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間通訊的8種方式
前言:
程序通訊:
每個程序各自有不同的使用者地址空間,任何一個程序的全域性變數在另一個程序中都看不到,所以程序之間要交換資料必須通過核心,在核心中開闢一塊緩衝區,程序A把資料從使用者空間拷到核心緩衝區,程序B再從核心緩衝區把資料讀走,核心提供的這種機制稱為程序間通訊。
程序間通訊(IPC)介紹
程序間通訊(IPC,InterProcess Communication)是指在不同程序之間傳播或交換資訊。
IPC的方式通常有管道(包括無名管道和命名管道)、訊息佇列、訊號量、共享儲存、Socket、Streams等。其中 Socket和Streams支援不同主機上的兩個程序IPC。
一. 管道通訊
管道,通常指無名管道,是 UNIX 系統IPC最古老的形式。
1、特點:
-
它是半雙工的(即資料只能在一個方向上流動),具有固定的讀端和寫端。
-
它只能用於具有親緣關係的程序之間的通訊(也是父子程序或者兄弟程序之間)。
-
它可以看成是一種特殊的檔案,對於它的讀寫也可以使用普通的read、write 等函式。但是它不是普通的檔案,並不屬於其他任何檔案系統,並且只存在於記憶體中。
#include <unistd.h>
int pipe(int fd[2]); // 返回值:若成功返回0,失敗返回-1
2、 型別
1. 匿名管道通訊
匿名管道( pipe ):管道是一種半雙工的通訊方式,資料只能單向流動,而且只能在具有親緣關係的程序間使用。程序的親緣關係通常是指父子程序關係。
通過匿名管道實現程序間通訊的步驟如下:
- 父程序建立管道,得到兩個⽂件描述符指向管道的兩端
- 父程序fork出子程序,⼦程序也有兩個⽂件描述符指向同⼀管道。
- 父程序關閉fd[0],子程序關閉fd[1],即⽗程序關閉管道讀端,⼦程序關閉管道寫端(因為管道只支援單向通訊)。⽗程序可以往管道⾥寫,⼦程序可以從管道⾥讀,管道是⽤環形佇列實現的,資料從寫端流⼊從讀端流出,這樣就實現了程序間通訊。
2. 高階管道通訊
高階管道(popen):將另一個程式當做一個新的程序在當前程式程序中啟動,則它算是當前程式的子程序,這種方式我們成為高階管道方式。
3. 有名管道通訊
有名管道 (named pipe) : 有名管道也是半雙工的通訊方式,但是它允許無親緣關係程序間的通訊
二. 資訊佇列
訊息佇列,是訊息的連結表,存放在核心中。一個訊息佇列由一個識別符號(即佇列ID)來標識。
訊息佇列是比較高階的一種程序間通訊方式,因為它真的是可以在程序間傳送message,傳送普通字串也可以。
一個訊息佇列可以被多個程序所共享(IPC((Inter-Process Communication,程序間通訊))就是在這個基礎上進行的);如果一個程序訊息太多,一個訊息佇列放不下,也可以用多於一個的訊息佇列(不管管理可能會比較複雜)。共享訊息佇列的程序所傳送的訊息除了message本身外還有一個標誌,這個標誌可以指明該訊息將由哪個程序或者哪類程序接受。每一個共享訊息佇列的程序針對這個佇列也有自己的標誌,可以用來申明自己的身份。
1、特點
-
訊息佇列是面向記錄的,其中的訊息具有特定的格式以及特定的優先順序。
-
訊息佇列獨立於傳送與接收程序。程序終止時,訊息佇列及其內容並不會被刪除。
-
訊息佇列可以實現訊息的隨機查詢,訊息不一定要以先進先出的次序讀取,也可以按訊息的型別讀取。
三. 資訊量
訊號和訊號量是不同的,它們雖然都可以用來同步和互斥,但是訊號是使用訊號處理器來進行的,訊號量是使用P,V操作來實現的。
訊號量(semaphore),它是一個計數器。它常作為一種鎖機制,防止某程序正在訪問共享資源時,其他程序也訪問該資源。因此,主要作為程序間以及同一程序內不同執行緒之間的同步手段。
1、特點
-
訊號量用於程序間同步,若要在程序間傳遞資料需要結合共享記憶體。
-
訊號量基於作業系統的 PV 操作,程式對訊號量的操作都是原子操作。
-
每次對訊號量的 PV 操作不僅限於對訊號量值加 1 或減 1,而且可以加減任意正整數。
-
支援訊號量組。
四. 共享記憶體通訊
共享記憶體(Shared Memory),指兩個或多個程序共享一個給定的儲存區。共享記憶體就是對映一段能被其他程序所訪問的記憶體,這段共享記憶體由一個程序建立,但多個程序都可以訪問。共享記憶體是最快的 IPC 方式,它是針對其他程序間通訊方式執行效率低而專門設計的。它往往與其他通訊機制,如訊號量,配合使用,來實現程序間的同步和通訊。
1、特點
-
共享記憶體是最快的一種 IPC,因為程序是直接對記憶體進行存取。
-
因為多個程序可以同時操作,所以需要進行同步。
-
訊號量+共享記憶體通常結合在一起使用,訊號量用來同步對共享記憶體的訪問。
