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兩層板(雙面板)如何控制50歐特性阻抗

兩層板(雙面板)如何控制50歐特性阻抗

我們都知道,在射頻電路的設計過程中,走線保持50歐姆的特性阻抗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尤其是在Wi-Fi產品的射頻電路設計過程中,由於工作頻率很高(2.4GHz或者5.8GHz),特性阻抗的控制就顯得更加重要了。如果特性阻抗沒有很好的控制在50歐姆,那麼將會給射頻工程師的工作帶來很大的麻煩。

什麼是特性阻抗?

是指當導體中有電子”訊號”波形之傳播時,其電壓對電流的比值稱為”阻抗Impedance”。由於交流電路中或在高頻情況下,原已混雜有其它因素(如容抗、感抗等)的”Resistance”,已不再只是簡單直流電的”歐姆電阻”(OhmicResistance),故在電路中不宜再稱為”電阻”,而應改稱為”阻抗”。不過到了真正用到”Impedance阻抗”的交流電情況時,免不了會造成混淆,為了有所區別起見,只好將電子訊號者稱為”特性阻抗”。電路板線路中的訊號傳播時,影響其”特性阻抗”的因素有線路的截面積,線路與接地層之間絕綠材質的厚度,以及其介質常數等三項。目前已有許多高頻高傳輸速度的板子,已要求”特性阻抗”須控制在某一範圍之內,則板子在製造過程中,必須認真考慮上述三項重要的引數以及其它配合的條件。

兩層板如何有效的控制特性阻抗?

在四層板或者六層板的時候,我們一般會在頂層(top)走射頻的線,然後再第二層會是完整的地平面,這樣頂層和第二層的之間的電介質是很薄的,頂層的線不用很寬就可以滿足50歐姆的特性阻抗(在其他情況相同的情況下,走線越寬,特性阻抗越小)。

但是,在兩層板的情況下,就不一樣了。兩層板時,為了保證電路板的強度,我們不可能用很薄的電路板去做,這時,頂層和底層(參考面)之間的間距就會很大,如果還是用原來的辦法控制50歐姆的特性阻抗,那麼頂層的走線必須很寬。例如我們假設板子的厚度是39.6mil(1mm),按照常規的做法,在Polar中設計,如下圖

執行Polar

線寬70mil,這是一個近乎荒謬的結論,簡直令人抓狂。在2.4GHz或者5GHz頻段,各種元件的引腳都是很小的,70mil的走線是無法實現的,於是,我們必須尋找另外一種解決方案。

執行Polar軟體,選擇Surface Coplanar Line這個模型,如下圖

選擇Surface Coplanar Line這個模型

令Height(H)=39.6mil, Track(W)=30mil, Track(W1)=30mil, Ground Plane處打勾,Thickness=1OZ=1.4mil, Separation(S)=7mil, Dielectric(Er)=4.2, 如下圖

設定引數

然後點選“Press To Caculate”,在彈出的對話方塊中點選“Continue”,如下圖

在彈出的對話方塊中點選“Continue”

最終,我們計算出這種情況下的傳輸線特性阻抗為52.14歐姆,符合要求,如下圖:

我們計算出這種情況下的傳輸線特性阻抗為52.14歐姆

這樣,我們採用Surface Coplanar Line這種模型,就可以很好的控制兩層板(雙面板)的特性阻抗,在上面的例子中,我們使用30mil的線寬就可以獲得50歐姆的特性阻抗。