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電容式觸控式螢幕原理

電容式觸控式螢幕原理

一、電容屏工作原理

由上圖可知,電容屏控制晶片週期性產生驅動訊號,然後被接收電極接收,測量電荷大小。當電容屏被按下時,相當於為電極引入了新的電容,從而改變了接收電極測量的電荷大小。

二、電容屏的結構

1、單層ITO

優點:成本低,透光率高。    缺點:抗干擾能力差

2、單面雙層ITO

優點:效能好,良率高              缺點:成本較高

3、雙面單層ITO

優點:效能好,抗靜電能力強         缺點:抗干擾能力差

三、電容屏分類:

四、表面電容式(Surface Capacitive Touch),簡稱SCT

1、SCT的面板是一片塗抹均勻的ITO層,面板的四個角落各有一個電極(UR, UL, LR, LL)與SCT 控制器相連線。

2、SCT控制器必須先在SCT 面板上建立一個均勻的電場,是由IC內部的驅動電路對面板進行充電來達到。當手指觸及屏時,四邊電極發出的電流會流向觸點;電流強弱與手指到電極的距離成正比。此時IC內感測電路會分別解析四條電極上的電流量,並依照圖中的公式將觸碰點的XY座標推算出來。

3、表面電容式缺點
1)、透光率不均勻,存在色彩失真的問題,還造成影象字元的模糊。
2)、均勻沉積的ITO還會導致枕形失真


3)、當較大面積的手掌或手持的導體物靠近電容屏而不是觸控時就能引起電容屏的誤動作,在潮溼的天氣,這種情況尤為嚴重。
4)、用戴手套的手或手持不導電的物體觸控時沒有反應,這是因為增加了更為絕緣的介質。
5)、當環境溫度、溼度改變時,環境電場發生改變時,都會引起電容屏的漂移,造成不準確。
6)、最外這層極薄的玻璃,正常情況下防刮擦效能非常好,但是易碎。

五、投射式電容屏,簡稱PCT

1、需要1個或多個被蝕刻的ITO層。

2、ITO層通過蝕刻形成多個水平和垂直電極,由一個電容式感應晶片來驅動。該晶片既能將資料傳送到主處理器,也能自己處理觸點的XY軸位置。

3、通常,水平和垂直電極都通過單端感應方法來驅動,即一行和一列驅動電路相同,稱為“單端”感應

(自電容)。

另外,一根軸通過一套AC訊號來驅動,而穿過觸控式螢幕的響應則通過其它軸上的電極感測出來。這種方式稱為‘橫穿式’感應,因為電場是以橫穿的方式通過上層面板的電介層從一個電極組(如行)傳遞到另一個電極組(如列)(互電容)。

4、投射電容的軸座標式感應單元矩陣 :軸座標式感應單元分立的行和列,以兩個交叉的滑條實現 X軸滑條 Y軸滑條 檢測每一 格感應單元的電容變化。(示意圖中電容,實際為透明的)

六、自電容式

1、在玻璃表面用ITO製作成橫向、縱向電極陣列,並分別與地構成電容,此電容為通常所說的自電容,即電極對地的電容。當手指觸控到電容屏時,手指的電容將會疊加到屏體電容上,使屏體電容量增加。
2、在觸控檢測時,自電容屏依次分別檢測橫向與縱向電極陣列,根據觸控前後電容的變化,分別確定橫向座標和縱向座標,然後組合成平面的觸控座標。
3、自電容的掃描方式,相當於把觸控式螢幕上的觸控點分別投影到X軸和Y軸方向,然後分別在X軸和Y軸方向計算出座標,最後組合成觸控點的座標。

4、優點:掃描速度快,掃描完一個掃描週期只需要掃描X+Y(X和Y分別是X軸和Y軸的掃描電極數量)根。

5、缺點:

1)、在使用的第一次或環境變化比較大的時候需要校準。
2)、有“鬼點”效應,無法實現真正的多點觸控。
3)、直接受溫度、溼度、手指溼潤程度、人體體重、地面乾燥程度影響,受外界大面積物體的干擾也非常大,容易產生“漂移”。

七、互電容式

1、用ITO製作橫向電極與縱向電極,它與自容的區別是兩組電極交叉的地方將會形成電容,也即這兩組電極分別構成了電容的兩極。
2、當手指觸控到電容屏時,影響了觸控點附近兩個電極之間的耦合,從而改變了這兩個電極之間的電容量。檢測互電容大小時,橫向的電極依次發出激勵訊號,縱向的所有電極同時接收訊號,這樣可以得到所有橫向和縱向電極交匯點的電容值大小,即整個觸控式螢幕的二維平面的電容大小。
3、當人體手指接近時,會導致區域性電容量減少,根據觸控式螢幕二維電容變化量資料,可以計算出每一個觸控點的座標。就因此,屏上即使有多個觸控點,也能計算出每個觸控點的真實座標。

4、優點:

1)、在無需校準。
2)、避免“鬼點”效應,可以實現真正的多點觸控。
3)、不受溫度、溼度、手指溼潤程度、人體體重、地面乾燥程度影響,不會產生“漂移”現象。

5、缺點:掃描時間與自容的掃描方式相比相對來講要長一點。需要掃描檢測X* Y個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