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普惠金融白皮書釋出,閃銀獨創B2B2C模式解決“普、惠、險”共存悖論

普惠金融白皮書釋出,閃銀獨創B2B2C模式解決“普、惠、險”共存悖論

近日,銀保監會發布《中國普惠金融發展情況報告》白皮書摘編版(以下簡稱白皮書),客觀分析了當前普惠金融發展面臨的挑戰,並提出了未來建設普惠金融體系的思路。值得注意的是,這是首次由政府部門對外發布的普惠金融白皮書,可見監管層對於普惠金融的重視。

白皮書總結了我國普惠金融發展的意義、主要措施、主要成效和基本經驗,從發展多層次普惠金融供給、構建市場化經營模式、創新普惠金融產品服務、發展數字普惠金融、推進基礎設施建設、加強金融知識普及和開展普惠金融試點等八個方面具體介紹了普惠金融發展舉措。

 

金融機構攜手fintech,新技術獻力普惠金融

白皮書特別提出,要積極引導各類機構藉助網際網路等現代資訊科技手段,創新產品和服務渠道,降低交易成本,提升服務可得性,培育普惠金融服務新動能。

近幾年,傳統金融機構開始關注人工智慧、雲端計算、大資料等技術,這些新技術對於普惠金融的賦能優勢非常明顯。傳統金融機構的目標使用者只佔市場的一小部分,其無法顧及的長尾市場亟待開發,而這部分群體是可以用科技的手段觸及的。通過大資料、人工智慧等數字技術,可以更好地實現普惠金融供需兩端的精準化和個性化匹配,使產品與客群、風險與收益、風險與能力更加匹配。

金融機構獲得這些技術最直接的辦法是與科技公司合作。近幾年,傳統金融與科技公司合作的案例屢見不鮮,繼2017年國有工、農、中、建、交五大行牽手網際網路巨頭之後,2018年眾多中小銀行也開始與金融科技公司展開合作。據不完全統計,僅2018年上半年,與金融科技公司簽署戰略合作協議的銀行已達11家。

而一些技術能力強,入行較早的科技公司往往會被金融機構青睞。例如2013年成立的閃銀,目前已經幫助50多家金融機構完成了4000萬用戶的交易,業務不僅在全國開花,還已擴充套件到東南亞、南美、歐洲等地,發展勢頭迅猛。

多措並舉,閃銀助力解決“普、惠、險”共存悖論

普惠金融的難點,是存在著“普遍、優惠、風險”的三點悖論,一般三者只能取其二。具體表現為:如果想有“普”,又能“惠”,則有風險;既要“普”,又要防風險,則只能用低收益覆蓋,“惠”就無從談起;若解決了“惠”,又解決了“險”,但只能面向特定的人群,就辦不到“普”。

而通過技術和市場,則可以解決“普遍、優惠、風險”的問題。目前許多中小企業有著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傳統金融機構無法覆蓋到這部分群體,需要通過與科技公司合作,精準的勾勒使用者畫像,並進行風險控制,從而使得這些中小企業獲得資金。

 

例如閃銀的B2B2C模式,就有效解決了“普遍、優惠、風險”三點悖論的問題。閃銀通過大資料、人工智慧等技術,對使用者進行型別劃分,將銀行的金融服務和與之相配的使用者連線在一起,通過強大的風控系統,很好地解決了“風險”的問題。同時,使用者通過閃銀的系統,可以享受到不同銀行等金融機構的各種金融服務,從中挑選到最適合自己的,又做到了“優惠”。

另外,閃銀還為傳統金融機構開發了3R模型,即Rules(規則)、Rank(排序)、Regression(迴歸)。通過對海量資料進行機器學習的訓練,幫助銀行實現全自動業務流程管理,大大提高了效率,可以讓以前2周至1個月的工作時長縮短至3分鐘。銀行效率的提升,則可以在單位時間內處理更多的業務,從而可以讓更多的人享受其金融服務,解決了“普遍”的問題。

業內人士認為,發展普惠金融,需要金融與科技的融合,而金融機構與科技公司的合作,是最直接有效的方式之一。科技公司可以為幫助傳統金融機構在營銷、獲客、風控、貸後管理等多個領域降低風險、提升效率,可以為廣大群眾帶來更加便利高效的金融服務,助力普惠金融的全面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