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9講:函式:我的地盤聽我的
目錄
2. 請問Python的return語句可以返回多個不同型別的值嗎?
1. 編寫一個函式,分別統計出傳入字串引數(可能不只一個引數)的英文字母、空格、數字和其它字元的個數。
2. 請寫下這一節課你學習到的內容:格式不限,回憶並複述是加強記憶的好方式!
測試題
0. 下邊程式會輸入什麼?
def next(): print('我在next()函式裡...') pre() def pre(): print('我在pre()函式裡...') next()
有些程式語言不夠“聰明”,向這類向前引用的方式會導致報錯,但Python足夠“醒目”,這段程式碼是正確的!
會輸出:
- 我在next()函式裡...
- 我在pre()函式裡...
1. 請問以下這個函式有返回值嗎?
>>> def hello():
print('Hello FishC!')
如果沒有使用return語句指定返回值,Python也不是什麼都不返回的,Ta會返回一個None物件,所以我們說Python所有的函式都有返回值。
>>> def hello(): print('Hello FishC!') >>> temp = hello() Hello FishC! >>> temp >>> print(temp) None
2. 請問Python的return語句可以返回多個不同型別的值嗎?
可以丫,預設用逗號隔開,是以元組的形式返回,你當然也可以用列表包含起來返回:
>>> def myFun(): return '操操操操', 520, 3.14, True >>> myFun() ('操操操操', 520, 3.14, True) >>> def myFun2(): return ['小甲魚', 1314, 5.12, False] >>> myFun2() ['小甲魚', 1314, 5.12, False] >>>
3. 目測以下程式會列印什麼內容:
def fun(var):
var = 1314
print(var, end='')
var = 520
fun(var)
print(var)
會列印:1314520
4. 目測以下程式會列印什麼內容?
var = ' Hi '
def fun1():
global var
var = ' Baby '
return fun2(var)
def fun2(var):
var += 'I love you'
fun3(var)
return var
def fun3(var):
var = ' 小甲魚 '
print(fun1())
會列印:baby I love you
小甲魚建議不到萬不得已不要使用全域性變數,簡潔的概括為:
a) 程式碼可讀性變差
b) 程式碼安全性降低
以下關於全域性變數的危言聳聽是轉來的,大家不妨也看下:
a) 它會造成不必要的常量頻繁使用,特別當這個常量沒有用巨集定義“正名”時,程式碼閱讀起來將萬分吃力。
b) 它會導致軟體分層的不合理,全域性變數相當於一條快捷通道,它容易使程式設計師模糊了“裝置層”和“應用層”之間的邊界。寫出來的底層程式容易自作多情地關注起上層的應用。這在軟體系統的構建初期的確效率很高,功能除錯進度一日千里,但到了後期往往bug一堆,處處“補丁”,雷區遍佈。說是度日如年舉步維艱也不為過。
c) 由於軟體的分層不合理,到了後期維護,哪怕僅是增加修改刪除小功能,往往要從上到下掘地三尺地修改,涉及大多數模組,而原有的程式碼註釋卻忘了更新修改,這個時候,交給後來維護者的系統會越來越像一個“泥潭”,註釋的唯一作用只是使泥潭上方再加一些迷煙瘴氣。
d) 全域性變數大量使用,少不了有些變數流連忘返於中斷與主迴圈程式之間。這個時候如果處理不當,系統的bug就是隨機出現的,無規律的,這時候初步顯示出病入膏肓的特徵來了,沒有大牛來力挽狂瀾,註定慢性死亡。
e) 無需多言,如果您的系統中大量使用全域性變數,那麼您已經成功得到一個畸形的系統,它處於一個神祕的穩定狀態!你看著這臺機器,機器也看著你,相對無言,心中發毛。你不確定它什麼時候會崩潰,也不曉得下一次投訴什麼時候道理。
動動手
0. 編寫一個函式,判斷傳入的字串引數是否為“迴文聯”
(迴文聯即用迴文形式寫成的對聯,既可順讀,也可倒讀。例如:上海自來水來自海上)
程式執行結果如圖:
方法一:
def palindrome(string):
length = len(string)
last = length-1
length //= 2
flag = 1
for each in range(length):
if string[each] != string[last]:
flag = 0
last -= 1
if flag == 1:
return 1
else:
return 0
string = input('請輸入一句話:')
if palindrome(string) == 1:
print('是迴文聯!')
else:
print('不是迴文聯!')
方法二:
def palindrome(string):
list1 = list(string)
list2 = reversed(list1)
if list1 == list(list2):
return '是迴文聯!'
else:
return '不是迴文聯!'
print(palindrome('上海自來水來自海上'))
1. 編寫一個函式,分別統計出傳入字串引數(可能不只一個引數)的英文字母、空格、數字和其它字元的個數。
程式執行結果如圖:
def count(*param):
length = len(param)
for i in range(length):
letters = 0
space = 0
digit = 0
others = 0
for each in param[i]:
if each.isalpha():
letters += 1
elif each.isdigit():
digit += 1
elif each == ' ':
space += 1
else:
others += 1
print('第 %d 個字串共有:英文字母 %d 個,數字 %d 個,空格 %d 個,其他字元 %d 個。' % (i+1, letters, digit, space, others))
count('I love fishc.com.', 'I love you, you love me.')
2. 請寫下這一節課你學習到的內容:格式不限,回憶並複述是加強記憶的好方式!
(1)函式與過程
很多程式語言會把函式和過程分開,有返回值的叫函式,過程是簡單、特殊並且沒有返回值的。但是在Python中,嚴格來講,只有函式沒有過程。
就算函式中沒有return,Python中的函式也是會返回一些東西的。
就算hello()這個函式沒有寫return語句,Python也並不是什麼都不返回,它返回一個None的物件,所以說Python的所有函式都是會返回某些東西的。有返回值就返回一個值,沒有返回值就返回一個None物件。
(2)再談談返回值
在我們許多程式語言裡邊,我們說一個函式時整型的函式,其實我們的意思是指這個函式會返回一個整型的返回值,而Python不這麼幹,Python是動態的確定型別,所以我們在Python的變數裡邊,沒有說 int a,float b,double c,而是動態的確定型別,只有它賦值的時候,編譯器自動確定需要什麼型別。
對於返回值,也不用管是什麼型別。Python是可以有多個返回值的,Python可以通過列表返回多個值。
(3)函式變數的作用域(我的地盤聽我的)
區域性變數和全域性變數
在函式裡面定義的引數以及變數都稱之為區域性變數,除了這個函式,這些引數和變數都是無效的(未定義),事實上的原理是:Python在執行這個函式的時候,是利用棧進行儲存,把這個函式需要的程式碼以及變數都扔進這個棧裡,當執行完該函式時,這個函式會被自動的刪除,這個棧裡的資料會被自動的清空,那函式外是無法訪問到內部的區域性變數的。
在函式內部是可以訪問全域性變數的,但是如果在函式內部試圖更改全域性變數的值,Python會自動建立一個新的區域性變數代替,名字和全域性變數相同。
全域性變數在整個程式碼段中都是可以被訪問到的,但是不要試圖在函式內部去修改它,你可以在函式內部去訪問它的值,但是不要去修改它,因為那樣的話,Python會自動在函式內部新建一個名字一樣的區域性變數代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