life/_13_reviewes

看了奇葩說後查了一下李誕,又因為一些部落格裡提到了這個採訪才看了《十三邀》。一個在綜藝節目中腦回路極大、思維敏捷、搞笑,而又在生活中保持佛系態度,讓我想看看採訪中表達的思想。

看了對馬東和李誕兩個人的採訪,五十多分鐘的訪談看完了似乎沒什麼感覺,又印象有很多帶動點思考的東西。

看一些評論有點意思,從一段對話裡帶著個人色彩解讀,展示一些看不到的東西,雖然某些只以一個節目批判許知遠人品和採訪能力的論述略顯浮躁。

評價一個人沒什麼意思,特別是以並不能展示全貌的公眾視角,只談看視訊後的各種對自己的聯想。

許知遠似乎一直想表現出心底的與眾不同,或者可能是在故意把自己的觀點展示得更為偏激以試探對方的反應。很多地方表現出對當前社會狀態的不滿,期待對方有相同的感受,而感覺上馬東和李誕都表示出某些理解,而現在又不屬於同樣的感覺。

馬東作為一個老練的主持人表現得很成熟,表現出這個世界的悲涼,但又保持一個積極的態度,像是以一個太極的感覺迴應許知遠對時代的不滿。

和李誕的訪談中,他們看起來是在以不同的方式做自己的堅持。一個處處展示自己知識分子的身份和追求,表現出憤青的批判;一個以佛系的心態面對生活,放低姿態以“淺薄”自嘲。

對當前的生活狀態,顯然談不上不太滿意,無論是能力還是心態上都還距離自己想要的高度甚遠。過去的一段時間,想給自己貼上成熟的標籤,但又總感覺少了點青春,某些嚴肅也顯得和自己略不協調。在《天才在左,瘋子在右》中某個善於模仿他人的“患者”提到,人一生的最理想狀態或許是歷經滄桑後老年人的那種平和。也經常想象自己在心態上的終極追求,年老時最想要達到的心態,或許,成熟之中,還需要李誕那樣的一份佛系和“淺薄”。

記下的一點東西

李誕

佛系。

通過笑話說實話。

“人是社會動物,人就是為了別人活的,你充分的自得,活在自己的精神世界裡面,你就死了”。

“好吧,我就是想活在淺薄裡,我就是想活得流於表面。”

*馬東

每個時代都追求精緻,但又難以找到精緻。

開始《奇葩說》是因為有很多吸引他的未知的東西,技術、平臺等。

人生的底色是淒涼,不像積極主義者,淒涼是指無法改變的東西。

“被誤會是表達者的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