五. 套接字( socket )
套解口也是一種程序間通訊機制,與其他通訊機制不同的是,它可用於不同機器間的程序通訊
通訊過程如下:
5.1命名socket
SOCK_STREAM 式本地套接字的通訊雙方均需要具有本地地址,其中伺服器端的本地地址需要明確指定,指定方法是使用 struct sockaddr_un 型別的變數。
5.2 繫結
SOCK_STREAM 式本地套接字的通訊雙方均需要具有本地地址,其中伺服器端的本地地址需要明確指定,指定方法是使用 struct sockaddr_un 型別的變數,將相應欄位賦值,再將其繫結在建立的伺服器套接字上,繫結要使用 bind 系統呼叫,其原形如下:
int bind(int socket, const struct sockaddr *address, size_t address_len);
其中 socket表示伺服器端的套接字描述符,address 表示需要繫結的本地地址,是一個 struct sockaddr_un 型別的變數,address_len 表示該本地地址的位元組長度。
5.3 監聽
伺服器端套接字建立完畢並賦予本地地址值(名稱,本例中為Server Socket)後,需要進行監聽,等待客戶端連線並處理請求,監聽使用 listen 系統呼叫,接受客戶端連線使用accept系統呼叫,它們的原形如下:
int listen(int socket, int backlog);
int accept(int socket, struct sockaddr *address, size_t *address_len);
其中 socket 表示伺服器端的套接字描述符;backlog 表示排隊連線佇列的長度(若有多個客戶端同時連線,則需要進行排隊);address 表示當前連線客戶端的本地地址,該引數為輸出引數,是客戶端傳遞過來的關於自身的資訊;address_len 表示當前連線客戶端本地地址的位元組長度,這個引數既是輸入引數,又是輸出引數。
5.4 連線伺服器
客戶端套接字建立完畢並賦予本地地址值後,需要連線到伺服器端進行通訊,讓伺服器端為其提供處理服務。
對於SOCK_STREAM型別的流式套接字,需要客戶端與伺服器之間進行連線方可使用。連線要使用 connect 系統呼叫,其原形為
int connect(int socket, const struct sockaddr *address, size_t address_len);
其中socket為客戶端的套接字描述符,address表示當前客戶端的本地地址,是一個 struct sockaddr_un 型別的變數,address_len 表示本地地址的位元組長度。實現連線的程式碼如下:
connect(client_sockfd, (struct sockaddr*)&client_address, sizeof(client_address));
5.5 相互發送接收資料
無論客戶端還是伺服器,都要和對方進行資料上的互動,這種互動也正是我們程序通訊的主題。一個程序扮演客戶端的角色,另外一個程序扮演伺服器的角色,兩個程序之間相互發送接收資料,這就是基於本地套接字的程序通訊。傳送和接收資料要使用 write 和 read 系統呼叫,它們的原形為:
int read(int socket, char *buffer, size_t len);
int write(int socket, char *buffer, size_t len);
其中 socket 為套接字描述符;len 為需要傳送或需要接收的資料長度;
對於 read 系統呼叫,buffer 是用來存放接收資料的緩衝區,即接收來的資料存入其中,是一個輸出引數;
對於 write 系統呼叫,buffer 用來存放需要傳送出去的資料,即 buffer 內的資料被髮送出去,是一個輸入引數;返回值為已經發送或接收的資料長度。
5.6 斷開連線
互動完成後,需要將連線斷開以節省資源,使用close系統呼叫,其原形為:
int close(int socket);
五種通訊方式總結:
-
1.管道:速度慢,容量有限,只有父子程序能通訊
-
2.訊息佇列:容量受到系統限制,且要注意第一次讀的時候,要考慮上一次沒有讀完資料的問題
-
3.訊號量:不能傳遞複雜訊息,只能用來同步
-
4.共享記憶體區:能夠很容易控制容量,速度快,但要保持同步,比如一個程序在寫的時候,另一個程序要注意讀寫的問題,相當於執行緒中的執行緒安全,當然,共享記憶體區同樣可以用作執行緒間通訊,不過沒這個必要,執行緒間本來就已經共享了同一程序內的一塊記憶體
-
5.套接字: 可用於不同機器間的程序通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